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 第十一章 高岱解惑

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 第十一章 高岱解惑

作者:卜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1-12 15:22:13 来源:9书院

朱氏大宅。

刘基对朱桓道:“朱桓,基会向家父表你为阴陵长,领自家部曲听候差遣。”

阴陵位于淮南,是九江大县,现在在袁术的掌控中。

刘基相当于给朱氏画了张大饼,只要跟着我父子二人干,就让朱氏发展到江北去。

而且朱桓还没有立功,不能授予实权职位,那样会惹人不满。

阴陵长的位子刚刚好!

对于刘基的许诺,朱温很满意。

如果刘繇真能拉来三郡兵马,那朱氏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刘繇不能成事,朱氏也会适时抽身,谁都不傻不是吗?

朱温对朱桓点头示意。

朱桓拱手:“桓谢公子栽培!”

朱温说:“刘扬州求贤若渴,我朱氏也不会不识好歹。明日,我便遣家族子弟一千到军前效命!”

朱氏不愧是吴郡大族,挥手便是一千部曲。

除开朱氏是吴郡大族之外,朱温也看重这个机会,而且是朱桓带兵,不用怕家族子弟被带去送死。

刘基算了算,自己离开无锡时,有部曲九百人,今日盛宪募兵又征得两千人,现在朱桓带一千人来投。

自己手下竟然都快有四五千个大头兵了!

如果自己能好好利用这四五千人马,要剿灭严白虎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这就是出身名门的好处,也无怪史书中常出现:某某人率族中几百上千人投效某某军阀的事情。

好的出身在任何时代都好用!

刘基和朱桓入座后,众人继续宴饮,刚刚的事就如同没发生过般被翻了页。

宴席上,刘基又认识了一个历史名人——高岱!

高岱,字孔文,吴郡人,曾经被州内察举为孝廉。

宴席上,高岱头戴白色方巾,穿着靛青色的深衣。他的相貌很普通,举止随意。

用放浪形骸来形容他有些过,但用闲散超然来形容他却很合适。

相传高岱性情高雅,不好做官,所以一直隐居乡里。

曾经翻阅史书时,刘基觉得高岱此人并不是不好做官。

因为后来孙策入主江东时,让陆昭请高岱来见面,高岱没有拒绝。

孙策还听说高岱是治《左传》的,非常精通此书,因此还提前阅读,想着和高岱探讨。

可惜有奸吝小人从中作梗,对高岱说孙策好胜、心眼小,最不喜欢别人比自己强。

那人又对孙策说,高岱向来觉得您英武有余,文采不足。如果您问高岱《左传》,高岱回答不知道的话,那肯定就是在看轻你!

孙策见了高岱问起《左传》,果然,高岱连连回答不知道。

于是孙策恼怒,把高岱抓了起来。当时许多人来求情,孙策反而更加讨厌高岱,就把他杀了。

从这件事中,刘基觉得高岱可能是看透了汉室的最终结局,所以不愿出仕为官。

《左传》是史书,精于《左传》的高岱又怎么不明白汉室将终呢?

他愿意赴孙策的约,肯定是起了投效之心的,不然也不会听信孙策身边人说的话从而招来杀身之祸。

对于这样一个名留史书,却未能伸展的名士,刘基抱有同情。

所以,刘基决定要给他一展拳脚的机会!

于是刘基举杯对高岱说:“高先生!基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高岱扭头看过来,微微一笑,举起酒杯:“公子,请!”

随后二人举杯共饮。

然后,刘基对高岱说:“我闻高先生精通《左传》,基也爱读,有些问题想要请教您!”

高岱笑道:“公子请讲。”

于是刘基说:“襄公十年,子孔当国,定盟书约束官吏。大夫们的儿子不肯尊崇,子孔要诛杀他们。子展却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劝子孔烧掉盟书。”

高岱双眼微眯,脸上挂着一丝笑意。

刘基继续说:“先生,子孔定盟书约束官吏本就是分内之事,大夫们的儿子闹事,子孔诛杀他们也无可厚非。为什么子展却劝说子孔将此事作罢呢?”

高岱呵呵一笑,觉得这个刺史嫡子不简单。

刘基的问题展开讲的话,很容易得罪人。

正如刘基所说,子孔是当权者,约束臣子是应该的。

而大臣们的儿子闹事,得到惩罚也是应该的。

然而结局却是子孔这个当权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

这件事情其实透露的是一种君主和士大夫阶级之间的矛盾。

刘基问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在暗示自己有帝王之志!!!

高岱精通《左传》是出了名的,又怎么可能参不透这层意思呢?

高岱稍加思索,不过一秒时间就说:“公子,此问易解。”

刘基:“哦,基请先生教!”

