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历代王朝更迭 > 第3章市井出身的汉高祖刘邦

历代王朝更迭 第3章市井出身的汉高祖刘邦

作者:汤加盐大伯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1:02:52 来源:23小说

市井出身的汉高祖刘邦是一位传奇帝王。

他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平民皇帝。

对于刘邦的出生,史书的记载不免充满神话色彩。

就如司马迁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这样记载: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中的记载与《史记》基本相同,但是用词大有深意: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母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父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上。已而有娠,遂产高祖。

纵观史书记载的历代中原汉族帝王,大多带有点神话色彩,有的看见彩虹而怀孕,有的因吃了神鸟蛋而怀孕,有的梦见红日入怀而怀孕,千奇百怪,可是记载说母亲跟蛟龙行周公之礼而怀孕的,独刘邦一个。

于是后人便有种种揣测,认为刘邦很有可能是其母红杏出墙而与外人私通所生。

大家也莫要在意这些。

不过说真的,刘邦也确实不像是刘家的人。刘邦的两个哥哥长大后,就帮着家里劳作,为养家糊口而终日辛劳,尤其是二哥刘仲,干活是一把好手,为刘家改善经济条件出了不少力。可是刘邦自幼顽劣,念书的时候就经常逃学,长大了更是游手好闲,也不懂给家里挣钱。不仅不赚钱,刘邦还爱交朋友,有了钱就同一群朋友吃喝玩乐花个精光,刘邦因为不求上进没少挨父亲刘太公的骂。

“看你交了一群什么狐朋狗友!”

然而骂是没用的,怎么骂,刘邦也不肯干农活。没办法,刘太公凭着自己人面熟、交际广,花了点银子,让刘邦当上了沛县泗水亭的亭长。

亭长的官职其实不大。当时,十里为一亭,设一个亭长,一里有百十户人家,一亭之长就相当于今天管理千八百户人家的村长或者街道办事处主任。十亭为一乡,乡再往上是县,县之上是当时行政区划的最高级别——郡。亭长属于芝麻绿豆大的小吏,主管治安警卫,兼管检查停留旅客,治理民事。

当了这么个小吏,刘邦也利用职务之便胡来,成天带着几个手下在街上厮混,与开酒馆的王氏、武氏有暧昧关系。刘邦没事就去王氏、武氏的酒馆喝酒**,喝醉了就在两人那睡睡觉。喝了别人家的酒,刘邦也不给钱,只是记账。王氏、武氏也不客气,刘邦不付钱喝酒,以后酒价翻倍。刘邦也不言语,翻倍就翻倍,反正不给钱,他是无所畏惧。

酒账一直记到年末,王氏、武氏去要账,刘邦自然不干,直接点明两个酒馆掌柜针对他抬高酒价的事实。县官不如现管,账没法要,也就作废了。王氏、武氏赔了钱财又**,还得给自己找宽心丸吃,跟人说刘邦睡着的时候身上常常冒出一条龙,可见刘邦不是一般人,酒钱要不来就不要了。不仅跟王氏、武氏玩暧昧,刘邦还与一个曹姓女子有私,并生下一个儿子,此子就是日后的齐王刘肥。

在这期间,刘邦还发明了个东西。《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高祖为亭长,乃以竹皮为冠,令求盗卒薛治之,时时冠之,及贵常冠,所谓‘刘氏冠’乃是也。”后来这个刘氏冠还流行起来,晋朝皇帝祭祀的时候都得带这种帽子。虽然说是小发明,但是在古时候却是不务正业的举动。

孔夫子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刘邦到了三四十岁却既未成家,也未立业,终日流连酒色,不务正业,在亭长职位上还假公济私,派手下专管抓贼的“求盗卒”出差到鲁国去帮他弄“刘氏冠”。估

计刘太公都被这个“问题中年”弄得面目无光,可是谁又能想不久的将来,这样的一个人竟会开创一个王朝,写就一段传奇呢?

然而,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不是凤子龙孙,不是簪缨世家,不是一方富豪,没有满腹经纶,没有举鼎之力,却压倒了那些名门之后、盖世雄杰,平天下、定诸侯,成了富有四海的一国之君。

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有人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刘邦的发迹,也正是因为他后来娶到了一个默默为他铺路,又差点毁了他半生心血的女人。

好汉无好妻,赖汉守花枝

古时人们常说:好汉无好妻,赖汉守花枝。

而现在人们常说的是:好男人碰不上好女人,好女人碰不上好男人。

以刘邦的家世和生活作风,可以说在家乡臭名远扬,哪个好人家愿意把自家的闺女往刘邦这个火坑里推。

所以,一直到四十多岁,大小也算是个亭长的刘邦尽管与三个女人都有来往,却没娶妻,是个名副其实的光棍汉。

没人给刘邦说媒,刘太公也不张罗,刘邦本人倒也不着急。

没人给刘邦说媒,刘太公也不张罗,刘邦本人倒也不着急。

但就在这一天,沛县来了位贵客。此人姓吕,与沛县县令有来往,因为与人结仇,为了避祸而举家迁到沛县。

这一个叫吕公的人是齐国始祖吕尚的后裔。

因为此人跟秦国宰相吕不韦都姓吕,所以有些人说,吕雉是吕不韦的后代,这个说法并不准确,吕雉的父亲吕公是秦朝末年齐国始祖吕尚的后裔,而吕不韦原是卫国的商人,后来到赵国,再到秦国为相。两个家族无论其背景与身份,都不相同,没有任何关系。只是姓氏一样而已。

try{mad1();} catch(ex){}

好了,言归正传!

吕公搬家到沛县,沛县县令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