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37章 投石问路

晚清第一枭雄 第337章 投石问路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1857年1月,经近近三个月的努力经营,吴捷已在天京完全站稳脚跟。

赖汉英成为天王府内的重臣,为吴捷提供强有力的奥援。秦日纲也被派往句容督师,把燕殿兵马尽数带走,天京城内仅剩左七军一支人马。段立刚被诛杀后,各地太平军也都老实起来,没人敢再称独立。

唯独石达开盘踞在皖北,不奉王令,令吴捷稍感为难。石达开是首义五王,威望尚在,又在天京事变中损失了两百余口家眷,天**民都很同情他。况且,天京内才安定没多久,不应妄行征伐。

石达开的主力部队都在皖北。但此时的皖北,已经完全乱成了一窝粥。

1855年8月,黄河决堤,下游改东北走向,借山东大清河入渤海。皖北、苏北一带的农民流离失所,成群结队加入捻军。

在皖北,捻军、太平军、清军、团练各方势力交织,形势极为复杂。石达开在皖北难有作为,势必将另选他地作根据地。

根据敌工处的情报,石达开并不准备北上进攻庐州,而是准备西进四川,或者北上陕西,或者东进闽浙。

石达开一直对四川念念不忘。历史上,石达开于1857年5月离京出走,先回安庆大本营招揽旧部,后入江西救援翼殿余部。

他先是进攻闽浙,不利,转入湖南,发动宝庆会战,又不利,退回广西老家休整。在广西时,石达开一度意志消沉,准备退隐山林。

最后,石达开带兵入湖北,转战云贵川三省,沦为流寇,最后在四川大渡河彻底失败。

吴捷不断派出密使前往安庆,劝说石达开西进四川。石达开尚未下定决心,仍在安庆一带招兵买马。

这天上午,吴捷批驳完公文,准备去东王府外的参护府,实地了解近卫团的近况。近卫团这次来了一千五百人,三百人住东王府,一千两百人住隔壁参护府。

刚走到东王府门口,碰巧遇到一个妇女正在敲登闻鼓。一见吴捷出门,娜妇女跑下登闻鼓,来到吴捷面前,向前哭诉道:

“楚王殿下,请您救救我的丈夫!”

原来,这妇女是广西人,丈夫是个京官,官职为“典镌刻”,负责刊刻诏旨书籍。她丈夫之前负责校正一本新书,一不留心忘了太平天国的避讳,连用“镜”、“师”两个讳字。

华夏封建王朝历来都有讳字的传统。不过,封建王朝避讳不多,一般只避讳皇帝本人的名字,以显示皇上的至高无上。有些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仁慈,一登基便把名字改为生僻字。例如,湘军水师大将杨载福,日后避同治帝的名讳,改名杨岳斌。

但在太平天国,讳字极多。例如,为避天父“耶火华”,把耶用“乎”或“也”代替,把“火”用“炎”字代替,把“华”用“花”字代替。甚至,因洪秀全的大哥为耶稣,民间就连“大哥”二字都不能说。

那位“典镌刻”误用的“镜”、“师”两字,镜字为洪秀全父亲的名字,师只可用于先师、后师、军师,其他都得用“司”字代替。

广西妇女哭诉道:“楚王殿下,我丈夫误用两个讳字,被奸人举报,投入了大狱。您一向宽宏大量,请您开恩救救他吧!”

太平天国刑罚极严。这位典镌刻用错两个字,所印书籍已经流传出去。按照太平天国的刑律,他妥妥地要挨几百杖刑,不死也残。

吴捷灵动一动,准备趁此机会大做文章,革新太平天国的司法系统。另一方面,他准备投石问路,看天京军民对他的执政是否心服口服。

吴捷让亲兵扶起广西妇女,说道:“大姐,您放心。这件事情我管定了。不过,此事能否成功,还得看您能否配合。”

妇女一脸疑惑,问道:“楚王殿下,请您指点一二。若能救活我的丈夫,让我赴汤蹈火都行。”

吴捷笑笑,说道:“赴汤蹈火倒不至于。此事我可以向幼天王上书,请他下旨赦免您的丈夫。您丈夫能否出狱,关键还得看幼天王是否同意。

“我看您也是广西妇女吧,上一次,你们广西妇女在守卫天王府上立了大功,打退了北奸韦昌辉的进攻。请您回去之后,立马联络那些广西妇女,请她们一起到天王府声援您。

“你们声势越大,越有利于您的丈夫。到时,我再顺水推舟,请幼东王上书,请幼天王宽宥您的丈夫。幼东王和幼天王虽然年幼,一向宅心仁厚,定无不准之理。”