高岱说:“此事实际上是因为子孔赏罚失措,所以子展才劝说他焚毁盟书。”

“子孔上台时,鲁国臣民惫懒,纲纪涣散。修盟书以束大臣,实乃善政。”

“大臣们不反对,他们的儿子却出来反对,可知大臣们自知理亏,所以只好指使他们的儿子闹事。”

“大臣们的儿子出来反对,子孔命人把他们全部抓起来要诛杀他们。这就是惩罚过当了。”

说到这,高岱又引用《左传》中的典故来回答刘基的疑问:

“昭公二十年,子产与孔子论证宽猛。”

“孔子曰: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子孔想要通过变革使鲁国强大,却一味用猛不用宽,所以最后失败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言毕,众人皆拍手叫好。

刘基也拱手道:“谢先生解惑!”

高岱摇头:“公子客气了,公子将来在学问上若有疑问,着人邀岱登门即可。”

高岱这就是在明示了。

刘基大喜:“基在此谢过先生!先生请!”

旋即以茶代酒,敬高岱一杯。

当晚宾主尽欢,宴席结束后,朱温本要让刘基留宿。但是刘基执意要回驿馆,声称有公务在身,不可玩忽职守。

于是朱温让朱桓互送刘基回驿馆。

路上,刘基问朱桓:“朱桓,你觉得白虎贼如何?”

朱桓嗤笑一声道:“不过仗着人多,盘踞山林间做草寇罢了。公子若给朱桓两千兵马,待操练一月,白虎贼可除也!”

刘基心里有了个底,但一个月时间有些太长了。

袁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南下,可能是下个月,也可能是明天。

纵使刘繇得了周昕的帮助,同时历史上刘繇也在袁术第一波攻势中坚挺不倒,但也说不准有没有变数。

刘基又对朱桓说:“朱桓,若我给你兵马四千,你能否在五日内击破白虎贼?”

朱桓听了直摇头:“公子,兵在精不在多。新兵未经操练,和常人无疑。纵使新兵都是良家子,不通战阵配合的话,和土匪厮杀也占不到便宜。”

朱桓所说的“良家子”,指的是世家豪族出生的部曲。

世家豪族为了扞卫宗族利益,会将族内子弟组织起来训练,相比寻常百姓要强很多。

刘基忻然:“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朱桓明日你就带着部曲去城外军营驻扎操练。”

朱桓:“诺!”

二人刚说完,突然街角传来骚动,似乎有人在打斗!

朱桓给手下使了个眼色,立刻有五个朱氏子弟前去查探。

不一会儿,一人来回报:“公子,大人!有黑衣人在和官兵打斗!”

朱桓看向刘基,刘基道:“走,一起去支援官兵!”

众人于是朝打斗处移动。

街角,十多个黑衣人正和五六个官兵在打斗。

官兵们貌似对黑衣人们发起了偷袭,因为有三个黑衣人受了重伤,躺在地上。

朱桓领着十多个朱氏子弟加入战斗,朱桓手持长剑毫无惧色,顷刻间就刺伤两个黑衣人。

黑衣人们见事不可为,其首领说了声“撤!”,然后便丢下三个受了重伤的同伙跑了。

朱桓等人没有冒然追击,因为没有必要,三个被丢下的黑衣人铁定要做俘虏了。

和黑衣人打斗的官兵们过来参见刘基。

穿着赤红色军衫的官兵头子对刘基行礼:“公子!我们是许都的手下,受许都所托暗中保护公子!我是李林,在许都手下做的什长。”

刘基反应过来,原来是许昭的手下。

刘基说:“李什长,你们为何和这些黑衣人打起来?”

李林道:“公子,我们受许都所托,从军营一路暗中护卫你到驿馆,又跟着你到朱氏大宅,后来你赴宴后,我们便在外面蹲守。”

“大约半个时辰后,一个行踪可疑的人从朱氏大宅侧门出去。”

“我派兄弟一路尾随,见他进了荷花巷。之后从荷花巷里出来了十多个黑衣人,他们在回驿馆的路上埋伏,我们便知道他们要对公子行不轨之事了!”

刘基听完,额头吓出冷汗,但他还是镇定地说:“多谢诸位弟兄相救!”

然后从衣袖里掏出一吊钱,拿给李林:“李什长,拿去给弟兄们买酒喝。”

李林眼睛一亮,憨笑道:“多谢公子赏赐!”然后将铜钱揣进怀里。

刘基又说:“李什长,你们可知道贼人来路?”

李林看了言受伤的黑衣人,对刘基说:“我立刻让弟兄们审问!”

几个官兵开始对黑衣人现场审问,谁知道这些黑衣人们竟然存了死志,任李林他们如何审问,也问不出半点消息。

但其实不用他们说,刘基也猜到是谁指使他们干的了。

刘基来到三个黑衣人跟前,看着他们被李林等人揍得鼻青脸肿的样子,莫名地笑出声。

“呵,不用你们说,我也猜到谁是你们的主子了。”

“是许贡吧!”

三个黑衣人的素养显然没有达到后世军事间谍的程度。

其中一人看了刘基一眼,又低下头。

喜欢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三国:从单骑下扬州开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