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353章 攻入崇阳

晚清第一枭雄 第353章 攻入崇阳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陆战队乙队先锋从鲁家港登陆后,跑步向崇阳县城前进。这一队陆战队,由第二师师长杨易峰亲自率领。

杨易峰已经四十出头,原是广东天地会罗大纲的部将。几年前,吴捷和罗大纲在湖南缴获许多民船,筹建水营。罗大纲把杨易峰派给吴捷,充作吴捷手下水营主帅。

此人是海盗出身,熟悉海战,曾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应募加入广东水师。战后,广东水师遣散募勇。杨易峰追随罗大纲,落草为寇,在广西西江、桂平江一带活动。

罗大纲占据永安州,设卡收税,官府不能禁,是广西有名的水寇。1851年初,罗大纲率众加入太平军,杨易峰亦成为罗大纲手下的得力干将。

因为跟对了人,杨易峰的地位水涨船高,成为右二军第二师师长,主登陆作战。此时的罗大纲,也不过是左七军第五师师长,两人隐然已经平级。

复兴军在长江流域作战,经常要孤军深入,抢占战略要点。这个任务,往往要由右二军第二师完成。他们自称是“水师陆战队”,可以两栖作战,以经常深入敌后、出奇制胜为荣。

却说杨易峰率领三千陆战队员,于下午二时抵达崇阳城外。

崇阳城内的湘军守将也不简单,名叫吴坤修。吴坤修是江西人,家多财,捐纳出身,早年参与镇压湖南天地会李沅发起义,开始崭露头角。

1852年,太平军攻打长沙,吴坤修守城有功,自此混入湖南上流圈子。

1853年,由王錱穿针引线,吴坤修结识了曾国藩,为曾国藩所赏识。曾国藩创建湘军水师,令吴坤修专司军械。

吴坤修有大才,之后开始掌兵打仗,无往不胜。1856年,吴捷在江西把曾国藩打得落花流水。时吴坤修在湖北随胡林翼打仗,胡林翼令吴坤修回湖南募兵四千,称“彪字营”。

自此,吴坤修统领彪字营,开始独当一面。吴坤修打仗很厉害,历史上,他只在1857年,在江西抚州东乡县打过一次败仗。

不过,吴坤修性格上有弱点,说话肆无忌惮,招人非议。加之他鄙视洋务,不是湖南人,终究未得大用。尽管如此,他还是于1866年至1868年署理安徽巡抚,跻身督抚之列。

崇阳设有湘军粮台,关系湘军退路。曾国藩对此很重视,令吴坤修率领“彪字营”四千人守卫崇阳。吴坤修以两千人守崇阳,派弟弟吴修凯另率两千人守卫白霓桥。

白霓桥位于白羊山水上游,崇阳县东,与崇阳县城互为犄角。白霓桥再往东,便是通山。通山已由复兴军占领,曾国藩派湘军悍将田兴恕前出通山,与复兴军对峙。

田兴恕只有21岁,苗族人,出身穷苦,早年充任湖南绿营镇筸兵。他在1852年长沙之战中崭露头角,受到巡抚骆秉章、师爷左宗棠的激赏。

田兴恕的部队以湖南镇筸人(今凤凰)为主,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被曾国藩命名为“虎威常胜军”。

历史上,1859年,田兴恕署理贵州提督,1860年11月改为实授。同时,清廷诏授田兴恕为钦差大臣,兼署巡抚,当时年仅24岁。

只是,田兴恕以军功起家,性格刚猛。1861年,因传教士欺辱百姓,田兴恕将天主教传教士文乃尔及教民4人凌迟处死,首级悬于城门示众,史称“开州教案”。

传教士文乃尔是高卢国传教士,时高卢国在欧洲争霸失利,把目光转向东亚,以天主教护教者自居。高卢国举兵抗议,满清无能,将田兴恕发配新疆,永不赦免。

时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调田兴恕至甘肃,帮忙镇压回民起义。在甘肃期间,田兴恕不识字,聘请塾师读书。他不仅学会了识字,还能作诗填词,着有《镇生诗草》诗集,把湖南人的坚韧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虎穴无犬子。田兴恕的儿子田应诏是同盟会元老,武昌起义时,田应诏在南京起兵响应,任敢死队队长,率部攻占雨花台。北洋时期,田应诏长期割据湘西,人称“湘西王”。

