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99章 合法财产保护

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99章 合法财产保护

作者:摇摇-欲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5:07:12 来源:9书院

“社会即天下,中学为本,格物为用,专利为规,此乃我心中所思,愿与诸大臣共商大业。”

这不是晚清,那个时候,西方已经超过了东方,所以提出了西学为用。

不过因为他们的执行力差的一塌糊涂,所以最后还是失败了。

但是现在的大明,不管什么地方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所以根本不需要西方那一套。

朱瞻基提出的学为本,格物为用,其实谈不上离经叛道。

不过,朱瞻基随后又说道:“一体一用,此乃人之两腿,缺一不可。在孤看来,也无轻重之分。只是此乃孤一己所思,不对之处有望诸位以教。”

这话就纯粹是以太孙的身份来压制了,我反正是这样认为的,你如果觉得我说的不对,你来教教我。但是,你不是皇帝允许的太孙老师,你真的有资格教我吗?

当然不行了!

所以你可以保留你的意见,先听我的,按我说的做。

这话在其他地方不能说,因为文人都需要维护学术的重要性。但是现在他面对的是工部大员,而这些人对于用这一块,研究是最深的,这也是他们的工作。

虽然他们都是儒家门徒,这就好比的后世的那些国外党派,即使他是个党员,该贪污受贿也是照做不误。党的路线跟自己的利益相悖的时候,党章党纪,谁真正当回事?

那些宗教的信徒,天天口号喊的比谁都响,该犯法的时候,也没见谁心慈手软。

见下面的人都默默点头,朱瞻基又说道:“所谓格物为用,此乃推动整个天下向前的步伐,匆忙上路,一拥而上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必须要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规则,所有的发展,所有的进步,全部都要在这个框架内进行。孤欲与皇祖父进言,首先确定的一条法规就是,个人合法财富受大明律保护,但强取豪夺,贪污受贿,违法乱纪获得的财富,将不受此法保护,并且将会追究其家族共担。”

不要说大明了,历朝历代以来,以皇权为尊的东方社会,官本位的东方社会,所有人的私人财富都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上位者予夺予求,下位者只能被动承受。

即使不是高官,一个小小的地主,就能用各种手段胁迫底层民众的财富。

土地兼并是历朝历代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这一点想要改变,就必须要进行财产保护政策。

这一步走的似乎有点猛,很容易引起步子太大扯到蛋的后果。因为一个上层人,会比下层人更容易学会规则,利用规则。

这条法律虽然好,但是也可能被上层人利用,保护自己的违法所得,所以朱瞻基提出了各种不法收入不受保护。

虽然这条政令可能有漏洞,但是想要发展经济,想要保护经济,在大明是世界上最强大国家的时候,实施起来还是利大于弊的。

最明显的一条,那就是专利的实施,绝对能提高整个社会对技术的研究热情。

比如一些医生,工匠,也会积极地申请专利,保护自己的利益。

然后大明建立起一套技术推广系统,将一些领先技术,优势项目进行统一的推广或者是保护,也能保持大明的经济优势一直领先。

那些大明的邻国,也都会面临技术的关卡和保护,他们若是再想学大明的技术,那就准备面临大明的大军压境。

后世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受到发达国家的制约,但是现在,大明会成为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而这一点,不涉及学术之争,不涉及道别之争,也是一个最好的试探方式。

哪怕这条法律在朱棣时期会面临巨大的困难,不能完全推广开来,但是,朱瞻基以此来表明自己的执政方针,也能让无数人愿意追随他。

而朱棣现在对大明的统治可谓是牢固无比,只要不涉及国本,这项计划能够被批准的可能性很大。

吴中不解又问:“个人财产受保护,与专利又有何关系?”

朱瞻基笑道:“因为专利不仅仅指个人财产之利,不仅仅只有田地,粮食,店铺,金银是个人财产,个人的知识,技术,同样也是财产。一个医生,他的药方就是财产,一个工匠,他的技术就是财产,一个文人,他的知识就是财产。大明要建立一套通行的法则,保护所有人的利益,在有条件的基础上,还要推广这些技术,把这些技术推行天下共用。”

吴中还是没有想通,又问:“既要保护,如何又能推广?”

