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日司衡羿请帝尧田猎,帝尧允许,就叫羿去筹备。羿退朝之后,就和大司农等商议起来。第一项是地点,定在霍山北麓,那边有山有泽,林木蓊翳,禽兽充斥,可以举行。第二项是日期,决定在仲冬中旬五日。第三项是典礼仪节,这一种却很费研究,议了两日,方才决定。于是大司农、大司徒两个先往霍山一带布置,这里羿自去通告部下将士人民,叫他们准备一切,并限于仲冬中旬四日以前到霍山北麓大旗之下会齐,后至者照军法从事。这些将士人民得到这个消息,知道打猎是一项极愉快而有兴味的事情,平时武艺精练了,正愁太平之世无用武之地,现在有这种玩意儿,可以出出风头,岂不痛快!于是各各慌忙自去预备不提。
且说大司农、大司徒二人带了些属官到了霍山之后,就叫了当地许多虞人前来计议。原来上古时候土地全属于国有,所有山林川泽都有官员在那里管理,这种虞人就是管理山林川泽的官,山有山虞,泽有泽虞。那霍山北面就接着昭余祁大泽,所以这次叫来的,山虞也有,泽虞也有,总共五个人。大司农就告诉他们天子要来举行冬守的事情,并将拟好的章程交给他们,叫他们依着去照办。这个章程共有七条:
一、行猎围场,周围须五十方里左右,限十日以内必须选定,前来报告。
二、围场周围须处处竖立旌旗或其他物件,以为标帜。
三、围场之内,地势道路等等均须制就地图,于二十日以内交呈。
四、围场之内,如有草莱翳障、有碍行猎之物,须预先除去之。
五、围场外须择一片平旷之地,为天子及将士驻足之所。
六、围场四周须建立四门,以为入围之路。
七、围场四门之内,亦须有平坦之地,树立旌旗,以为猎者献禽之所。
虞人等接了章程,自去布置。到了仲冬上旬,各事备妥,大司农、大司徒二人先到围场四周察看一转,又将一面大旗交给虞人,叫他到十三日的侵晨在场外大旷地之上插起,不得有误。虞人答应。这里大司农、大司徒二人回到平阳,将日期奏知帝尧,并将一切布置情形通知了羿。
到了十三这一日,近畿内外的将士领了人民,带了棚帐、器具、粮食等,一队一队的向东北而去。最后,老将羿和大司农、大司徒以及一班文武臣子扈卫着帝尧,共数百辆车子,亦都接续前往。
十四日午正,众人一齐到了,各人依照所编定的地方支帐驻扎。帝尧和群臣的幄幕居于当中,其余将士人民等一层一层的环列其外。帝尧略略休息一回,就和诸大臣出帐巡视,但见平原莽莽,万帐森森,从南北一望,穿林度谷,窅不知其所极;对面一带林峦,高低不一,都有旌旗插着。大司徒𥝁指示帝尧道:“此处是西门,便是正门;迤南是南门;迤北转过两个山冈便是北门;极东是东门。明日合围,请帝从正门进去,余臣从东、南、北三门进去,大约尽一日之长,亦可竣事了。”帝尧道:“四面合围,未免太不仁了,放它一面吧。”大司徒道:“臣听见说,古时候天子的田猎,春天叫作蒐,是搜寻不孕育之禽兽的意思,所以最不多杀;夏天叫作苗,专为保护禾苗起见,所以亦不多杀;至于秋天,是肃杀之气,可以杀了,所以那时的田猎就以杀为名,叫作狝;到得冬天,万物尽成,无所顾忌,所以田猎起来,所捉到的禽兽都可以杀,不必选择,这个名字就叫作守。现在正是冬令,应该用守法,何妨一合围呢。”帝尧道:“这个道理,朕亦知之,不过四面合拢来,使它们无可逃避,朕想总嫌它是个不仁之事,不如放开一面吧。”群臣听了,都佩服帝尧的仁德,不再多言。
于是,由司衡羿飞饬传令,吩咐将士将东面一门撤了,所有预备从东门进去的军士,一半分配从南门而进,一半分配从北门而进。自此之后,“天子不合围”这句话就著为《礼经》,推想起来,或者是从帝尧起的亦未可知。闲话不提。
且说帝尧君臣出帐巡视,行了数里,那时仲冬天气,日晷甚短,不知不觉,暮色已苍茫了。帝尧等即便转身,只见一轮明月涌上东山,照得大地如白昼一般。这时六师兵士已在传餐之后,个个在营休息,准备明日可以大逞技能,所以人数虽多,却是一点声息都没有,所有的仅仅是刁斗之声而已。古人有两句诗说得好,叫作“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这种情形,最是描写得的当,闲话不提。
且说帝尧君臣正走之际,忽然有一个黑影从面前横掠而过,众人都吃了一惊,不知它是何物。司衡羿手快,即忙拈弓搭箭,直向黑影射去,只听远远有一个动物在那里“铁马”“铁马”的大叫,早有侍卫依着声音跑过去寻,果然在数十丈远之外看见一个奇兽受伤卧地,众人即忙扛了它过来,与帝尧等观看。月光之下,非常清楚,只见它形如白犬,而头是黑的,嘴里兀自“铁马”“铁马”的叫,左腿上着了箭,血流不止。众人猜度一回,都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大司徒急忙饬人去传虞人,一面叫人扛了这个异兽,随帝尧等缓缓而归。到得帐中,虞人亦来了,帝尧就问他,这个异兽叫什么名字。虞人道:“此兽出在前面一座马成山上,它的名字却不知道,因为书籍上无可考。它的鸣声仿佛‘天马’二字,臣等就叫它天马,但是不典的。”大司农问道:“它在空中能行走么?”虞人道:“不能行走,它有两个肉翅,能飞,平常出来寻觅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