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晚清第一枭雄 > 第74章 攻克武昌

晚清第一枭雄 第74章 攻克武昌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6:06:45 来源:书海阁

武昌西临长江,是湖北省会,也是湖北巡抚、湖广总督驻地。该城为长江中游交通枢纽,溯江而上为岳州、荆州、襄阳等重镇,可以进窥湘、鄂、川,顺流而下为湖口、安庆、金陵等,可以进窥赣、皖、苏、浙。

正因为武昌城如此重要,历代湖北官员都重视武昌城防,定期修缮城池。武昌城非常坚固,城墙高二丈八尺,墙底厚六丈八尺,顶厚五丈四尺。

另外,武昌城西临长江,东、南、北皆为护城河,河深二丈,宽二丈八尺。

这武昌城宛如铜墙铁壁一般,比长沙城还要坚固。

武昌一失,天下震动。满清官员也猜出太平军打算夺取金陵,从而进窥东南膏腴之地。

咸丰皇上深感事态严重,不断催促钦差大臣徐广缙前往武昌主持战事。他大笔一挥,取消对向荣的处分,令他以提督衔帮办军务,“提镇以下皆受节制”。

徐广缙不敢前往前线,一直龟缩在后方,实际主持前线战事的是向荣。

向荣是汉人,在桂林作战与赛尚阿、乌兰泰等满大人不和,干脆撂挑子不干了。咸丰因此不信任他,认为他反复无常。眼见无人可用,咸丰只好重用向荣,令他节制前线各提督、总兵。

要知道,在清朝,提督为从一品,总兵为正二品,就连总督、巡抚都要让他们三分。

向荣对咸丰帝感激涕零,作战颇为积极。

12月22日,罗大纲攻克汉阳。

12月23日,吴捷攻克汉口。

12月24日,向荣就亲率一支精骑,抢在石达开之先,赶到了武昌近郊。

这时,时值冬季,长江水位下降。太平军水营在典水匠唐正才的带领下,正在江上架设浮桥。

向荣只带了少量精锐,不敢单独进攻太平军。他和城内清军取得联络,要巡抚常大淳、提督双福率兵出城,和他里应外合,趁太平军立足未稳,主动进攻太平军。

常大淳、双福只想守住武昌,不敢主动挑衅太平军,亦不敢出城,拒绝了向荣的建议。向荣只好作罢,主动后撤,抢占城外防御要点。

清军消极防御,太平军可要大举进攻了。

东王杨秀清一惯厚此薄彼,他安排翼王石达开在城南阻击向荣,安排北王韦昌辉负责全军后勤,安排东殿大将林凤祥指挥前线攻城。

林凤祥本是西王萧朝贵麾下大将。萧朝贵与杨秀清本就亲如兄弟,萧朝贵死后,林凤祥也就归入了杨秀清麾下。林凤祥作前敌总指挥,在一线攻城的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等大将也都是东王亲信。

