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 第22章 胡李叶三家

大明朝中兴之主,天顺帝 第22章 胡李叶三家

作者:日享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31:22 来源:23小说

“那松弟,你们胡家又是做什么的呢?”胡斌好奇得问道,

“大哥,现在我们是亲兄弟,应该说是咱们胡家,”小胖子胡松纠正道。

“对,对,那咱们胡家是做什么的呢?”胡斌暗暗翻了翻白眼道。

“大哥,那我就给你说一下,咱们胡家的发家史,让你能更好的了解咱们胡家。

咱们曾祖父是湖南长沙人,16岁那年,大明刚刚立国,太祖皇帝下令在全国修建驿路。

曾祖父家刚好在驿路旁,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靠近驿路,人来人往,曾祖父就在驿路上,摆小茶棚,卖茶水,行人路人都会去那里坐会,歇歇脚喝碗茶水,

曾祖父也和他们聊聊天,从而知到一些外面发生的新鲜事,

没过两年,曾祖父瞧见那些赶路人没处住,要想找个住的地方得走好久,于是就开始将原来的茶棚变成了一个小小的茶楼,能喝水,能住店,

当然刚开始有些小,仅仅能住四户人家,

曾祖父一家,孩子有四个,咱们祖父最小,排老四。

茶楼开业后,除了老大成天在家耕种田地之外,剩下的所有人都来这个茶楼帮忙,有专门煮茶的,有收拾客房的,有算账的,有做饭的,家中人手足,也就没有请人帮忙,因此,这个小型的茶楼也就开张了,

这样开张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开支小,所以这个小茶楼开始不断盈利,不断变大。

到成祖登基那时,这个小茶楼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传到祖父手中之时,已经变为了三层的大酒楼。

永乐四年,皇帝下令兴建北京皇宫,要把都城迁到燕京城,这个消息还是当时在酒楼住宿的一个在南京做生意的人说的,

当祖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就开始筹划着怎样扩大家业,毕竟当时既有自己的茶楼买卖,还有田地耕种,手中还有闲钱,因此,也打算再置办一些别的产业。

正想着怎样扩大家业就有顾客上门,祖父和他攀谈,才得知原来那人是做木料运输的,

毕竟皇上要迁都,肯定会要建造宫殿,木料砖石必不可少,而且都是宫里人专门采买的,只要搭上宫里的线,这里面有不少油水可捞,而那人已经搭好线了,

他这次过来就是特意找一找长江沿岸地区有没有既便宜又合适囤放大批材料的地方,走水路沿长江入南京,后从京杭运河到北京,祖父赶紧就说出了想要扩建房屋的计划,

这样两下正好,各取所取,而那人也将大概到货的日子告诉了祖父,

就这样,咱家老少除了看顾茶楼的一起动手,就都在旁边忙活建造货栈的事。

得益于成祖的迁都,南北之间经贸往来也逐渐增多。

忙活货栈的建造差不多就四个月时间,既不能让货物受潮,也不能让货物晒着,还要准备车辆牲口的位置,好在吃饭住宿的地方不用担心,旁边就是咱家茶楼,但是茶楼的住宿房间还要再增加,不然住不下,

整整四个月,终于忙活好了,看着这一片都是自家的地方,祖父心中满意极了,

祖父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我爹—胡大,一个是胡琏他爹—胡二,因为没有读过书,就按出生排序叫。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那个人真就带着货物一起到了,还好咱家里的货栈面积足,要不然都放不下这些货物,

他们简单的在这里呆了一天,等到这边官府的人将货物带走,他们也就走了,准备接着运货物,

祖父因为与那人有了几分见面的情谊,因此就恳求那人将我父亲带着,一起去涨涨见识。

而那人也欣然答应了,就将我父亲带走了,这一来一回就将近四个月,

这一趟据祖父说,父亲似乎更喜欢做生意了,本来父亲就是家里老大,从小就在茶棚中帮忙,所以就不喜欢耕田读书,不像我那二伯一样,只喜欢耕田,不喜欢管理酒楼,也没有多大的兴致,也只有父亲一人喜欢经商,

其实祖父压根就不想让父亲往远走,还是父亲硬求着祖父的,祖父才和那人提的,祖父也不舍得我父亲走那么远,关键还是缺人啊。

祖父这边的生意也红红火火,有二伯帮衬着,祖父也轻松不少,毕竟年纪大了,父亲再回来已经是三年之后了,这时候他闲下来了,回来看看祖父家人,

顺便还要向我祖父提他要娶亲这件事,而我的母亲就是当年带父亲走的那人的女儿。

彼此都喜欢,也就回来问问祖父的意见,祖父当然不反对,自然就成亲了,而咱家有喜事,自然十里八村的人都来贺喜,毕竟咱家现在已经不是一贫如洗了,现在还有点小名气。

成亲之后的父亲也不闲着,又开始走南闯北的跑货运,

自然除了自己手下的人手外还有外祖家的人手,两方都归父亲管,

外祖也在父亲和母亲成亲之后,就将家里的一切也都交给了父亲打理。

这样父亲行商时,也就更有底气了。

父亲运货,会将南方的丝绸运到京城和东北的奴儿干都司,顺便将奴儿干都司的毛皮、药材、山货运到京城和南方,

虽然在路上有税钱,但是也能赚不少,而且,还有官府给的盐引,其实运货都是小钱,盐引才是大宗,盐原本是国家专营的,但是北方没有商人愿意去,所以官府才有给盐引这个主意,

而父亲就直接抓住了这个机会,在南北运输货物的时候直接运盐。

后来,父亲也就不自己亲自去了,而是让手下的管事们去收货运货,

之后父亲在长沙府,挑了好多个好铺位,准备做生意,正好南北的货物都在自己手中,不卖点什么就有些亏的慌。

祖父年纪大了,实在没有精力再管理货栈和茶楼了,正巧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