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287章 伏击王开化

晚清第一枭雄 第287章 伏击王开化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吴捷率领三千左七军进入湖南,所遇的困难超乎想象。

第一,道路崎岖。

从吉安往西进入湖南,北有武功山山脉,南有井冈山山脉,周围群山环抱,道路崎岖,只有两条大道。一则经江西莲花县,绕道景阳山,进入湖南茶陵州。二则经湖南永新、宁冈,绕道井冈山余脉,进入湖南酃县。

第一条路相对短直,无须翻越大山。王錱进攻江西,选的就是这条路。王錱已经夺占了莲花县。吴捷要想走第一条路,就得穿越敌占区。

第二条路相对长、曲,需要翻越井冈山,但途径都是根据地,相对安全。

几经斟酌之后,吴捷决定选择第一条路。

第二,后勤压力较大。

湘、赣边界群山连绵,道路崎岖,没有大江大河。左七军打仗,一向依赖右二军三师输送粮草。没有通航的河流,左七军行军只能靠骑马、步行,粮草输送只能靠骡马、小车。

吴捷之所以甘冒风险,选择经莲花进入湖南茶陵州,主要基于后勤上的考虑。

按照他的设想,一旦左七军进入湖南,王錱必会放弃莲花县,回军救援。这样一来,后勤粮草便可走莲花至茶陵的大道,平坦通畅。

第三,脱离根据地,敌情、社情、地形都不掌握。

左七军打下吉安府还不到一年时间,在此投入精力不如矿藏丰富的袁州府、赣州府多,群众基础相对薄弱。

进入湖南后,那里是敌占区,又是死对头湘军的老巢,地主团练武装遍布。左七军一不熟悉地形,二无群众基础,将在湖南面临严重的困难。

惟其如此,才能出奇制胜,才能将王錱调回湖南,才能赢得赣西之战的胜利。

吴捷认为,九江之战是复兴会自保之战。而南昌、赣西之战将是复兴会发展壮大的关键之战。若能打赢南昌、赣西之战,复兴会将有望占据整个江西,进而获得割据独立的资本。

为此,他亲自带队,率领三千精兵向湖南进发。

大军乘坐战船,先进入赣江的支流—王江,然后继续溯王江而上,转入禾水,直抵永新县。

当时,王錱手下大将王开化、张运兰正在猛攻永新县。王錱本人不在军中,带着一支轻骑去了武功山。莲花县经武功山至萍乡县有一条驿道。

复兴会甚为重视的安源煤矿,就离这条官道不远。王錱亲自前出侦察,看是否可经官道翻越武功山,然后猛攻安源煤矿。

只是,左七军在此布置有重兵。刘长佑五千湘军进攻萍乡已久,却毫无进展。武功山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左七军只须守住几个关卡,就可能挡住王錱的大军。

王錱知道左七军火器精良,对此颇为忌惮。他用兵最喜欢出奇制胜,若能率领一支精兵翻越武功山,袭击安源煤矿侧背,必能解开赣西战局。

左七军在萍乡一地就有七千精兵,刘长佑五千湘军与之缠斗已久。再加上王錱的三千人马,湘军还是极有把握攻破萍乡的。

要知道,湘军的军夫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是不计入湘军总人数的。但战事急时,军夫也会拿起武器参战。

只可惜,王錱火器不行,与刘长佑也缺少沟通配合。经武功山奇袭安源煤矿,其可行性有待验证。

正在王錱实地勘察武功山官道时,吴捷已经率军到达了永新县。湘军围城兵马由王錱的弟弟王开化统领,张运兰作副将。

江西多山,水系纵横发达,城池多建在大江大河旁边。永新县也不例外,南临禾水。禾水同样是条大河,发源于井冈山,可通航两三百吨的大船。

右二军护送左七军至永宁。吴捷志在进攻湖南,并不愿与王开化的湘军纠缠,以速战速决为方针,以减轻后勤压力。

在城内守军的配合下,在右二军船炮支援下,左七军取得上风。王开化不敌,率军退回莲花县大本营。王錱还指望奇袭安源煤矿,并不强求弟弟攻下永新。

王开化虽然败退,却秩序井然。吴捷见过之后,不禁感叹:果然是王老虎的部队,其纪律之严明,堪称湘军翘楚。

吴捷率军继续乘船西上。不久后,禾水折向东南,与莲花县方向相反。左七军在此登陆,沿官道向莲花县进发。

王錱不在军中,弟弟王开化总领军事,准备坚守莲花。

出人意料的是:吴捷并没反攻莲花县,而是从莲花县城南绕过,经文竹、三板桥,继续向西进发,目标遥指湖南茶陵州。

开什么国际玩笑,敌军不要后方了,率领一支轻军反攻湖南?