客观上,东殿部队装备精良,广西老兄弟多,战斗力强。让他们担任最艰巨的任务,也确实理所应当。

但敢啃硬骨头,也就能立大功。长此以往,东殿部队将越来越强,东王杨秀清的势力也将越来越大。

12月26日,太平军第一次进攻武昌。

这天二更时分,江上起了大雾,林凤祥乘机攻城。太平军释放烟雾,以颜料涂脸,头上插鸟羽,携云梯潜至城下。

可惜,守城清军及时发现了太平军。他们一边用炮石轰击太平军,一边用城头上的“水龙”冲击太平军。

“水龙”是古代消防灭水工具,可以利用水压抛射水流。

1852年,世界处于“小冰河”时期,气温较其他时代偏低。正值冬季,太平军身上淋上了水,很快就结了冰,士气大落。

清朝官员以厚赏激励守城清军,川兵率先缒城而下,和城下太平军短兵相接。

太平军第一次攻城失利,草草收场。

12月27日,太平军土营开始挖掘地道,准备“穴地攻城”。

1月2日,太平军水陆合攻,以观汉楼为主攻方向,无攻而返。

同日,趁太平军进攻武昌,向荣也组织清军进攻洪山要塞,受挫。

1月5日,城内外清军取得联络。是日,突降大雨,太平军乘机进攻,未果。

1月7日,向荣精心准备,调动各路清军,攻克太平军盘踞的洪山要塞。石达开所部15座营盘被毁。

太平军自进抵武汉,一直占着上风,牢牢控制着战场主动权。洪山要塞的失守,是太平军在武昌所遭受的最大挫折,原因是太平军新兵擅自撤退,引发全线溃退。

洪山要塞失陷,清军得以在太平军的包围圈上打开缺口,可与城内守军沟通自如。

清军援军仍在源源不断地向武昌涌来。

事态正在向不利于太平军的方向发展。

杨秀清无奈,只好把汉阳的罗大纲、汉口的吴捷调来武昌,配合林凤祥一起攻城。

此次攻城由林凤祥具体指挥,他率着精兵在武昌城下连日无功,十分焦躁,属下士卒也都十分疲惫。

罗大纲和吴捷虽是攻城配角,但他们是生力军,将士休整已久,士气正高。

林凤祥十分倚重他们,亲自招待罗、吴二人,向他们讨教破敌之策。

罗大纲耻居林凤祥之下,毫不客气地说道:“天军兵力五倍于清妖,本应一鼓作气,搭云梯登上城楼。第一次攻城时,清妖不备,援军未来,最有机会打下武昌。老夫听说,那次攻城天军不仅损兵折将,还白白搭上四十余架云梯。现在,咱们连云梯都没有,只能等土营挖地道。”

林凤祥也是急性子,一听罗大纲指责自己,他也不顾罗大纲资格老、年纪大,反驳他道:

“武昌城高墙厚,又有护城河,哪那么容易就能攻克?罗大哥要是有信心,林某还有八部云梯,全部送给你,请你打下武昌来。如何?”

眼看两人说起了气话,吴捷连忙劝道:

“两位大人息怒。如今克城在即,咱们更应和衷共济。现在云梯不多,城内清妖又多,咱们还是老老实实等土营挖掘地道,使用穴地攻城法,定能攻克武昌。”

事到如今,林凤祥也只能这样了。他冷冷说道:

“届时,我率大队人马主攻文昌门,请罗大人、吴大人率各自兵马在汉阳门辅攻。文昌门使用穴地攻城法,汉阳门使用云梯攻城法。咱们相互配合,武昌岂不唾手可得?”

经验表明,穴地攻城法最有效。林凤祥自己采用穴地攻城法,令罗、吴二人使用云梯攻城,明显是给罗大纲、吴捷穿小鞋。

不过,厚此薄彼一向是人之常情。罗大纲耻居林凤祥之下,还不高兴随他进攻文昌门呢!

1月11日,太平军土营地道掘成。他们在地道内以圆木支撑木板,以木板顶住隧道顶,就像煤矿坑道一样。然后,将火药装满棺材,置于隧道尽头、城墙脚下。

12日黎明,一声闷响从武昌文昌门地底下传来。

太平军土营爆破了!

这一次穴地爆破,威力极大。太平军土营共掘了三条地道,从不同方向汇聚到文昌门下。三条地道埋设了三堆火药,同时引爆,炸塌文昌门城墙二十余丈。

城墙已塌,守城清军四处奔逃。太平军突击队爬上缺口,却没见到守城的清军,他们担心后面有埋伏,不敢突入城中。

林凤祥率领大队人马突入缺口,只见城下空无一人,不仅不见清军反击,亦不见百姓。

林凤祥心下起疑,下令固守缺口,约束部下不得擅自进城。

汉阳门这边,罗大纲和吴捷部太平军搭云梯攀上城头。出人意料的是,城上清军稍作抵抗就逃之夭夭了。

吴捷同样犹豫起来,担心清军设有埋伏。罗大纲立功心切,抢先打开城门,率领部下率先入城。

若清军真的有埋伏,罗大纲以身试险,岂不糟糕?

吴捷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带上人马跟在罗大纲后面,也进了城,准备随时支援罗大纲。

这样一来,反倒是罗大纲率先攻入城中,荣立首功。

所幸并未遇到抵抗。

清军所倚恃的唯有城墙,城墙一失,再也无人敢言守城。城内文武官员根本就没想过反击,他们或自杀,或乔装打扮成老百姓,率先逃离岗位。湖北巡抚常大淳自杀,提督双福乔装成百姓,却被太平军抓获,游街后斩首。

绿营士兵们也纷纷作鸟兽散,脱掉号衣,逃匿在民宅内,遇到太平军搜检,便举手投降。

偌大一个武昌城,就此落入太平军手中。

喜欢晚清第一枭雄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晚清第一枭雄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