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77章 倭寇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77章 倭寇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一个怯怯的声音传了过来。“太孙……殿下,小民做完了。”

朱瞻基楞了一下,回首看着门口的马迪,心中满是震撼。“你全部做完了?”

他对数学本来就不精通,能记得的方程式都是自己比较熟悉的,其中有几个都是多元一次方程式。

比如测定亚洲和南美洲之间的航行时间,这可不是在平面在上测试,因为地球是一个圆形,两点之间并不是直线最近。

这里面要考虑弧线变化,时区变化,航行速度,才能精确计算出两点直线航行的时间以及抵达时间。

即使在现代,一个大学生想要准确计算出各种条件下的结果,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别说现在的人了。

而现在时间才过去了不到一个时辰,他就把十几道题全部解了出来。

看着这个有些怯懦的小家伙,朱瞻基真的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快拿来我看看……”

十几道题目都整整齐齐地写出了答案,虽然中间所有解题方式朱瞻基有些也看不懂,但是结果无一错误。

在这个时代,想要找文采斐然的人,一找一大把,但是像马迪这样的数学高手,几乎没有。

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在科技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是中国古代,虽然数学的发展在元代以前取得的成绩非常大。但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对数学过分的轻视使得科技的进步变得举步维艰。

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以明显看出,数学和人文科技一样大多数都是注重直观的总结、经验的归纳,而缺少严谨的思维与逻辑。

这也是许多人评价中国古代只有算数,没有数学的根本原因。

算出一个结果,所有动算数的人都有可能做的到,但是,没有一个人能整理出相应的逻辑关系,这是一种悲哀。

所以,朱瞻基对马迪这样的人很重视,特别是,他还是一个十五岁的孩子,还具有可塑性。

抬起头来,朱瞻基看着马迪,笑了起来说道:“孤的幼军如今还缺一个数学教习,你愿意来幼军吗?来了之后,除了担任教习,你还需要跟他们一起学习和训练。”

马迪看了看马致才,连忙拱手作揖说道:“小民愿意。”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那好,明日你就搬到农庄来住,跟他们一起训练,同时,准备一下你的数学知识体系,由浅到深教会这些幼军。你如今才十五岁,待你束发,孤会给你一个好前程。”

朱瞻基的幼军如今可成了一个香馍馍,因为在北征过程中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将近两百个幼军全部被要走。

但是这还不够,全大明不算卫所,就有两百七十多个军卫,一百多万大军,加上卫所,军队人数超过了两百八十万。

等于说,幼军的这不到两百人,连一半的缺口都没有填满。

他们又注意到了朱瞻基在农庄还剩下的这四百多个幼军,哪怕丙子连的人还不当大用,但是已经训练了四年的乙字连,如今也已出师了。

但是这个时候,朱瞻基毫不犹豫地全部拒绝了。

这些人在国内战场可以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如在海外。因为北疆草原的地形总有人知道,但是如果大明想要开发海外,任何一个地区,都需要从头摸索。

而测绘海外的地形图,才是朱瞻基更重视的。

所以乙字连这些人,他将会在去东瀛的时候全部带上,首先将测绘出东瀛的全部地形图。

至于以后,也会将他们全部派驻到海外去。南亚的各国,各个海岛,包括澳洲在内,以后需要的将会是上万名这样的专业测绘人员。

目前大明儒学之外的显学学习氛围最浓的就是他的幼军,他们只要会识字就够了,不学四书五经,学习的都是将在生活中,战争中能实际用的上的知识。

让十五岁的马迪教导幼军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学习朱瞻基为幼军制定的课程,让他接受新式教育,从思想上来改变他。

马迪显然还不清楚朱瞻基的目的,为能受到朱瞻基的重视而高兴。而这个仓库里面的一切,也让他非常有兴趣。

当他知道自己的叔叔以后将会在这里工作,帮助朱瞻基制作各种模型,他也恳请说道:“殿下,小民自幼随父做工,也精通奇技淫巧,望殿下能允许小民随伯父为殿下效力。”

朱瞻基没有说同意也没有说不同意,而是问道:“你也真的跟那些腐儒一样认为,这些都是奇技淫巧吗?”