却说,曾国藩见湘军久攻武昌不下,担心后路被截,派吴坤修率“彪字营”守崇阳,派田兴恕率“虎威常胜军”与通山的复兴军对峙。

吴坤修和田兴恕都是湘军骁将,曾国藩把骁将派至崇阳、通山,显然对武昌之战信心不大,已经开始预留退路。

右二军以铁甲舰上的舰炮轰塌崇阳县城,陆战队员尚未赶到战场。

崇阳守将吴坤修试图指挥城内军民填补缺口。然而,右二军战舰上的炮火又猛又准,城内军民无法靠近城墙缺口。

吴坤修也不怂,不愿轻弃崇阳县城。他料想复兴军必要从城墙缺口攻城,在此部署火炮火枪,预作抵抗。

城内湘军粮台有几十个属吏,还有数百名军夫。吴坤修不准他们出城撤退,给他们配给武器,要求他们参与守城。

右二军这边,第二师师长杨易峰率领四千人,一刻不停地向崇阳方向疾行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下午二时,四千名陆战队员跑得大汗淋漓,终于抵达崇阳城外。

队伍拉得很散。杨易峰一面收拢部队,一面来到陆水旁,找到参谋长崔克。

崔克是个不苟言笑的米国人。他让亲兵为杨易峰奉上一杯白糖水,不顾第二师劳累不堪,说道:“兵贵神速,你不要等大部队了,现在就攻城吧。”

参谋长总是这样,话很少,却很坚决,不容下属置疑。

杨易峰一口气把白糖水喝完,仿佛恢复了力气,对道:

“湘军城墙已破,却不肯撤退,显然抱有死守城池的决心。我不怕他死守,就怕他撤退。参谋长放心,我们二师一定不辱使命,抢先拿下崇阳。”

崔克露出一丝难得的笑容,说道:“城墙缺口不大,部队不好展开队形。你得选几百名不怕死的精锐,抢先突入缺口,还得预留兵力,一来防备白霓桥的湘军,二来阻止城内湘军撤退。”

杨易峰说道:“参谋长考虑得周全,请您在陆水上坐镇,等我们的好消息。”

杨易峰留下一千人作预备队,阻挡湘军援军,自己督率三千人攻城。其中,北、南、西三处城门各留三百人,防止湘军出城,剩下两千人作主攻,从城墙缺口入城。

陆战队没有重火器,只有二十门40mm迫击炮。杨易峰将迫击炮阵地设在城墙缺口一里之外,使用迫击炮掩护敢死队。迫击炮可以曲射,防止误杀自己人。

敢死队逼近至城墙缺口五十米处,杨易峰才下令迫击炮手停止炮击,向前转移阵地。

一百多名敢死队员一拥而上,通过缺口冲入湘军。

迫击炮对湘军士兵造成很大伤亡。湘军守将吴坤修不得不下令,让守军从城头下来,躲在城墙根下的射击死角内。

右二军敢死队冲上城内,与湘军短兵相接。敢死队员每人以左轮手枪、1855-2式步枪为主要装备,每三人为一小组。

三人战斗小组分工明确,分别负责进攻、掩护、支援。战斗小组进攻时,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呈三角阵型,

每三个小组为一班。班为基本战术单元,由班长统领。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以排长为统领。

这个突击战术,被吴捷命名为三三制战术,取材于四野在解放战争时的战术经验,由吴捷亲自教授给复兴军。作战经验表明,三三制战术可以在进攻、支援、防护上取得最优效能,在冲锋、巷战时屡试不爽。

陆战队敢死队只有一个连的兵力。在三三制战术的加持下,一百人发挥出三四百人的效能。

纵使吴坤修的湘军拼死抵抗,也挡不住陆战队员的进攻。湘军武器不如右二军,战术不如右二军。在右二军的冲击下,湘军伤亡很重,右二军敢死队伤亡却很小。

湘军无法封堵城墙缺口,陆战队员如潮水般涌入崇阳县城。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