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十二章 贪必谋人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十二章 贪必谋人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朱桓听刘基说幕后黑手是许贡,不禁点头:“我曾听说许贡谋害名士周喁,坊间也流传许贡家人多放贷于民人,收三十倍利钱。但凡偿还不上,便被卖做奴隶。”

刘基道:“此辈皆鄙,我不会放任他们猖獗。”

刘基对三个黑衣人说:“尔等助纣为虐,杀了你们想必你们也没有怨言。只是我年幼心善,让你们死得明白。”

“桓子曰:怀必贪,贪必谋人。”

“这满城吏员,有野心和动机谋害我的,也只有许贡了。”

“周喁是袁绍部将,被其弟袁术打败后逃往会稽。许贡与周喁无冤无仇,为何会出手谋害周喁呢?”

“答案只有一个,许贡和袁术有勾结!”

最后,刘基示意李林:“李什长,给他们个痛快吧!”

李林点头,官兵们把三个黑衣人的头颅砍下。

刘基对众人道:“谋人,人亦谋己。许贡要暗害我,我也不会坐以待毙。诸位今日回去后,就当今晚无事发生。且静待基如何谋划。”

众人答:“诺!”

之后,刘基在众人的护送下回了驿馆。

第二天,吴县繁华依旧,刘基视察了募兵的情况。

即使经过第一日的火热,第二天应征的人依旧很多。他们中许多都是逃难到吴郡的百姓,为了混口饱饭才加入军队。

刘基在征得盛宪的同意后,将于麋统领的部曲增加到了两千人。

然后又给朱桓和许昭各拨了五百人。

此事也反映了盛宪急流勇退的态度,盛宪是真的无心管事,只想浑噩度日,做个富贵闲人。

其实,刘基是想把新兵单独弄成一支听令于自己的直属部队的。

但那样做的话,这些新招募的士兵短时间内不会有战斗力,对于接下来讨伐严白虎的战斗无益。

刘基也只好把他们散到许昭、于麋、朱桓麾下。

之后,刘基在驿馆写信给自己的父亲刘繇,向其说明情况。

一是滕胄受伤,希望刘繇聘请名医医治。

二是自己在吴郡征兵,已有兵马三千五,另外吴郡门下督许昭有两千五兵马可供刘基调遣。

刘基在信中建议刘繇,表刘繇的好基友许劭为吴郡太守,接手吴郡事务。

并向刘繇推荐了名士高岱,希望刘繇能授高岱官职。

最后还让刘繇落实朱桓的官职。

刘基写的信才送出没多久,又有信使将刘繇的亲笔信送来。

刘基让人安排信使下去休息,拆开信件仔细阅读。

“吾儿刘基亲启:

一别数日,为父甚是想念,江东湿热,吾儿当注意防暑,可多喝菊花茶汤。”

见刘繇先是关系自己身体健康,刘基很感动。

他继续读信:

“为父至丹阳郡后,恰逢吴景率军攻丹阳各县。吾疾驰至宛陵,周泰明亲自出城迎接。并说吴景曾言:但有助周昕者,皆诛之。”

“周泰明乃汉室忠臣,本应守土,却又不忍百姓涂炭。欲遣散兵卒,投奔王朗。”

刘基看到这里大惊!然后立马往下读!

“为父斥责他因妇人之仁而失大义!周昕方才振作。吾命他率麾下五千丹阳兵击吴景于当涂,丹阳兵精壮勇猛,一战而走吴景。”

“吴景败退后,吾令周昕修整后至巢湖筑营,泰明言:丹阳百姓有刘公,昕无忧矣。旋即率丹阳兵五千赴巢湖筑营。为父在宛陵征兵,得丹阳兵三千发往历阳。”

刘基这才放心下来!

然后暗道自己的便宜父亲刘繇还是有些本事,竟然能指使周昕击退吴景,难怪历史上能与袁术拉锯三四年,等孙策渡江才被打败。

说来,孙策马上就会被袁术派去攻打庐江吧!

历史上,庐江太守陆康据守庐江长达两年,陆氏子弟百余人因此死伤过半,家奴部曲死伤更众,陆氏与孙氏也因此结仇。

相比孙策,刘基目前占尽先机。

但刘基不敢掉以轻心,孙策短短三年就从千人起兵发展到席卷江东,足以证明孙策的才能有多优秀。

刘基自身的才能肯定是比不上孙策的,唯一的优势就是多出两千年的见识。

最后,刘繇在信上描述袁术的动向时,肯定了刘基的猜测。

“汝南袁术遣孙策领兵万人攻庐江,孙策骁勇,不知陆季宁能抵挡多久。”

庐江太守陆康是有本事的,困守庐江长达两年,刘基只祈祷陆康能比历史多拖些时间。

刘基读完后,一边回信,一边在内心反思。

自己不清楚吴景占领丹阳的时机,以为他是在刘繇抵达江东后,才率兵到丹阳,顺带把无处安歇的刘繇“请”到曲阿。

没想到吴景其实早就接受了袁术的命令,领兵攻丹阳。

还好自己建议父亲刘繇去丹阳,让周昕把地盘腾出来,这才使周昕没有实现历史上的骚操作,以不忍黎庶受难为由,直接不反抗解散军队,只身投奔王朗。

不过这又让刘基疑惑,为什么历史上吴景不直接把刘繇杀了呢?而只是把刘繇“请”到曲阿,让这个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拥有立锥之地。

吴景这不是给自己的顶头上司袁术添堵吗?