马迪不敢说话了,他看了看自己的伯父,自己的伯父也愣住了,然后硬着头皮说道:“古书都言此为奇技淫巧,所以小民也才如此说。”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你的请求孤允了,这个问题,你好好考虑考虑,待以后孤再问你。”

中午,朱瞻基检阅了乙字连的训练。一帮十六七岁的年轻人,原本并没有一个清晰的人生目标,但是甲字连的两百人如今都获得了一个很好的结果,一个个从小兵变成了军队的中层干部,享尽荣耀。

他们的事例也激励了这一帮年轻人,只要好好训练,以后就不愁没有一个好出身,让他们这些孤儿,无一不想在朱瞻基面前好好表现一把。

而他们接受的特种作战训练技巧,地形测绘技术,包括使用简单的工具制作六分仪,进行测角定位,让初次见识到这种新技术的马迪兴奋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出身匠人世家,对所有的新技术都充满兴趣,又善于思考,所以才能想到通过三棱镜来增加望远镜的效果。

六分仪这种简单的装置,却包括了光学,物理,数学,天文方面的学术综合。

他跟那些幼军的成员不一样,那些只是知其然,而他,却是想要知其所以然。

他觉得,自己似乎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

朱瞻基的好心情在接到一份来自锦衣卫的情报后,被破坏了。

十月初六,也就是大军刚回返应天府的这一天,朝鲜东南沿海又遭遇了倭寇上岸劫掠,而十月十五,他从东瀛返回宁波的船队也遇到了海盗的船只,虽然对方并没有敢对他的船下手,但是海盗的重新出现让他也对目前的大明海疆安全有了新的担忧。

这些海盗如今一路南行,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在什么地方上岸,而这批蝗虫的战斗力相当于这个时代的特种兵。

沿海的卫所军却又相当于这个时代的民兵,所以,想要依靠民兵来对付神出鬼没的特种兵,还是有一些难度的。

他看向送信过来的锦衣卫千总曹旭:“指挥使大人如今在何处?”

“大人接到情报就已经进宫,让卑职前来给殿下送信。”

检阅已经基本结束,朱瞻基跟陈礼说道:“幼军训练结果让孤还是满意的,今日杀两头猪,晚上给士兵加餐。今日各个单项的前三名,各赏银二两,其余士兵一人五百钱。”

众将士闻言雀跃不已,整齐下拜,拜谢朱瞻基。

安排好了农庄的事务,朱瞻基才带着马家叔侄一起回城。在东华门分开后,朱瞻基有些迫不及待地返回了皇宫。

他一直在考虑该如何对东瀛下手,想要寻找一个对东瀛下手的机会。没有一个合适的借口,就要对东瀛下手,不要说文武大臣,就是朱棣也不会同意。

而现在不用他特意去创造,机会就来了。

只要能说服朱棣,他就能借着这个机会,展开对东瀛的行动了。

而朱棣不难说服。虽然东瀛是不征之国,但是只要有一块遮羞布,朱棣也会毫不犹豫地动手。

因为在地球仪上,朱瞻基标注的那个银山,可是让他心动不已。

在他们北征的时候,锦衣卫的探子就已经在出云国那里找到了那座银山,虽然还不确定储量有没有“麦哲伦”说的那么大,但是足以让朱棣心动了。

有了那座银山,大明以后就再也不会缺银子了。

皇宫南部是锦衣卫和內监共同巡视,朱瞻基一进宫门,就问值守的大汉将军王礼:“指挥使出宫了吗?”

“禀殿下,指挥使大人在武英殿,尚未出宫。”

朱棣的行踪,除了贴身太监,任何人不能窥探,也不能刻意去问。但是纪纲既然入了宫,还没有出去的话,问他的行踪就可以了。

大发了两个师父回去,朱瞻基带着李亮他们沿着皇宫小河边的林荫道来到了武英殿,却发现这里依旧有不少文武大臣。

这个时候,朱瞻基身为太孙也不能进去,只能按捺住自己的心思,先返回了兴庆宫。

不过走的时候,他把李亮留了下来,只有他,才有资格跟朱棣说话。

“金大伴,给我把东瀛的情报全部搬出来,孤要认真看一遍。”

不一会儿,金阔就带着八个小太监,抬出了四箱资料。“殿下,关于东瀛的情报全在这里,一箱是锦衣卫汇报上来的,另外三箱是內监过去跟东瀛贸易期间搜集的信息。”

“多安排几个人,把关于出云国,室町幕府和倭寇的情报找出来。”

(今日进山,明日更新可能会延误,先跟大家请一下假,待在山里安顿好了,老妖专心码字。)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