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1章 四大徽商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21章 四大徽商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吃过早饭后,胡斌跟随自己的五位师兄来到修道堂内班。

抬眼一看,班内共有5排,每排5个座位,每个座位单独成列。

班上的同窗都是十六七岁的青年学子,正在摇头晃脑的背书。

此时仅剩下最后一排靠右的3个座位,小胡斌选择了一个中间的座位,刚刚坐下。

两个昨天下午祭孔时,见过的一瘦一胖,年岁跟自己相当的学子,走进学堂,抬眼一看,也朝最后一排走来,一左一右的坐于自己两边。

“这位兄台,也是监生吧?”

在一群十六七岁青年学子中能看到同年人真是太惊讶啦,左边的小胖子高兴的朝胡斌问道。

看胡斌点头,右边的瘦子接着开口道,

“太好啦,我们也是监生,看兄台的样子,也是刚刚启蒙吧,我们兄弟两人也是,昨天被我爹刚花钱送进来,以后我们三人做伴,一起学习可好?”

看胡斌又点了点头,两人开始做起了自我介绍。

原来两人是堂兄弟,左边的小胖子叫胡松,今年9岁,是哥哥,右边的小瘦子叫胡琏,今年也9岁,是弟弟,两人是湖南长沙府人士。

家里是经商的,今年朝廷首次实行捐纳制度,商人子弟也可以通过出钱以监生的身份进入国子监读书,但不能参加科举为官,只能为吏。

之前商人是不能读书得。

对此胡斌还真不知道,第一次听说。

“两位兄台,这是何故啊?”

“胡兄,你也姓胡,我们也姓胡,都是本家,500年前还是一家呢,要不兄弟相称如何?”小胖子胡松看了一眼胡斌,提议道。

“也好,我五月初五早上生,不知胡兄几月生人呢?”胡斌不疑有他的问道,

“巧了,我也五月初五,比兄长晚生两个时辰,我堂弟也是五月初五,比我晚生一个时辰,我们三人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哈哈哈哈哈,真是有缘啊,看来我们真是一家人啊!

兄长在上,请受小弟一拜!”

说着小胖子胡松,拉起一旁还一脸懵逼状的小瘦子胡琏,背着胡斌朝小瘦子眨了几下眼,

之后也不管此时还在课堂上,站起身,郑重的朝胡斌拜了三拜,算了强逼着胡斌认下了他两这个兄弟。

看到两位弟弟都是性情中人,改名胡斌的雍亲王朱祁镛也是十分高兴,也就顺水推舟的认下了自己这两个本家弟弟。

更是顺手将一个一直挂于自己腰间的,写有“襄”字的玉佩一分为二给了两位新认的弟弟。

小胖子胡松接过玉佩,眼中精光一闪而过,拉起一旁满脸不情愿的小瘦子,再次郑重的给新认的大哥胡斌拜了三拜道,

“大哥,你以后就是我亲大哥拉,有什么需要弟弟做的,尽管吩咐,可别跟弟弟客气。”

“好,为兄有事,必定告知两位弟弟一声,

对了,松弟,你刚才说的本朝之前商人不能读书是什么意思?”胡斌接着刚才的话题问道。

“大哥, 也不瞒你, 其实我们长沙胡家是徽商中的一小支。

胡家在当地也算富甲一方,有钱归有钱,但没有什么权势啊,所以祖父才安排我们两个到国子监读书,希望以后可以成为一名当地小吏。”小胖子胡松道。

“这是何故?你好好给为兄讲讲”21世纪的朱祁镛对此还真不知道,立刻来了兴趣。

看大哥确实不懂,求知欲还挺高,小胖子开口说道,

“大哥,先给你说一下徽商吧,

徽商不是一家,而是一大群祖籍安徽徽州,现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商人势力。

徽州地处安徽南部,那里山多,因大山阻隔,虽历经多次战乱、数代变迁,但受战乱的骚扰很少,所以那里人口急剧膨胀。

山多地少,土地贫瘠,那里不合适耕种,只靠种地很难养活全家。

在这种相对劣势的生存条件下,只能来往于各地,贩卖商品,经商谋生,慢慢的就出现了一大群商人,这批商人因为起源于徽州,所以统一称呼为徽商。

其萌生于东晋时期,在唐宋时期逐渐发展,

到明朝永乐时期,徽商势力发展到了极致。

经营方式虽说是多种多样,涵盖食盐、粮食、木材、茶叶、典当等多个行业,但最核心还是货物的长途贩运,且在全国各地开设有商铺,酒楼,货站。

现在徽商的势力相当庞大,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大的徽商势力有汪氏,奚氏、吴氏,姚氏、张氏、左氏,李氏,叶氏,马氏胡氏等都是大姓。

但势力最庞大得,还是下面四大家族-汪家,奚家,叶家,李家,

尤其是李家,更是被推为徽商之首,但无权无势,四大家族中最有权势是汪家和奚家。

一、汪家,其主要垄断竹子和汪笔,汪笔的发明人是汪伯立,汪家制作的笔,选料精细,制作精致,尖、圆、齐、健,笔管工艺上乘,

汪笔为科举和皇家贡品。

当代家主是被皇帝朱瞻基册封为从四品锦衣卫镇抚使的汪泉,42岁,其子是被封为正六品的世袭锦衣卫百户的汪瑛,24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二、奚家,其主要垄断徽墨。

奚超则是徽墨的创始人,他因战乱南迁至歙州,凭借精湛的制墨技艺,使得徽墨名声大噪,

其善以桐烟制墨,墨品极佳,被时人誉为:“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

徽墨被所有读书人所喜爱,也是皇家贡品。

当代家主是奚仕钟,宣德元年,因为上贡有功,被皇帝朱瞻基册封为正六品的锦衣卫世袭百户职,

汪笔和徽墨因为是皇家贡品,所以汪家和奚家是四大徽商之中的唯二的两个皇商。

三、叶家,主要垄断歙砚的生产和销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