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

史上最强崇祯 第六百五十七章:冤家路窄,余贼反攻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七月十五,这天是中元节,传统意义上的‘鬼节’。

现在的西安城内,由于李自成选择战略性撤退,也就并没有遭受到任何兵灾**,但若要是仔细去究,多少还是有些乱子。

比如闯军刚刚撤退,明军还未进驻的这段空档时期,那些被闯军压服的青皮、无赖们又起,开始到处闹事。

官军进驻之后,由于皇帝于此停留,这使得西安迅速成个整个官军部队的心脏,因而各方面的势力迅速汇集。

对于城内的治安问题,自然也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先是街道司衙门重新组建,当地衙门的官员火线上任,无数的厂卫番子明里暗里的迁入城内,对城中控制达到空前力度。

这样的多方势力协调之下,西安虽大,却也是在转瞬间就把全城的乱子平定下来,没有造成多少损失。

在这之后,朝廷在每条街都发布了告示,并且供给资源,帮助百姓修建受损严重的民居,给他们分发种籽、粮米和农具。

由于整个陕西皆宣告平定,除了加大日常的巡逻力度以外,不会按例在城中进行戒严,这也就是说,在中元节的时候,百姓们可以照常进行庆祝活动。

中元节是鬼门关大开,先亡的亲人回到阳间完成自己生前没能完成的愿望的日子,故而多点荷灯意义非凡。

多数人以此在自家祭祖,告诉祖先一切安好,当然现在的所谓‘安好’,是指他们暂时都还活着,没有性命之虞。

在官军与流贼刚结束不久的战争中,双方死伤的人数已然不少,再加上各处百姓的的死难者,更无法具体计算。

因而这样一个安抚亡魂的节日,很多人都是非常重视,其中不乏有一些文官武将。

明代焚烧祭品以示给先亡的亲人捎过去东西,民间一般的做法是在坟旁焚烧纸锭,并在坟头压一叠纸钱。

嘉靖年间,民间中元节祭祀达到了非常隆重的程度,据说家家户户都要备好冥衣纸钱,写上先人名号,然后焚烧祭拜。

若是出嫁的女子祭祀过世的父母,还要在纸衣、纸钱上面笼上薄纱焚烧,以示区别,谓之“纱箱”。

无论城内还是城外,人们都于七月十五日这天清晨,将供品准备周全,然后全家打扮齐整走出家门。

出门后,他们又要分别往空中作揖礼让,意为将祖先的亡灵请入家中,祭祀完毕,还要毕恭毕敬地将亡灵送出家门。

到了晚上,各门各户的百姓们准备好斋饭、馄饨、纸钱,请巫师或道士在门前空地燃放焰口,以此施食给无人祭祀的野鬼。

当然,这些所需用品耗费不少,便是太平时期也并非家家户户都能准备齐全,一些青黄不接的穷人家,为了这个一年一度的祭祀仪式,有时要延期至**月份才能完成。

现在的中元节,大部分人家都只是准备些黄纸去烧,不过虽然穷困潦倒,礼数和步骤却一样都不能少,对亡者都是异常尊重。

与之相比,如今的南北两直隶地区,中元节祭祀就简单得多。

就比如现在,崇祯在西安城中所见,百姓对中元节非常重视,一脸几日,几乎街上都是此类场景,让人根本不想出门。

当然,这可能也与这些年中原五省连绵不绝的战事有关,此时其余地方的中元节祭祀,则要简单得多。

京师近郊的宛平县城,乡民多在这天取来葛黍苗、麻苗、粟苗,连根带土地竖着缚于大门的两边,少数人另外再缚三丛立于门外,供奉以面果,称为“祭麻谷”,这就算完成了祭祀。

try{mad1();} catch(ex){}

江南苏杭一带的人家,此时都在忙于请僧尼诵经,追荐亡灵。

到了晚上,士子们则乘舟沿着河流,随水置放用篾条和纸糊成、安置在荷叶或木板上的灯,里面点上蜡烛和香,藉以引导溺水的鬼魂,称之为“放河灯”。

这些习俗,崇祯是御驾亲征在民间真切的感受到,而同一时间的京师紫禁城内,身为皇子座师的谈迁也是为诸皇子讲授道:

“时值七月半盂兰会大斋时节,各地年例不同,有人家做功果、焚纱箱,亦有点放河灯的,繁杂语不尽也。”

下面,皇太子朱慈烺在认真的听着,并且若有所思。

......

中元节的余温仍在,各处的孤魂野鬼们还没全部受到超度,在西安城东南不远的区域,官军和流贼又在喊杀声阵阵。

戚元功的战策,虽然很是冒险,但不失为一剂猛药,堵胤锡在考虑了非常久的时间后,决定搏一搏。

堵胤锡和陈奇瑜不同,后者就任之后,几乎全都是孤注一掷的做法,用李自成的话来说:陈奇瑜就是个十足的赌徒。

赌徒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个赌徒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各种看似绝不可能翻盘的战局中兵行险招,最终反败为胜。

而现任的五省督师堵胤锡恰恰相反,他习惯步步为营,拿下几府或半省之地以后,往往就要休养生息一段时间,再继续稳步推进。

可能就连李自成都没想到,素来老成持稳的堵胤锡,这次却力排众议,选择了比较激进的做法。

李自成和函谷关、武关这三处闯军听到的消息都不同,后两者以为李自成被围商洛山,即将弹尽粮绝,而官军主力已经调走,就要出兵援救。

前者听到的,则是李友和吴汝义已经丢失两处关口,但很它地忽有战事,官军主力撤走,让他们两个死里逃生跑了出来。

细细想来,不难发现这些流言中为数众多的致命漏洞,但包括李自成在内,三处闯军都犯了同一个错误,那就是他们自忖对官军已经很是了解。

早可以追溯到天启年间,老闯王高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