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76章 任务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76章 任务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等马迪接过了刘万递过去的方程式,朱瞻基又跟马致才说道:“原本准备过年之后再劳驾马所副,不过今日既然来了,我也带马所副看看我这里的收藏,以后,这些东西传播出去,还要依靠马所副的手艺。”

“不敢当殿下说,微臣这条命就是殿下给的,自当愿鞠躬尽瘁。”

这个时代的人啊,动不动就说死,这一点真的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朱瞻基索性当没有听见,率先走出了这间屋子。

马迪看了看手里的方程式,又看了看自己的伯父。马致才也不敢多说话,只是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色,轻轻点了点头,连忙跟着出了屋子。

就在这一排房子的后面,两排房子之间,夹了一个大仓库。仓库的大门紧锁,以马致才看来,最少有半年以上没有打开过了。

那个叫刘万的小太监拿出了一把钥匙,试了几次,才打开了铜锁。

然后两个小太监合力拉开了这两扇铁门。

朱瞻基站在门口看了看,虽然奖金一年的时间没有打开过,但是因为屋子的封闭性比较好,里面的灰尘也不算多。

李亮轻声说道:“殿下,我们先清理一下,你再进来吧!”

“没事,我只是带马所副看看环境,让他知道今后要做什么事,也有所准备。”

马致才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原以为这是一间放置什么物品的仓库,却没有想到,这里竟然是一个木工作坊。

除了工具更加精巧一些,一些工具不同,这里面的摆设,跟他自己的作坊没有太大区别。

而且,这里面的摆设也有些杂乱无章。各种不同的木料,制作出来的各种不同的模型,堆的到处都是。

难道太孙殿下有做木工的嗜好?他第一时间如此之想,但是又自我否定了,因为从来没有这方面的传言啊!

等他再看仔细一些,发现这里面的所有模型自己几乎都不认识,各种不同的木料也看不出是做什么用途。

在屋子的一角,他还看见了一个巨大的三角形风筝,只是没有尾巴,也不知道这样的风筝能不能飞上天。

朱瞻基走到了一个大柜子的前面,亲手拿出了钥匙,打开了柜门。“把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工作台上。”

几个小太监清理桌面,然后拿出了柜子里被各种布包着的物品,这个物品各种各样,马致才也不能看出是什么东西来。

然后,朱瞻基向他招了招手,他连忙走到近前,屏住呼吸,看着朱瞻基打开了这些布包。

第一个被朱瞻基拿出来的是一把直尺,这条直尺大约三尺长短,上面被标注了一条条小型的直杠。

随后,又是一把角尺,然后还有一把木制圆规,游标卡尺,等各种度量工具。

相比屋子里的其他试验品,朱瞻基最重视的就是这最简单工具,因为这些才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标准。

只是,想要推广这些标准,直接拿出后世的标准是不行的,他必须要在如今的度量基础上,加以改进和整合,才能让所有人接受,

后世的米,原本是巴黎到北极的千万分之一,后来又改成了光速的大约三十万分之一。

这两个标准朱瞻基当然不会采用,也无法采用,所以直接采用了如今的大明度量标准。

大明并没有米这个标准,从大到小,分别是里,引,丈,尺,寸,分,厘,毫,丝,忽,微,纤。

除了引是十五进制之外,其余都是十进制,这个标准其实已经与后世相差不大。

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米这个最常用,也最容易作为度量标准的尺寸。

而且,明朝的里与后世相差也不大,大约是后世的530米左右,这个标准是根据周制一直流传下来的,有很广泛的群众基础。

所以,朱瞻基根本不用拿出后世的标准,只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增加两个度量单位就可以了。

这两个度量单位,一个是公里,一个是米。

加上这两个度量单位,整个长度的度量衡,就能形成完整的十进制系统。

虽然现在的米比后世的米稍微长了大约百分之六,但是在后世的米还没有出现之前,大明的米就能成为后世通用标准。

马致才就是搞这一行的,所以朱瞻基只是简单一说,他就完全明白了过来。并且根据这个米的标准,很容易就换算出了面积,地积,体积的新标准。

因为是完整的十进制,所以在计算的时候,就比原来的标准更容易计算。

朱瞻基这才说道:“我需要你严格根据现有的里的标准,制定出精确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标准,这应该不困难吧?”

