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上古神话(全四册) > 第一百五十六回 改封丹朱、商均养老求言趹蹄出现作乐,做雕俎而群臣谏薄丧礼

且说夏禹即位,将历法、贡法两项大政议妥之后,就饬有司详订章程,预备颁布。过了两月,扶登氏等回来报告,说安邑新都已建筑好了。于是夏禹择日率领众臣迁到新都。那边宗庙、宫室、学校等已式式俱全,正所谓又是一番新气象了。

迁都之后,第一项政令,就是优待前朝之后,改封帝尧之子丹朱于唐。(现在河南省沘源县西直到淅川县境皆是。沘源县本来叫作唐县,其西有水名叫丹水,都是以丹朱得名。淅川县并有丹朱的墓,想来以后就死在此地了。)又改封帝舜之子商均于虞(现在河南省虞城县)。商均徙封之前,其母女英早经死去。陕西商县旧有女英冢,唐时曾为盗发,得大珠、镠金、宝器、玉碗等甚多,现在还在与否不得而知了,这是后话不提。

旦说夏禹改封丹朱、商均之后,第二项政令是视学养老,大致和帝舜相似,而略改其名称与仪式。国学定名叫学,大学叫东序,在国中;小学叫西序,在西郊;乡学定名叫校。帝舜上庠下庠的意思是养;而夏禹改作序,就是习射的意思。古语说“尧舜贵德,夏后氏尚功”,即此一端,已可概见了。养老之礼,国老在东序,庶老在西序,用飨礼不用燕礼,亦与帝尧不同。第三项政令,是以五声听治,用钟、鼓、磬、铎、鼗五项乐器,放在庭中,每种乐器的簨虡上各刻着一行字。钟上面刻的是“喻寡人以义者鼓此”,鼓上面刻的是“导寡人以道者挝此”,铎上面刻的是“告寡人以事者振此”,磬上面刻的是“喻寡人以忧者击此”,鼗上面刻的是“有狱讼须寡人亲自裁判者挥此”。夏禹又尝说道:“吾不恐四海之士留于道路,而恐其留于吾门也。”后世君主或非君主,对于百姓言论往往竭力的钳制,务为摧残,百姓有苦衷要想上达难如登天,斯真可叹了,闲话不提。

且说夏禹即位之后,政治一新,天下熙熙,那祥瑞天休亦纷纷而至。瑞草生于郊,醴泉出于山,这种还是普通事。后来民间喧传,有一只神鹿在河水之上跑来跑去,这个已是前代所未见之物了。一日,有许多百姓牵着一匹异马,跑到阙下来献,说道:“小人等前日在山里砍柴,遇到这匹马,看它非常神骏,小人等无所用之,特来贡献。”夏禹看得那马的确有点奇异,吩咐暂且留下。那些百姓都赏以币帛而去。

又一日,忽然喧传郊外来了一只会说人话的异兽,登时轰动全城,扶老携幼,纷纷向城外去看。夏禹知道,亦率领群臣前去考察。只见那兽形状如马,夏禹便问它道:“汝能人言么?”那异兽果然回答道:“能。”夏禹又问道:“你从何处来?”那异兽道:“我向来游行无定,隐现不时,但看何处地方有仁孝于国的君主在位,我就跑到何处。现在我看到此地祥云千叠,瑞气千重,充满了神州赤县,料到必有仁孝之主,所以我跑来了。”夏禹又问道:“汝有名字么?”那兽道:“我是后土之兽,名叫趹蹄。”夏禹道:“从前轩辕氏时代,有一种神兽,名叫白泽,能说人话,并能够知道万物之情、鬼神之情,汝能够么?”那趹蹄道:“我不能够。我只能对于现在的物件知道认识。”

夏禹听了,便叫从人将前日百姓献来的那匹神马牵来,问它道:“这是什么马?”那趹蹄道:“它名叫飞菟,生长在方泽地方,每日能行三万里,亦是一个神兽。如遇到王者能够勤劳国事、救民之害的地方,它才跑来,寻常轻易亦不出现的。”夏禹道:“既然如此,这飞菟亦不必养在宫厩,留在此与汝做伴,听汝等到处遨游,自由自在吧。”趹蹄道:“这个很好。”那飞菟亦似能解人言,赶快跑到趹蹄身边,两个相偎相依,非常亲热。过了片时,两个神兽一齐跑向山林之中而去。自此之后,或在山林,或游郊薮,出没无时,大家看惯了,亦不以为意。

且说夏禹看了趹蹄之后,回到朝中,群臣皆再拜稽首称贺,说道:“我王盛德,感受天祥,臣等不胜钦仰之至。”于是有主张作乐的,有主张举行封禅之礼的,纷纷不一。夏禹因为新近即位,谦让未遑。杜业道:“王者功成作乐,封禅告天,原不是即位之初所可做之事。但是我王与众人不同,八载勤劳,洪水奠定,大功早已告成了。如今天休既集,正宜及时举行,何必谦让呢?”大家听了,同声附和。夏禹不得已,乃答应先行作乐,封禅之礼且留以有待。

这时乐正夔已病故,精于音乐之人一时难选,只有老臣皋陶历参唐虞两代乐制,是有研究的,于是这个作乐之事就叫皋陶去做。皋陶以老病辞。夏禹道:“扶登氏于音乐尚有研究,可叫扶登氏襄助,一切汝总其成吧。”皋陶不得已,与扶登氏受命而去。

一日,夏禹视朝,杜业又提议道:“臣闻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如今乐制已在筹备中,礼制亦宜规定。从前先帝时只有祀天神、祭地祇、享人鬼三礼,但是要而言之,三礼实只有一礼,不过祭祀而已。

臣以为人事日繁,文明日启,礼节亦日多,绝非仅祭祀一端所能包括。

如同婚嫁、丧葬等等,假使没有一种适宜之礼做一个限度,势必流弊无穷,于风俗民心大有关系。”

夏禹听了,极以为然,说道:“朕的意思,治国之道以孝为先。父母生前必须孝养,那是不必说了;父母死后,亦应本事死如事生之意,祭祀必尽其丰,以尽人子拳拳之心。不过丧葬之礼不妨从俭。因为葬者,藏也;藏也者,欲人之不得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