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史上最强崇祯 > 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史上最强崇祯 第六百八十五章:天下熙熙,皆为利往

作者:崛起的石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3 00:08:28 来源:23小说

走在东暖阁外的石阶上,身后有方正化和几个侍卫陪伴,感受到微风的阵阵吹拂,崇祯皇帝紧了紧身上的金色外衣。

“那个女子,找到了吗?”

“皇上,人还捞针,何况这女子也并非是汉人女子,找起来,没有名册和户籍,更毫无头绪......”

“回京已经快一个月了,难道她没等我?”听得这话,崇祯倒也没什么以外,只是悻悻道:

“朕打赢了李闯,平定了顺贼,怎么找一个女子就这么难呢?”

“这件事仍由内厂去办,将范围扩大到京畿,不行就山东、山西甚至全国,这个女子,朕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方正化浑身一震,忙点头道:“皇上保重龙体,找人的差事,自有下人们去办,一定尽快找到这名女子。”

“嗯,你这样说,朕就放心了,走吧,陪朕到宫后苑看看。”

宫后苑,就是鞑清俗称的御花园,假山池塘,鸟语花香,还能遇见一些上次被选入宫的秀女们搔首弄姿。

看着这些人,崇祯皇帝却丝毫提不起兴致,自从成为皇帝,天下间美女见识得太多了。

苏杭的,蒙古的,北方的,甚至朝鲜和安南还进贡来不少,又有哪一个是颜值低的。

眼前这些女子放在后世,不用美颜就个个都是一等一的妙人,现在崇祯眼高于顶,却根本看不上这些庸脂俗粉。

后宫袁贵妃、柔贵妃还有周后,都是不可方物的绝色,更别提上次选秀女入宫的新人,崇祯更是没见过。

男人都是花心的,崇祯不是和尚更不是道士,自然没必要当了皇帝还学什么专一。

天下间局势一步步按照崇祯皇帝的计划发展,李自成死了,这就说明自己自挂东南枝的威胁彻底解除。

放松的同时,崇祯皇帝又忽然觉得心中空落落的,此前一直都被李自成‘逼’着向前。

历史上破京灭明,将自己逼到煤山上吊的李自成就这么死了,自己下一步该如何去走?

李自成刚死的一段时间,崇祯皇帝确实失去了方向,但转念一想,又不尽然。

这五年来自己还不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大明从快要亡国拼成如今这个即将中兴的局面,与他李闯王何干。

将来还有许多事情要谋划,大明三百年江山,到现在几乎是支离破碎,一切都要他来从头做起,真是千头万绪,都得自己去想。

现在的崇祯,越来越不想在富丽堂皇却毫无‘生机’的宫里待着,每天倒是有大半的时间在军营,就算处理政务时也常如此。

这让许多人为之不解,但想想看这位皇帝近几年来那些令常人所不理解的举动,众人也就释然了。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他是大明的皇帝,而终己一世,只能踏踏实实永远当个臣民的原因吧。

其实崇祯待在军营,根本没有什么深层次的考量,与很多事情一样,完全是随性之举。

回京之后,崇祯皇帝面对军民的恭贺,脑中想的却都是自己临行前对那个女子的承诺。

想见的人没见到,宫内又到处都是条条框框,有些习惯军中无拘无束的崇祯皇帝,自然喜欢时常下营。

对于四川的局势,崇祯皇帝已经可以肯定的说,大局已定。

为什么这么说呢?

或许在秦良玉去世前,这个局面还不是很稳定,但秦良玉去世之后,就完全成了另一幅样子。

秦良玉不是那种看见地主士绅就恨不得抽筋扒皮的流民大军,而是整个天下共识的当代名将。

她与丈夫马千乘创立的白杆军,更曾是天下间数一数二的强军。

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比残暴的西军要受欢迎的多。

关于张献忠在四川的传言有很多,后世崇祯曾听过西军屠川的传闻,不过并不是很相信。

try{mad1();} catch(ex){}

无论历史上张献忠是否屠川,他在四川境内有不少民建庙宇是真的,当然他对待乡绅地主残暴,也是真的。

无论顺军还是西军,在某一件事情上,态度都是出奇地一致,那就对制内文人和乡绅地主的处置。

文人在顺军和西军都是附庸一般,可有可无的存在。

李自成可以战前杀牛金星激振军心,张献忠同样在撤兵前杀掉了自己的右丞相,来稳定士气。

这道理是一样的,不能说他们完全做错了,站在他们各自立场上,这是最好的决定。

但在崇祯的角度上,这些人或许不可用,或许要物尽其用,总之都不能一棍子打死。

因为无论要取天下,还是要治天下,你都不可能只靠武将,文臣不可或缺,乡绅地主更不可能杀之殆尽。

地主士绅们,无论各朝各代,只要还是封建王朝,就如野草一般,除之不尽,杀之不绝。

你杀了一批,没几年又会生长出来另外一批,所以崇祯的做法,无非是杀一批,安抚、任用一批。

顺军和西军则不然,对待所有的乡绅地主,他们一视同仁,一棍子全部敲死,但凡被他们盯上,必定是个家破人亡的结局。

这样一来,虽然流贼能得到一部分百姓的支持,但却将全天下所有的豪绅地主阶级推向朝廷。

自古以来,成大事的,没有人是完全倚靠农民阶级,就算是本朝太祖朱元璋,起兵后也是对这些人威逼利诱。

这有些悲哀,但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以李自成、张献忠为代表的农民阶级起义,面对集大成的朝廷,必定会是一盘散沙。

就算是农民阶级,崇祯也没有放弃,崇祯十七年到崇祯二十年的三年免赋和革除‘三饷’,让天下声息略有恢复。

在这期间不断的大捷大胜,还有风风火火的军改、土改,打击豪绅等举动,更侧面保证了百姓的生存。

反观顺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