朱瞻基笑道:“这就是专利的作用了。”一人力短,即使珍藏家族药方,又能救几人?又能获利多少?通过专利,授权他人共谋,制作成药,每售药一份,获利就要分成与拿出药方之人,这将比他三世获利更多。一人著书,发行天下,每售卖一本,都要与此人润笔之资,此也为专利。”

下面立即轰然一阵吸气声。如今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专业的小说家和剧作家,但是这些人最多只有一笔润笔费,后续卖多卖少,都与此人无关。

像现在卖的最好的就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在这几十年间,卖出了无数本,但是两个作者呢,因此获利甚少。

这个专利法一出,就能合法保护这些文人的利益,不至于让钱都被商人赚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而通过专利,又能控制出版商和印刷商们,可谓一举数得。

围绕这个问题,众人纷纷议论了起来。但是举例最多的还是出书,而不是朱瞻基期望中的技术专利。

虽然他们是工部要员,但是还是认为著书立传,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

以前印书还要自己花钱,如果以后印书不仅不需要自己花钱,还能赚钱,立刻许多人都心动了。

一时之间扭转不过来众人的传统观念,朱瞻基索性直接向宋尚书和吴尚书邀书。“宋尚书,汝一生致力水患治理,清疏河道,此经验利国利民,吾将在幼军开办此科目,若汝著书,我愿高价订购数百册。吴尚书,你乃建筑大家,不管是城市建设,街坊规划,房屋建筑,都有丰富经验。若得你经验所传,我同样愿意为你出书。”

两位尚书也有些激动了,跟朱瞻基热烈地讨论了起来。

站在教室后方的马迪却因此联想到了自己家的琉璃作坊,甚至包括自己研发出来的望远镜,这些技术是不是都能申请专利?如果琉璃技术因此传播全大明,每一家琉璃作坊用了自家的技术,是不是都要向我家缴纳专利费?

专利之费,太孙真是龙子龙孙,学究天人,我怎么想不到这些东西呢?

不过,我与太孙不同,我应该多想想发明创造,我的天赋就在这里啊!

“铛铛铛”的钟声响起,朱瞻基站起身子笑说:“幼军午饭时刻已到,我们不如先移驾食堂,填饱了五脏庙,再谈正事。”

宋礼看着比常人高出一头的太孙,躬身说道:“臣愿为犬马,任凭殿下吩咐。”

众人纷纷应道:“但凭殿下吩咐。”

朱瞻基开心笑道:“那就先吃饭,稍后自有求教诸位之处。”

依靠今日的一番忽悠,朱瞻基不能说已经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但是最起码他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这些全部都是工部诸臣,他们的利益跟朱瞻基想要做的事,利益是一致的。

一顿营养却不算丰盛的午餐之后,朱瞻基将工部诸臣又请进了课堂,不过这一次,没有幼军的人打扰了。

这个时候,朱瞻基才跟宋礼和吴中说道:“推行格物,必先致力格物之需要。今日拜托两位,是要为我大明确定最适宜安装水车之河湾,然后还要建设最适宜大量加工之场地。”

吴中有些不能理解地问道:“殿下,陛下言你要开发下马桥农庄,为何又要寻河湾?”

朱瞻基笑道:“吴尚书今日见到轴承,此物一出,水车再无规格限制,水流越大,水车动力越足。想要让水车推动机床加工铁物,非溪流之力能及。”

宋礼对这方面的研究最深,笑道:“大江边江心洲与石头城一段,水流喘急,若是修建水车,此地正好。”

朱瞻基点点头说道:“既要动力,又要持恒,此乃机床运动之条件。吾愿随尚书一行,勘测此地环境。吴尚书,地址选好,尚需你能因地适宜,建设合适之场房。”

吴中笑着应道:“此乃臣之本分。”

大队人马随着太孙一行绕过了应天府的内城,沿着外城墙内的内环路,一直奔向长江,挑选合适的工厂地址。

马欣听了哥哥转述了太孙与诸大臣的对话,心里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二哥,殿下真是天命所归之人吗?”

马迪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但是殿下却是天下众望所归之人,不会有假。若不是众望所归,今日工部诸大臣,又怎会轻易拜伏?”

马欣又是期望,又是害羞,轻声说道:“我却望他只是只是寻常家儿郎……”

马迪忍不住嘿嘿笑了起来,他跟这个妹妹关系亲近,当然知道她现在的话有多么的言不由衷。

(写理论是最累的,大家却不喜欢,我是吃力不讨好了。后面不写这些了,树立了太孙在大臣面前的形象,已经足够了。只要登上皇位,一切都是虚幻)

喜欢我的大明新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的大明新帝国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