马致才躬身说道:“殿下已经给出了划分的标准,微臣只是简单刻画,完全没有问题。”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自秦皇统一天下度量衡,这一千多年,度量衡屡屡扩大,原来的的一丈只有两米多一点,如今却已经到了三米多。我们现在就是要制定一套十进制的度量标准,并且通用全国,甚至全世界。”

马致才问道:“殿下,微臣只是一个工匠,虽然能做出符合殿下要求的米尺,但是,推广这方面,微臣似乎并没有能力。”

朱瞻基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推广不需要你,甚至制定这个标准也不需要你,我让你现在熟悉这些,只是要你帮我做出符合我心意的一些模型。请跟我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来到他自己制作的那个滑翔翼的前面,朱瞻基叹了口气,说道:“这是一个仿照鸟儿翅膀制造的大伞,希望能够飞上天去,但是,现在还有许多地方不合格,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完成它。”

上天……

马致才有些无语了,要不是眼前的人是太孙,他都要恨不得直斥异想天开了。

从远古时期,人类无一不怀着上天入地的梦想,但是一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人能做到。

就在二十年前的洪武二十八年,一个叫万虎的富家子。他在一把座椅的背后,装上47枚当时可能买到的最大火箭。然后把自己捆绑在椅子上,两只手各拿一个大风筝。

飞鸟状的飞行器被安放在山头上,万户让人同时点燃47枚火箭,其目的是借着火箭向前推进的动力,加上风筝的上升力量及平衡作用飞向天空。于是,喷着火焰的“飞鸟”带着万户离开山头冲向半空。然而不久,火光消失,飞鸟翻滚着摔在山脚之下,万户也因此丧生。

他颤抖着声音说道:“殿下,如此行为可是冒险,殿下千金之躯,不可不慎重。”

朱瞻基笑道:“孤只是让你完善这个翅膀,并没有说孤要上天。”

他迟疑了一下,围着这个翅膀看了半晌才问道:“微臣看这个翅膀做工精细,用料讲究,不知哪里还需要完善?”

“主控制杆的强度和各个部位连接的韧度。”

在前世,朱瞻基没事也玩过几次滑翔伞和滑翔翼。滑翔伞是不要想了,因为如今并没有能够制作滑翔伞的防风布,那个需要存储空气,设计风流导向,朱瞻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根本无法防制。

但是滑翔翼结构简单,防制就简单多了。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是材料工艺达不到。

滑翔翼的布料可以采用如今南粤出产的莨绸。这种莨绸采用原始工艺,以家蚕丝为原料,在提花手拉机上织成平纹织物后,用特有的一种植物——薯莨的块茎汁液多次进行浸渍、晾晒后,使织物附着一层黄棕色的胶状物。

再用含有高价铁离子的塘泥均匀涂覆于织物表面,反复多次晾晒、水洗后制成正面黑色、底面咖啡色的面料,是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被视为中国丝绸的上等佳品

这种莨绸经过六大步骤,三十六道工艺反复炼制,具有防风,防水,韧性和抗撕裂能力都达到一个极高水准的标准。

布料问题解决了,但是,制作滑翔翼的主骨架的材料,主承力支架的材料工艺,在这个时代很难解决。

用钢铁制品是不可能的,因为这种重量根本不可能飞的起来。但是不用钢铁制品,用木料或者竹子,遇到大风的时候,抗压能力达不到标准。

所以这个模型朱瞻基早就制造出来了,却无法使用。

而除了这个滑翔翼,这个仓库里面还有他制作的轴承模型,这是工业时代最主要的配件,几乎所有的传动装置上,轴承都是必不可少的。

而想制作轴承,最主要的就是钢珠的制造和卡槽的打磨,这不仅需要工艺,更需要改进材质。

朱瞻基还指望马致才能够制作出一些倒铸模具,解决工艺问题。

除了这些,还有简易传动车床,钻床等模型,这些都需要马致才先要制造出样品来。

而马致才看到这些,虽然很多东西并不知道其作用,但是也明白,这正是自己感兴趣的地方。

脱离官场的倾轧,还能得到太孙的赏识,更能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他恭敬说道:“殿下,微臣不需休息,现在就想即刻上任。”

朱瞻基呵呵笑道:“不用急,以后会有无数的事情交由你做,但是,你所做的一切,绝不可外泄。”

“微臣谨记在心,绝不外泄!不过……”马致才狠了狠心,说道:“微臣侄儿……”

朱瞻基却笑道:“孤求才若渴,不会亏待了他。”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