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到古代当名士 > 第 158 章

穿到古代当名士 第 158 章

作者:五色龙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1-12 17:13:18 来源:9书院

所谓在其位谋其政。

宋时不是随周王来镇抚西北边军, 而是来做汉中知府的。所以周王在桓凌指导下写信请杨大人来汉中辅佐, 责令各地镇抚总兵、将军、镇抚使等上报强征良家子为军之事时, 他便以民政官不能参与军事为由退下了,转身回衙。

然后立刻召集僚属开会。

赵同知他们三个也早听下头人来报,知道他们府尊大老爷与佥都御史大人在城外险些遇刺, 又牵连出了逃丁、流民之事,都叫这消息吓得坐立不安, 听得一声召就疾奔知府二堂。

宋时上任这么多天以来,这一天是府里开会开的最积极的一次。

宋大人颇有些惊喜、有些欣慰, 连连点头:“想不到本府上任不过十余日, 三位贤兄就已经养成了开会的习惯。如此甚好, 咱们府里的事就是要公公道道地摊开来做,没有什么见不得的事!”

赵同知一身正气地说:“大人说得是。咱们府里别的不敢保证, 这府衙中诸位同僚的品行却都可称得上清廉如水,尽心为民的。”

苑经历与程通判也一般坦荡而坚定地保证, 他们都是直道而行的君子,操守极高尚, 都愿为汉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就算原先不这样, 赶上这位翰林出身,兼着都察院女婿, 目下无尘大老爷做了上司, 往后也不能不正直清廉了!

宋时知道这话里有多少水分, 只微微一笑, 顺情夸赞了几句,又道:“本府在京时其实时也是个凭‘琴棋书画诗酒花’度日的风流才子,来到汉中后,原也打算与府中上下和乐融融,不欲抓这么多事,闹得诸人都辛苦万分。只是如今的汉中府衙门已不是过去那个可以安享闲乐的汉中府了——”

他脸色蓦地沉下来,沉重地说:“近年以来达虏数次探边,烽火不断,陕甘宁多处城池被破、金银子女被掳走无数……咱们汉中虽还是太平之地,西北却已经不太平了!那些家败人亡的百姓在边关无处栖身,纷纷南下求生,而咱们汉中,虽非抗击达虏的前线,却是救灾救民的前线,半步也不能后退!”

苑通判倒吸了一口冷气:“难道又有流民要涌进汉中?”

又?

这么说之前流民的事他们也清楚,却连开这几回会也没汇报过?

宋时的目光挪到他脸上,一双黝黑深沉的眼睛就那样看着他,仿佛在逼他说出自己的故事。

苑经历一时失口,也无法掩饰,只得低下头长叹一声,硬着头皮解释:“这一二年间是偶有些流民来此,但南郑县当初已经处理妥当,送流民归乡了,故此咱们府里倒没怎么管过此事。”

尤其前任知府严大人当时已接到了京里用信鸽飞报来的调职通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宁可不管这些也罢。

他欺欺艾艾地说了,又向宋时保证:“下官立刻从厅里拨调差役,将还潜藏在本府的流民送回乡里!”

赵程二人也有欺瞒之罪,同样心虚,一面告罪一面替马同知和已经高升了的严大人说好话。

宋时重重甩袖,长叹一声:“此事你们瞒得过我,难道还瞒得过周王殿下和桓大人么?如今殿下与桓佥宪都知道此事,盯着本府处置,咱们汉中府这回须得好生做出些样子来给殿下看了!”

这些流民不能强行送回,不然路上说不得就有多少人要病饿而死。再送回乡里的百姓也不知能不能借到粮种、撑到下回有收成,如此轻易送人回去,岂不是要了这些人的命?

周王殿下就在汉中府坐镇,他们再这样做是怕圣上不知道他们这些地方官不爱惜百姓么?须知汉中府看这些百姓有治下治外之分,在皇家看来却都是他们郑家的子民哪!

他敲打了三名下属一圈,便摊开自己昨日规划的工业园地图,给他们讲了自己的计划。

他们汉中府目前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消化无土地的人口,解决本地贫民和外来流民的生计;二是想法提高百姓收入。

要同时解决这两样矛盾,最快的方法就是搞工业。

他已经规划好了产业园区,安排好了目前最先要建起的几项工业,可以大量吸纳工人,产出的化肥又能提高粮实产量,商人也可转卖获利。但这件工程甚大,需要这三位大人不打折扣地领着全府上下文书皂隶,甚至这府城上下百姓都为了他的工业计划付出努力。

府里截留的开支必须挪一部分给这个工业园做预算,还要调拨各类工匠教流民做工,拨一部分帮身白役在工业园做保安,划出实验田试验化肥配比效果……

他从建设规划讲到初始建设的预算额度,再到将来工业发展起来后的销售、运输问题……将这计划安排得明明白白。而眼前这三位僚属该配合什么,他也安排得妥妥帖帖,要他们整束下属,不打折扣的做到。

