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四百五十六章:鱼水之情,再塑之恩

史上最强崇祯 第四百五十六章:鱼水之情,再塑之恩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崇祯心里明白,眼下大明各地都是一处乱摊子,来了三年,仍是需要发动上下去打碎重建,这是慢火温炖。

不过好在自己是穿到了皇帝身上,若成了一介小民,在十七年想阻挡历史的洪流,基本是不可能。

关于眼下大明的人口问题,崇祯皇帝也特意找倪元璐来问过,毕竟人要是多了,土地有限,也可能是历史上导致大明上下破产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崇祯皇帝又一次对大明这烂到骨子里的官僚系统彻底失望,事实上,朝廷上下早就对实际人口没了个细致的谱。

就算是倪元璐这种真正为国为民的饱学之士,掌管京师户部,却也并不知道下面的具体情况到了什么地步。

原因无它,上下瞒报而已,这种事就算是厂卫之中也存在,以现在来看,根本不可能杜绝,就只能尽量靠自己的办法摸清。

后世的崇祯皇帝读过类似的科普书籍,某些砖家说是一六四四年亡国大明的人口保守在两亿左右,甚至已经超过了两亿。

崇祯皇帝之前觉得不可能,一六四四年那么多人,鞑子入关就剩下这么点儿了,难道是全被屠了不成。

实际上,崇祯皇帝翻阅密辛,发现早在天启七年的时候,大明朝的在册人口就已经达到了两亿。

不过很有意思,当时朝廷发布出去的结果,说是全国人口只有五千到六千万左右,但是皇家密辛所记,却完全不同。

这还是倭寇,海禁,俺答入寇,中原饥荒,万历三大征等等原因,人口锐减之后的结果。

如此多的人口,土地却只有那么多,再加上皇亲国戚和豪绅们的抢占,这个消息一旦公布出去会造成什么结果。

当时其实国内已经有了农民起义的苗头,土地兼并严重,皇帝不想招惹财阀,官员更是他们的代言人。

魏忠贤明白这个道理,让户部和内阁这样做,却反而加收商税、矿税,实际上也是有所考量。

但是更有意思的事情来了,历史上伪清入主中原之后的全国人口,根据当时伪清发布出来的结果,是一亿四千万。

相对自己大明把人数往少了公布的事,鞑子到底是会把人往高了说还是往低了说?

结果很显然,鞑子入关之后的人口,绝对不到一亿四、五千万这么多,不过伪清初年全国实际人口到底是多少呢?

后世有说四、五千万的,有说不足两千万的,还有拼命跪舔,说我大清爱民如子,就是一亿四千万的。

众说纷纭,不过现在崇祯已经毫不在乎,因为自己来了,都到了崇祯二十年,但是大明犹在,而且越打越强,历史的车轮变了!

伪清入不了关,吴三桂也献不了关,山海关一定还会是朕的,那些历史上死去的百姓,要尽力让他们活下来!

现在可以说是百废待兴,对匠户和有技巧之士的需求是永远不会满足的,投奔的人,无论应征壮丁还是匠户,只要有一技之长的崇祯都是下令收下,让永平府各地衙门将他们一一登记入册,安排食宿。

实际上,这些应征者第一批要动工修建的,就是朝廷刚刚在永平府试验开展的难民营制度。

这个事是崇祯皇帝从后世非洲难民营得到的启发,直接金口裁定,容不得更改,内阁只负责签发就完事儿了。

现今的首辅蒋德璟和他的前任魏藻德都明白,这个皇帝定下来的旨意,无论你觉得可行还是不可行,那都要签发盖印。

不然,就换人,换人再不行就杀人,绕过内阁直接发中旨也是未尝不可,最坏的结果,就算杀的满朝人头滚滚,这个旨意也还是要发。

说白了一句话,敢阻者死。

各处许多官员都明白,如果这个难民营真的能有效解决流离失所的百姓吃住问题,皇帝定会龙颜大悦,各府很快都会陆续实施下去。

尤其是那些闹灾严重的地区,朝廷会增派钱粮和厂卫,开始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整改。

try{mad1();} catch(ex){}

永平府的知府唐世熊是个明白人,其在历史上也是拼命守城战死,这项政令在永平府境得到迅速推广、实施。

几天之内,不仅传遍了永平,就连京畿一带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在永平府增设难民营,供给食宿,用来安置无家可归的流民。

这个消息一出,听到的百姓无不沸腾雀跃,但是作为这个行动的主旨者,崇祯皇帝却整日愁眉苦脸。

原因,自然是因为一成不变的钱粮。

地方很容易找,现在到处都是衰败的城镇和村庄,只要给百姓吃的和工钱,他们会携家带口的拼命把难民营建起来。

就像后世非洲的那种板房,现在是初建,不用多豪华,只要能提供最基本的遮风挡雨和保暖,这就够了。

待日后开始复建城镇,这些百姓肯定是要陆续归回原籍的,崇祯皇帝就不信了,往后大灾什么的也少了,流民还能越来越多不成。

作为过来人,崇祯皇帝清楚地明白,这些百姓为何要铤而走险跟着流贼造反,因为他们饿肚子吃不饱,因为他们没有住的地方。

身为皇帝的崇祯手里也没有,朝廷到处都要扔钱仍粮,也不可能一下子拨出那么多,那这些钱粮从哪里来?

很简单,从那些顶级豪绅和财阀手里强抢!

明末历史上,这些顶级豪绅和财阀,多半是和鞑清互通有无的卖国贼,要么就是大发国家灾难横财,更应该搞掉。

在崇祯皇帝看来,国朝三百年,养出了这么多猪,这正是需要他们为国家奉献的时候,就先把这永平府的豪绅们一批一批的宰杀干净。

要是敢反抗,甚至不用崇祯多说,永平各处的官兵就会将他们消灭得一干二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