要知道袁术可是在陈温死后偷占九江,自领扬州牧。袁术和刘繇可是天然的敌对关系,一个是自领扬州牧,一个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在汉末乱世是你死我亡的关系。

吴景的态度,着实让人玩味儿。

刘基在内心有了几个猜测,一可能是因为吴景确实依然心有汉室,且这个可能性很大。如果吴景真心效命袁术、或者他有王霸之志、甚至说是为了孙吴霸业计,吴景都应该直接把刚到扬州的刘繇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第二个因素,吴景忌惮刘繇的宗室身份,这一点又和第一个因素想关联。如果吴景是袁绍、袁术这样把汉室当抹脚步的枭雄,那他更不可能忌惮刘繇的宗室身份。直接学他的上司袁术刺杀陈王那一套,把刘繇杀了便是。

除此之外,刘基竟然找不到任何一个理由,能让历史上的吴景放过刘繇,甚至最后还被刘繇反客为主驱逐出丹阳,直到孙策入主江东才重新成为丹阳太守。

刘基思索着写完信,让人把信送出去后,又起身去拜见盛宪。

刘基要准备向白虎贼和许贡动手了!

太守府,盛宪依旧是医官不离身,随时都得让人调理着。

说实话,对于刘繇这个嫡长子,盛宪实在疲于应付。刘基没来之前,盛宪一天跟人说不上几句正事儿。

一应公务都是甩给吏员们自行处理,中国历朝历代的官吏系统都很强大,加上吴县这块汉末乐土的民风淳朴,所以即使盛宪当甩手掌柜也没问题。

太守座上,上午才见过刘基的盛宪,面带疲惫地说:“贤侄,又有何事啊?”

刘基恭恭敬敬地说:“府君,基刚刚收到家父书信,特来向府君借粮!”

盛宪摆摆手:“刘扬州要多少粮食,贤侄自己找诸曹掾官员商议就是,只要诸曹无异议,老夫一应准允。”

这是铁了心不管事的,当然也是刘基想要的。

于是刘基俯身:“基替家父谢过府君!府君公务繁忙,基就不多叨扰了!”

盛宪说:“贤侄且去,若再有其他事,找郡丞顾叔商议便是。”

刘基得了准信,自去寻官员办事。

刘基先去拜访郡丞顾叔,顾叔正在官署内处理公务。

顾叔时年四十二,从姓氏看就知道他出自顾氏。

盛宪不管事,吴郡一应事务皆由顾叔处理。

顾叔见了刘基,恭敬地说:“原来是公子!元叹言公子虽年幼,但有俊才,不知公子前来所为何事?”

刘基俯身:“曲阿长谬赞了!郡丞,刘基奉父命在吴郡督办粮草,盛府君已将此事全权交于基,还请郡丞助我!”

顾叔听盛宪没有反对,他也不可能有异议,于是问:

“不知刘扬州想要从吴郡征调多少粮草?”

刘基道:“袁术势大,家父广征兵士讨伐袁术,粮草自然是多多益善!”

顾叔让人找来仓曹掾,询问粮仓有多少粮草。

仓曹缘答:“郡丞,公子!吴县粮仓共计有存粮十五万石。”

十五万石粮食,也就是可供十五万成年男子吃一个月。

这在汉末来说,算是一个奇迹了。汉末许多地方,别说存粮了,百姓能有口余粮都算地方官吏有能耐!

刘基直接狮子大开口:“请仓曹缘准备五万石粮食,先发往曲阿,再送到石城。”

这时,仓曹掾问:“我闻刘扬州将扬州治所移到宛陵,这些粮草不用送到宛陵吗?”

刘基道:“家父令大将张英、樊能分别屯驻历阳和石城,隔江互为援手。我们将粮草送到石城就行。”

顾叔对仓曹缘说:“仓曹缘不必多问,下去让人准备就是。”

上官发话,仓曹缘不敢再多嘴,自领命办事去了。

等仓曹缘走后,顾叔又招来兵曹掾,让其督办粮草运输一事。

这时刘基说:“盛府君全力支持家父讨袁,此次在吴县征得兵丁四千余人,我意让门下督许昭领两千五百新兵押运粮草。”

既然刘基发话,顾叔自然照办。

不多时,有吏员来报,说运粮队明天就能上路。

刘基出了官署,在城外军营秘密召见了许昭、于麋、朱桓三人。

军营里,许昭、于麋、朱桓三人恭敬地立在大帐中,等主座的刘基讲话。

三人除了朱桓,于麋和许昭名义上都是盛宪的下官,但却都已经投效刘繇和刘基,算是刘基的心腹。

刘基对他们说:“相信你们已经听说了,我欲让许都押运粮草。”

三人点头。

刘基继续说:“此次除了押运粮草,还有一事想要你们办!此事只许成不许败,你们三人仔细听!”

三人再次点头。

刘基道:“此次押运粮草的消息已经传开,许昭你带新兵两千五押运,肯定有人要打这批粮草的主意!”

“我说的就是白虎贼!这次我要引蛇出洞,剿灭白虎贼!即使不能完全剿灭,也要打痛他们!”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