他开会时再不像从前那样温柔和悦,事事都是商量着来,却是一反常态地展露出了雷厉风行、不由人反对的大老爷气派。

他就如对着积年管事的地方官,从建园到用人再到税赋……所有可能揩油水、吃空额、拖延误工的地方都被他点得清清楚楚。甚至差役间一些他们都不懂的门道,这位大老爷也能如数家珍,告诉他们何处可能出错,从何处下手预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原先他们看宋大人又要开会、又要分权,只当他是读书读傻了。却原来人家是早把他们地方官府上下的手段都摸了个透彻,只是不愿意在这小处上下工夫,才用这早晚开会的法子,将一应公事都拿到明面上,以防着有人私下动手脚。

他们论年纪也比宋时大、做地方官也比他久,他一个读书才读了十来年,入朝后还是先做了翰林的人,怎么能懂得比他们还多呢?

三位大人嗟叹不已,又觉着这一场会光是唯唯听着吩咐,也太显得他们无用,都想着说出些什么见解,在大人面前显露才能。

宋大人终于撂下计划书,打算放他们散会,马同知却主动起身,献出了自己的建言:“大人这厂子虽好,只恐府中如今财力支持不下来。下官想着,可否先寻人募集一部分……”

吃大户,可是他们地方官府的老传统了。

宋大人看着出尘脱俗一状元,提起要钱来却丝毫不觉可耻,含笑点头:“本官之前算过,初建此园只消打十数间房的地基,建两个水车、水碓,再用二十余车灰、土、砂即可,总共不过百十两银子便能动工。便是府中存银不足,其实本府也拿得出来。但依马兄所说,我汉中地方富庶,百姓多积善之家,必定会为灾民尽自己的心力,本府亦不敢推拒他们的好意。”

他如今要盯着厂区,没空办这事,便请三位大人代劳,只要事后把银子和帐目送来就行了。

但帐一定不能出问题。

他这个人不大爱算帐,帐目都是要拿去给桓佥宪亲自查的,若出了错可不是府里自己关起门来动家法的问题了。

马大人毅然保证:“这等为国为民的大事,谁敢从中伸手克扣?下官愿盯着捐款前后事宜,凡有敢从此事中为自家捞好处的,下官便亲手处治了他!”

宋时起身拱了拱手,神情肃然地说:“此事我便为汉中百姓、为西北诸地受兵燹祸害、流离至此的灾民谢过马兄了。”

马同知方才接过此事是为在大人面前表现在,如今得他如此郑重地为百姓向自己道谢,一股热血也不知从何处涌出,同样拱手低头,铿锵有力地说:“下官必定尽心尽力,筹得善款,为周王殿下与大人分忧!”

他正低着头,忽觉肩上一暖,却是宋时双手扶住他,温声说道:“我随父亲在南边为官多年,知道寻富户筹银也不是易事。我不能让马兄一人尽数扛下这难事,若那些大户不愿乐捐的,你便与他们说:若这园区建起来,本官要在附近建一处学院,可教他们家子弟们来读书。本官亲授理学,更要教些经世济民的实学学问。”

厂区规划里就要配备学校,全国科考三元亲自办学、亲自讲学,面对全社会招生,分考试高分班、实学兴趣班、入职培训几个方向,全面培养实干人材。

不单是为了卖身筹钱,他也想培养些懂数理化,能做实验的弟子,不能光指着桓小师兄一个人帮他干活。

这时代虽然有许多善人愿意捐款修桥铺路、施济居养院、福田院、养济院等地,可他们政府开工程,既见不着好处回报,又没有积福一说,哪怕是富户也不会愿意。但他又不能让个人资本插到府营企业,宁可不要钱也不能让他们参股,所以只好拿别的好处来换。

最大的好处,自然就是他自己这个国家级名师开的辅导班;其次可以等工厂正式运营起来后,可以按捐款金额让他们以出厂价购买耐火砖和水晶玻璃。

周王府同款,防潮防火、耐高温不易烧裂,在屋里砌上一层便能多一分人身保障。

这两样好处果然动人心,马同知与苑、程二人听着都想捐款了。苑通判激动得面红心跳,忍不住当面问起:“大人说的是真的?大人肯开书院讲学?可还能办当初福建那样的讲学大会?”

若还开讲学大会,选他们这些地官做评委呢还是讲师呢?周王殿下会不会也动玉趾降临,亲自听他们讲学?

他一面想得高兴,一面又怕自己想得太美,然而现实竟比他想象的更美好,宋大人就在他眼前许诺道:“先办书院,暑假如有闲暇便办个小型讲学会,不然就推到十一以后,正好也到农闲时候了。咱们汉中府也可建个福建那样的论坛,不开会时就面向世人开放,凡有真材实学的都能上去讲学,涨涨汉中府的向学风气!”

喜欢穿到古代当名士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穿到古代当名士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