王开化大吃一惊,一边派人向武功山请王錱回来主持大计,一边率军追击左七军。若真教左七军攻入了湖南,王錱可担待不起。

王开化率军在高垅镇追上了左七军。刚一接战,左七军后队人少,不敌湘军,纷纷败退,向前队急追过去。

湘军哈哈大笑,对左七军冷嘲热讽起来:

“都说左七军火器精良,所向无敌,原来不过是徒有其名。”“湘军装备的劈山炮,可是黄冕黄老先生设计督造的。此炮所向无敌,左七军的火器算什么?”

“就他们这点兵力,还敢闯入湖南撒野。不等咱们打败他们,各地方的团练就能把他们吃掉。”

王开化放松了警惕,带领着人马继续往前追击。

这原本是条驿道,也是从湖南进出江西的重要通道。走到一棵大樟树前,只见上面贴着一张大纸条,上书“莫要追击,小心中伏”八个大字。

原来,吴捷想要伏击湘军。但王錱这支湘军能征善战,必有防备。为麻痹敌人,吴捷故意提醒湘军不要中伏。待他们松懈了,再设伏打击湘军。

王开化不禁狐疑起来。他还不到二十岁,却已追随哥哥从军多年,经验丰富。以当前的地形特点,确实很方便左七军设伏。

副将张运兰也是湘军名将。历史上,王錱病死后,王开化与张运兰分领其军。王开化亦病死于军中,张运兰则以军功升任福建按察使,于同治三年在福建战死。

王錱这支湘军,最后被左宗棠收拢麾下,在刘松山、刘锦棠叔侄手中发扬光大。刘松山最开始时只是王錱军中的小卒,此时已是一名营官。

张运兰说道:“敌军兵少,故设下疑兵之计。高垅镇这段官道崎岖难行,两旁都是高山,便于敌军设伏。咱们可派出两支精兵,沿山间小道并行,防止敌军设伏。”

王开化深以为然,在两旁高山各派出数百精兵,搜索前进。这样一来,湘军行军速度大慢,从山上行军的湘军官兵苦不堪言。

沿途依然有不少“莫要追击,小心中伏”的字条,都被湘军一一扯下。过了高垅镇,地形开阔不少。王开化深舒一口气,一颗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天色渐晚,湘军在高垅镇扎营,一夜无事。

次日,湘军拔营,继续向前追击。

往前便是火田镇,火田镇北面为开阔的稻田地,南面为小片山冈。王开化仍然十分警惕,派兵在南北两翼搜索前进,又派出先锋在前面开路。

果然,左七军在南翼小山冈上埋伏有兵马。两军交火,左七军不敌,继续向前败退。

再往前,就是一片坦途了。王开化放松了警惕,纵兵追击左七军逃兵。

到了菖蒲镇,此地离茶陵州很近,骑快马只需两个小时就能到达茶陵州。

菖蒲镇地形更加开阔,湘军更无防备。左七军与湘军若即若离,湘军怎么追也追不上。

突然之间,一发红色信号弹在空中拖摇出一条诡异的弹道。紧接着,前方官道两旁,数百名左七军步枪手从油菜地里冒了出来。

密集的子弹形成交叉火力,射向湘军追兵,当场击毙上百名湘军。张运兰为湘军前队主帅,亦被流弹击中,当地毙命。

湘军就地隐蔽,推出劈山炮接仗。劈山炮类似于大型散弹枪,可喷出数十枚铅制弹子,有效射程可达四五里,足以对付左七军的步枪手。

左七军伏兵亦不甘示弱,使用迫击炮压制湘军的劈山炮。

王錱湘军之强,强在军纪严明。其官兵训练有素,发起冲锋时,展开白刃战时,罕逢对手。可是,他们火器落后,根本就靠近不了左七军。

湘军中伏,很快便伤亡了三四百人。王开化急得直跺脚,却没有破敌之策。正在手忙脚乱之时,王錱赶到。他见形势不对,当即下令撤退,使用劈山炮阻击左七军追兵。

左七军大获全胜,正要追击,却被湘军劈山炮所阻。吴捷见状,下令停止追击湘军。兵贵神速,他也不打扫战场,率军继续西进,准备在天黑前袭取湖南茶陵州。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