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伯禹在阳城地方,给百姓簇拥着,回到蒲坂,就正式即天子之位。因先封于夏,所以国号就叫作夏,于是从前的伯禹以后就改称夏禹了。夏禹即天子位,礼毕后大会群臣,商量一代的制度。这时先朝耆旧之臣非死即老,所存者除皋陶、伯益父子外,还有夏禹心膂之臣伯夷、乐正夔及奚仲等数人。
那奚仲自帝尧时做工正之官;到得帝舜时,共工分官,他却不在内,仍旧在夏禹的司空部下,因此也做了夏禹心膂之臣;到得此刻,夏禹就叫他做车正之官,独当一部。他善于制车,方圆曲直都合于规矩钩绳。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吉光,亦善于造车,他们所造的车,总是机轴相得,异常坚固。后世的人说,以木为车始自他们父子,其实不然,不过他们父子造的独好罢了。奚仲又改良驾马之法,后世之人又说驾马是奚仲发明的,其实亦不然。他们父子又创造一种用人力推挽的车子,名字叫辇,夏朝一代颇喜用之。因此奚仲父子,夏禹非常任用,又封奚仲于邳(现在江苏邳县),做个诸侯。后世遂有夏后氏尚匠之说,都是奚仲父子的原故,闲话不提。
且说夏禹即位之后,除出几个旧臣及心膂之臣外,还有一个昭明的儿子,名叫相土,颇有才干,夏禹亦任用了他。此外,就是他儿子启所荐举的杜业、轻玉、然湛、施黯、既将、季宁、扶登氏、伯封叔这班人了,统统都用起来,真所谓拔茅连茹,一时朝廷之上顿觉英才济济。
第一项要商量的,便是建都问题。决议下来,是在蒲坂东面的安邑地方(现在山西省安邑县),取其仍在冀州而近于浊泽,民可以赖其利。议定之后,便派扶登氏和季宁两个前去经营。一切宫室、宗庙、学校等等悉仿前朝的制度,而略略加以损益,大要总以简朴为主。第二项要商量的是历法。大概古时一代之兴起,必定要改正朔,易服式,殊徽号,异器械,以变易天下之耳目,这个就叫革命。但是服式、器械等又从历法而出,所以历法尤为重要。
当下众人主张纷纷不一,昭明站起来说道:“自伏羲氏以来,正朔代代不同。伏羲氏建寅,神农氏建子,黄帝亦建子,少昊建丑,颛顼、帝喾皆建寅,帝尧建丑,先帝建子。照这样看来,现在应该建子。大概建子之朝,以十一月为岁首,以半夜子时为朔,一交子时,就是第二日的日子了。建丑之朝,以十二月为岁首,以鸡鸣丑时为朔,一交丑时,就是第二日的日子了。建寅之朝以十三月为岁首,以平旦寅时为朔,必须黎明寅时才算是第二日的日子。
“这三种历法都是极有理由的,但是比较起来,自然以建寅为最不错。为什么呢?自开天辟地一直到世界复返于浑沌,大概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拿了十二支来分配,恰好每一支得一万余年。第一个一万余年,是天开的时候,那时天空之中纯是一股大气,百物无有,所谓天开于子。第二个一万余年,是地辟的时候,这时地上已渐渐有山有水,但是百种生物一概仍无有,所谓地辟于丑。第三个一万余年,是人生的时候,那时地面上已渐渐有生物,由下等动物而进为上等动物,又渐渐进化为人,所谓人生于寅。建子的朝代是取法于天,名叫天统。建丑的朝代是取则于地,名叫地统。建寅的朝代是以人事为重,所以叫人统。
“但是历法这项东西是应该切于实用的,建子建丑,虽则说是王者法天则地,名目极好听,而按到实际,尚未能尽合。为什么呢?第一项,建子建丑与四时的次序不合。春夏秋冬,一年的四季是如此的。假使建子,以十一月为岁首,那么刚刚在冬之中心;假使建丑,以十二月为岁首,那么刚刚在冬的末尾,一年四季的次序应该叫‘冬春夏秋’,不应该叫‘春夏秋冬’了。但是即使改叫‘冬春夏秋’,亦不妥当,因为九十日的冬天还不完全的,有一半或一大半尚在去年,应该叫作‘冬春夏秋冬’才妥,但是绝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不如建寅的妥善。
“第二项,一岁之首叫作正朔,必须有一番更新的气象和万事创始的精神,方才相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种工作,是农家必不可易的次序,冬天正是万事结束的时候,反拿来做岁首;春天正是万物萌动的时候,反不拿来做岁首,气象精神都失去了,这是不如建寅的第二个理由。
“第三项,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这三个月农工简单,虽则都可以叫作三微之月,而比较起来,十一月中正是收藏之时,民间不能无事,在十一月之前,尤其不能无事。农夫终岁勤劳,岁尾年头,祈福饮蜡,应该给他们一种娱乐,且亦要预备的。如以十一月为岁首,则农功尚未完,岂有余闲可以娱乐?以十二月为岁首,虽有余闲,而十一月间农事刚了,预备亦嫌匆促,这是不如建寅的第三个理由。而且建子必以夜半为朔,建丑必以鸡鸣为朔,将一夜之中分为前后两日,时候既属参差,计算又难准确,不如以平旦为朔的直截了当,未知诸位以为如何。”
大家听了他这番议论,都非常赞成。历法建寅,以平旦为朔,这个议案就通过了。历法既然建寅,那么国旗所尚的颜色一定是黑,祭祀的牲口必用玄,戎事必乘骊,朝用燕服、收冠而黑衣,国家教育之宗旨尚忠,这些都有连带关系,均已就此解决,而毋庸再议。为什么原故呢?
原来古人这种定制,是取法于植物的。十一月之时,阳气始养,根株黄泉之下,万物皆赤。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