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且按下,再说那宦实向日拜在魏忠贤门下做个干儿,他不过是功名念重,恐有差跌,倚他为靠山之意。不能求福,希图免祸,只算屈体的小人,却不曾如崔呈秀、阮大铖、田尔耕那些助纣为虐的干儿走狗。倚了没卵袋的老子的势,要害人利己,无恶不作。后来魏珰事败,奉旨着多官议罪,众议定了覆奏。略云:
臣太子太傅尚书等官苏茂相 等题,为遵旨会议事,奸恶魏忠贤,串通逆妇客氏,逼死裕妃,革夺成妃,戕【qiāng】 害缙绅 【jìn shēn ,古代称有官职的或做过官的人。也作搢绅】 ,盗匿珍宝,包藏祸心,谋为不轨。议得魏忠贤、客氏俱依谋反大逆律,皆凌迟处死。其崔呈秀并五虎李夔龙等,五彪田尔耕等,相应比照结交近侍官员律斩。其魏忠贤之子侄魏良卿、魏良栋、魏鹏翼等,暨客氏之子侯兴国,皆决不待时。其厮养干儿傅应星等,皆绞。其门下用事人杨文昌等,发配烟瘴充军,云云。
奉旨准了,他门下这数百助恶的鹰犬,尽皆拿究问罪,宦实那时也就心胆皆裂,喜得他平素未曾助人作恶,且他历仕久了,又是进士出身,他同寅同年在朝者多,虽未得敢护庇他,未免有些情分,故此无人举发,因而遂得漏网。虽如此说,他哪一日不提心吊胆,欲要告归,恐前脚一动,后面为人所算。他在朝到底爵尊位重,人还畏怯三分,虽是如此算计,也如坐在针毡上一般,无刻心安。
崇祯皇帝恼恨逆党诬陷东林,几危社稷,搜寻他党羽不己。有一个大胆的臣子,他也是逆党门下,尚未犯出,想道:“与其袖手获罪,不若舍命上一本,或者侥幸得免,倒未可知。”他竟上了一本。内中有几句道:
魏党秉政,人人自危。陛下当日位处亲藩,朝廷介弟,犹上请尊崇忠贤,为之建祠诵德,以免谗忌。何况外廷小臣,生死关头,依附以求脱祸者乎?伏乞圣恩垂念,赦其旧辜,责其新效,则群下幸甚,云云。
崇祯见了这奏本细想,果然不谬,遂有旨道:
逆党已伏严诛,其亲党并已获附逆用事诸人,如唐朝依附朱泚【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唐朝中期将领、叛臣。朱泚原为幽州将领,先后效力于李怀仙、朱希彩,任陇右节度使、凤翔节度使等要职,加封中书令、太尉。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朱泚被哗变的士兵拥立为帝,不久,李晟收复长安,兵败被部将杀死,时年四十三岁】 逆臣三等问罪之例施行,其未发觉者,概不株连。
后来将逆案结过了,宦实才放了心。又过了年余,他方告老回家。到了家中,富贵的人致仕荣归,谁不奉承,他家的热闹,自不必说,真是不来亲者强来亲的时候,沾亲带故,因亲及亲,算盘打不清的亲戚也都来拜望送礼,只有他一个妹夫刘太初 不到,且连妹子都不来。宦实差人去请了数次,他并无多言,只有四个大字相复,道是无暇多谢。后来宦实亲去看妹子、妹夫,觌【dí】 面致请,他也决不肯至,所有赠遗,又力辞不受,没奈何,只得听之。
宦实见儿子离了数年,比当日大不相同,竟改得竟成了一个好人,又见媳妇也贤慧知事了些。娇花丫头又生了一个孙子,虽是庶出,老年人见了个孙儿,也自欢喜,况且又脱了这场大难回来,心中这个快乐也不小。那司富跟着宦实在京,做了大掌家婆,年岁半百,倒越发白胖了,只像未及四旬样子。
一日,侯氏、娇花都到艾夫人上边去,宦萼在房中午睡,他走了进来,一屁股就坐在床沿上。推醒了宦萼,笑着道:“你这没良心的,我还是你的旧师,今日嫌我老,就不理我了,来家这些日子,你连亲热话也不望我说一句,当日怎么从小带你来?”宦萼忙坐起来,搂了亲了个嘴,道:“我怎肯忘了你,这些日子忙乱,又没个空地方儿,我哪一日不想着你。拉他上床,放下帐子,大白昼不好脱衣,单把他裤子褪下,看他的那物越发比当日丰满得可爱,遂抽弄起来:
司富久旱逢甘雨,宦萼床中遇故知。
宦萼一番清画乐,司富重享大雷槌。
司富觉宦萼的本事大胜昔年,欢乐无穷而散。宦萼见他年虽五十,丰韵犹佳,时常点缀一番,不必多说。他一家上下好生欢乐热闹,是古语说的,乐极悲生。这是何故?当日宦实在朝时,有一个御史,姓陈名忠,是山东人,曾劾过宦实一本,其略云:
河南道试御史臣陈忠谨奏,而愚臣蒙恩内召时,顾无能谨申忠悃 【kǔn ,真心诚意】 之诚,仰乞圣明。俯察斥逐,以肃纪纲事,古称尚书乃朝廷喉舌之司,非忠诚素著者,何以辅尊圣明。如工都尚书宦实,一味寡廉丧耻,百端婢膝奴颜。位至司空,官非贱矣,尚为人之鹰犬。年登六十,齿非幼矣,更做人之干儿子。以朝廷之官帑 【tǎng ,国库里的钱财】 为献媚之私恩;以朝廷之大臣,为权奸之奴隶。蒙圣主之恩,视同陌路。受假父子庇,敬若亲生。损人利己之事,无不勇跃力行。致君泽民之术,尽皆弃掷不顾。不但上负廊庙 【指朝廷】 ,抑且有玷班行 【指朝廷】 。宜亟赐罢黜,不可片刻留于朝廷之上者也。云云。
那时正是魏监当朝,他正买人心的时候,见参了他年高位重的儿子,可还容得,况本内虽不曾明说出他来,却全说的是他,焉得不怒。本竟留中不发,过了些时,寻了个事故,将陈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