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史上最强崇祯 第六百五十六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胡说八道,邪门歪理,一窍不通!”

听到这儿,实际上根本没细听的甘肃总兵王世宠坐不住了,“都什么屁话,哪里来这么多歪理邪说,费劲巴力的,最后还不是要绕回去?”

“将闯贼逼入湖广,再图后事,这便是最为稳妥之举,什么请君入瓮,我看你这小娃子是兵书看多了!”

“要知道,这可是商量战策,不是在武学院过家家!”

王世宠虽然压根没听戚元功方才的计策,他就只是想找机会扳回一局,但方才这一番话却不无道理,得到了在场军将的一直支持。

毕竟戚元功虽然在年轻一辈算是军功卓著,但与这些老人在一起站着,那点东西也根本不够看,更别提如今还只有五千的新戚家军了。

部下人数太少,在许多大帅眼中,甚至不足以道之。

“王总兵,你也知道这是在商量战策?当今圣上就在城内,督师仍在眼前,身为领军总兵,言谈举止怎能不顾礼节!”

戚元功冷笑一声,未曾把这些倚老卖老的将帅们放在眼里。

“嘿嘿,你这小娃子,倒还学会先打一手了?”王世宠怒极反笑,被气的心中砰砰直跳,当着堵胤锡的面却又不好发作,只能闷着。

“先都退下吧,让我仔细想想,戚元功、戚元辅、戚元弼,你们三人留下,本督还有话要说。”

少时,众将纷纷退出大帐之后,堵胤锡招手示意他们坐在一边,先是重重叹了口气。

“你们三个,都是年轻一辈中军功较多的,方才大帐之中,见到你们的言行,于私于公,有些话都是本督要说的。”

戚元功有些不明白,与身后两个弟弟对视一眼,纷纷抱拳说道:“请督师示下,我等无不遵从。”

“王世宠是榆林的将门世家,马爌也是名将之后,方才大帐之中的,要么军功赫赫,要么威望不低。”

“你们都是戚家后人,戚家出了个戚少保,至今圣上都念念不忘,当初他也是你们这个脾气,但他有胡宗宪保着、护着,很多话传不出去,你们却没有。”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要懂得藏住锋芒,若一味的拔尖出刺,想要出人头地,到最后,受伤的总归还会是你们。”

闻言,戚元功心中‘轰’地一下,转瞬明白了什么,赶紧站起来说道:“末将谢督师提点,稍后出了大帐,就去找王总兵...王大帅去道歉。”

“嗯,王世宠也并非是胡搅蛮缠之人,他这关好过,但若日后因此你们得罪了什么小人,可就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了。”

堵胤锡说罢,摆摆手。

“我们明白了!”三人又敬又服,亦步亦趋退出了大帐。

......

下边有堵胤锡、张世泽他们安排,基本没什么大事小情,崇祯皇帝做的,无非也就是壮了军心,

这段时间可真是崇祯自穿越以来最悠闲的一段时光,战局已定,万事都有下人搞定,还不用在京师受那些大臣的气。

作为高高在上的皇帝,当然要给自己找点乐子。

首先崇祯是在李自成的‘皇宫’里转了转,发现虽然也有假山池塘什么的,但除此之外,实在没什么有意思的地方,很快就感觉没劲。

西安城可以算得上如今陕西内百姓数量最多的地区,崇祯出来一看,发现还算得上热闹,其余地方基本都是十室九空。

try{mad1();} catch(ex){}

崇祯在西安城里瞎转悠的时候,大约几十里外的函谷关和武关城内,却并不是很安稳,连续召开了多场的会议。

李友和吴汝义分别带着几万闯军来到两处关隘驻守,他们起初并不知道李自成要将自己放弃,但也还是一脸懵逼的来了。

后来接到消息,说是他们的李闯王丢下西安直接跑路,到商洛山去了,官军也是紧接着就围山,大有将逼入湖广的意思。

当然,他们如今依旧不知道李自成已经将这两地的大顺军视作战略弃子,还在想着万一闯王被围在山中如何去救的问题。

这就是古时候消息不发达的弊端了,官军已收复地区,重新增设驿站就是崇祯在解决这个问题。

虽说消息传递的往往要慢上几日,但最起码流通还是挺顺畅,被围在两处关口的闯军可就完全不同了,消息闭塞,全靠流民之间的口口相传和道听途说。

最近他们就听说了一个消息,有人自称是从商洛山中逃出来的闯军余部,说是闯王被彻底围在山中,官军守住了进出通口。

一个叫王世宠的甘肃总兵自告奋勇守在那里,大约有两三万的兵马,而这个时候,其余的官军还都在各自的防区自顾不暇。

那个叫王世宠的,李友和吴汝义都没听说过,两三万人不多也不少,这就说明官军还是挺重视这个关口。

但可能因为各地闹事的原因,负责堵住缺口的这支官军并不是特别强的精锐,余的官军距离又远,看起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去援救闯王的好机会。

当时在西安的时候,李自成是刻意只找了一部分心腹说要自商洛入湖广的想法,李友和吴汝义都是弃子,自然都被蒙在鼓里。

加上两关消息闭塞,一传十,十传百的,关内的闯军几乎全都相信了这个说法,开始风风火火的准备出关援救闯王。

李友对此深信不疑,但吴汝义觉得很蹊跷。

原本围堵函谷关和武关的官军,都是山东军、京军这种精锐,但后来居然逐渐一点点的撤走,如今还剩下的,多只是地方卫所团练兵马。

这样看来,就只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真如流言传闻的那样,陕西、河南出了乱子,精锐被调去平叛了,朝廷又不愿留下缺口,所以只能让这些数量多的卫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