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家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戚谢邹喻……
就是没有“先”姓啊,那这正统元年的状元“先进”,又是来自哪里,哪个家族呢?
带着这样的疑惑,朱祁镛首先问了王府长史徐有贞,徐有贞也是一脸茫然之色。
没有办法,朱祁镛只能求助于恩师李时勉,谁让人家现在是礼部左侍郎,代行礼部尚书权,还是正统元年,正统四年两科的会试主考官。
现在是正统五年,二月初二,
监国雍亲王一派在朝廷上层还是只有礼拜左侍郎李时勉这一根独苗苗,下层也还是握有吏部和兵部,加户部给事中,
虽然朝堂之上势力还是没有任何权势的进展,但经过李时勉主持的正统元年和正统四年的两次科举考试,雍亲王一派也储备了一系列人才。
如正统元年的,
第一甲榜眼进士陈文,
第二甲第3名进士袁和,
第二甲第20名进士彭贯,
第三甲第11名进士谢辅
第三甲第61名进士秦观,
第三甲第62名进士蒋忠。
正统四年的,
倪谦,第一甲第3名探花。
刘孚,第二甲第4名进士,
罗瑛,第二甲第24名进士,
张勉,第二甲第27名进士
丰庆,第二甲第32名进士,
刘益,第三甲第51名进士,
刘观,第三甲第53名进士。
王璟,第三甲第61名进士。
其中,正统元年的第一甲榜眼进士陈文,正统四年的第一甲探花倪谦,正统元年的第二甲第3名进士袁和,正统元年的第二甲第20名进士彭贯,四人如今都已经在翰林院任翰林院编修。
正统四年的,第二甲第4名进士刘孚,第二甲第24名进士罗瑛,第二甲第27名进士张勉,第二甲第32名进士丰庆,4人已经是进入六部听政历练的第二年,再过一年,满三年后,也可大用。
剩下的正统元年,
第三甲第11名进士谢辅
第三甲第61名进士秦观,
第三甲第62名进士蒋忠,
三人在监国雍亲王朱祁镛,给司礼监太监王振送去30万两银票的帮助下,
于正统五年,二月初一,也就是昨天的大朝会上,通过了最新的官职调整任命。
其中谢辅被任命为南京六部中的户部右侍郎,
秦观被任命为南京六部中的兵部右侍郎,
蒋忠被任命为南京六部中的礼部右侍郎。
南京六部虽然有尚书,但没有左侍郎,尚书之下,就是右侍郎。
谢辅,秦观,蒋忠三人已经是南京六部中户部,兵部,礼部的二把手。
相信谢辅,秦观,蒋忠三人加上南京守备第一太监公公海涛,四人通力合作,
此时,南京江南之地,雍亲王朱祁镛的势力已经初成。
而正统四年,投靠过来的剩下三人,也在吏部文选司郎中李贤的安排下,派往江南之地任地方知县。
刘益,被任命为福建泉州府晋江县的知县,也就是四大徽商李家和叶家的大本营,这也是雍亲王朱祁镛在江南之地最最重要的钱粮供给之地,必须抓到手里。
为此,不仅把最有才能的刘益派去福建泉州府晋江县担任知县,
还将妻兄钱钟,二弟胡松,三弟胡琏,及王府侍卫副统领兼暗查司副司长陈友带领手下最强的200名王府侍卫,一起派了过来。
不仅如此,剩下的两人,
刘观,也被任命为了南直隶扬州府江都县的知县。
王璟,被任命为了南直隶安庆府望江县的知县。
两人和南京六部中的户部右侍郎谢辅,兵部右侍郎秦观,礼部右侍郎蒋忠,及南京守备第一太监公公海涛,通力合作,掌控江南之地,
整个江南之地人力物力,统一由自己的妻兄钱钟,负责统领。
妻兄钱钟就是雍亲王朱祁镛在江南之地的代言人。
自此,正统五年,监国雍亲王朱祁镛在南京江南之地,势力大涨。
但因为南京守备处,参赞机务兼兵部尚书这一重要职位被朝廷任命正统元年的状元先进担任,致使雍亲王朱祁镛在江南之地的权势受到了监督和制衡。
为了弄清楚正统元年的状元先进,此人是何许人也?看看有没有可能将此人拿下,
雍亲王朱祁镛特意到自己的恩师礼部左侍郎李时勉家中求教,
“恩师,您对正统元年的状元先进,此人了解多少?”
李时勉回忆了一下四年前的场景,缓缓开口道,
“先进,此人能文能武,才思敏捷,会试时那文章写的是花团锦簇,殿试之时,更是对答如流,真是一大才啊!
也不知道是师出何人,此人口风极紧,惜字如金,从不多言,也不和别人过多接触,真可谓是一孤勇者。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被内阁三杨和张太皇太后所看重,调往南京守备处,担任参赞机务大臣兼南京六部的兵部尚书这一重要职位,以监督,制衡南京守备勋贵和守备太监。
对此人,老夫也了解不多,只知道此人,号问天,籍贯是四川泸州府人士,别的就不知道了!”
李时勉也为没有能更好的和先进此人交谈而失落。
听完恩师李时勉对先进此人的评价和简单介绍,
虽然李时勉对先进,此人也了解不多,
但一个籍贯四川,一个号,问天,也足够啦。
雍亲王朱祁镛已经知道此人是何人也!!
拜别恩师李时勉,离开李府后,
一路之人,雍亲王朱祁镛都在嘟囔一句话,
“我早该想到此人了,
先进,号问天,先问天,先问天,
此人不正是日月神教—任我行的亲信和谋臣嘛!”
先问天,任我行,东方不败,任盈盈,枚青,
一个个关于日月神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