那广西妇女眼含热泪,拜谢而去。

为了救援一个犯了错的文官,吴捷自然不需要大费周折。他只需要写个字条,立马就能让监狱方面放人。

不过,吴捷此举显然更有深意。他要发动群众,废除太平天国原有的讳字制度、司法制度,代之以复兴会的新制度。

太平天国受拜上帝会浸淫已久,军民信仰较深,吴捷不好一下子就废除拜上帝会。但太平天国讳字太多,军民很容易就会触犯到相关讳字。

国内刑罚又太严,只有死刑、杖刑两种。军民一旦触犯一二讳字,就会被关进大狱,重者死,轻者残。天京内外对这两项苛政垢病已久,将其废除阻力不大。吴捷入主天京后,为了稳定政局,大量留用原有的官员,其他各方面制度也都沿用旧有体制。如今,天京局势已稳,吴捷决定逐步改革,废除太平天国旧有体制,改行复兴会新制度。

这第一刀,就开在了讳字制度、司法制度上。

吴捷已是楚王,代行军师之权,本可以直接上书幼天王,让幼天王下诏废除讳字制度、司法制度。但为了有理有据,为了争取民心,吴捷还是决定放手发动群众,营造声势。

他得让天王府方面明白,此举并非标新立异,也并非为了夺权,而是出于公心,可以让军民生活得更好。

不出半个月,在复兴会天京支部的暗中支持、组织下,天京城内的妇女便走上街头,请求释放那位因讳字而被抓的广西官员,减轻刑罚。

左七军亦参与其中,官兵签下万人书,要求废除太平军原有的讳字制度、司法制度等苛政,要求东王府、天王府按照当初允诺,把天京建成一个小天堂。

群众运动声势已成,天王府方面忧心忡忡,请吴捷派兵弹压。吴捷则说,广西妇女是天国功臣,左七军也在靖难中立了大功,不能镇压他们。

况且,天京城内不少平民、京官亦主张废除讳字、司法苛政。这说明什么?说明百姓厌恶讳字,厌恶严酷的刑罚。太平天国应该顺应民心,废除这些不合理、不得民心的苛政。

否则,若天王府、东王府一意孤行,动兵镇压天京军民,必将受到军民的唾弃。

吴捷力排众议,写下两篇奏章。

第一篇奏章,主张改革现有的文艺政策。吴捷认为,太平天国废除古文,使用白话文体,使普通百姓都能看得懂官方文书。相较于满清而言,这是进步的,也是值得提倡的。

但太平天国文艺政策中还有许多不足,必须废除、改进。尤其是讳字制度,与普通军民息息相关,军民一不小心就会犯错,就会受到严重的刑罚,最为军民垢病。

圣经认为,天下百姓皆为平等。基于此,不能因为要避讳领导的名字,就要设置种类繁多的讳字。为了体现众生平等,为了方便军民,吴捷要求,立即废除一切避讳字。

再如,太平天国在艺术创作中提倡“百无禁忌”,就连麻雀、蜣螂、蝎子等难登大雅之堂的动物也出现在太平天国画作中。这同样是进步的,值得提倡的。

但洪秀全生前,认为“帝最恼是偶像”,不准太平天国的画作中出现人物。吴捷在奏章中声明,西洋基督教壁画中亦有美轮美奂的人物画像,要求废除此项规定,确实贯彻“百无禁忌”的文艺政策。

第二篇奏章里,吴捷指出,太平天国的法律过于粗糙,刑罚过于草率、严酷。特别是,太平天国只有死刑、杖刑两种刑罚,有些人罪不致死,却只能承受杖刑。这种犯人数量很多,是司法苛政的最大受害者。

杖刑可轻可重,全看行刑人的心情。犯人有钱,可以贿赂行刑人,或者通过关系找到行刑人,行刑人便做足手脚,既不打死,也不打残犯人。

要是犯人又穷又苦,行刑人就没那么客气了:重则打死犯人,轻则打残犯人。行刑人打得越狠,犯人越识相,行刑人赚得也就越多。

吴捷要求废除旧有的司法体制,改从九江引进新式司法体制,让守法者安居乐业,让违法者受到量刑适当的惩罚。

两篇奏章送上去的时候,正是京内群众运动的最**。广西妇女相当于天王府自家人,却也支持废除讳字、司法苛政,更别提如狼似虎的左七军将士了。

天王府内蒙得恩、赖汉英哪敢说个不字,只求赶紧平息天京城内的群众运动,立即照准吴捷的奏章。

吴捷初次投石问路,巧借广西妇女助力,顺利废除苛政,进一步强化了对天京的控制。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