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模样给宁歆歆逗笑了,把宁三三抱在怀里,取了小木勺舀着一勺一勺餵。
这孩子如今养出了一身富贵膘,抱着还挺沉,食量也大了许多,一小碗肉泥不多时便吃完了。
最后一勺入腹,宁三三抬起大脑袋瞧了瞧碗里,见已然是空了,便蜷起腿脚重卧下,在宁歆歆怀里又瞑上了眼。
看这孩子的懒劲——
宁歆歆轻轻一笑,真是招人喜欢。
把睡着的宁三三送回了益安居的窝里,宁歆歆便又没了事做,坐在圆凳前饮了碗冷茶,又起身去了药房。
赵嬷嬷的老寒腿,需要勤泡脚,就先配个泡脚方子。
她铺开纸、取了秤,抓了熟地、当归、赤芍、川穹、伸筋草、透骨草、桃仁、红花、桑枝、桂枝、丝瓜落、薏苡仁、艾叶,分成了十包。
煮上一刻便可兑上温水泡脚,一天一包,足够用到生辰宴过后赵嬷嬷回府了。
配完这个泡脚包,又加加减减给梁彦昭配了些药浴包。
配好之后,宁歆歆也没拿纸包了了事,却抱着药回了房,取了针线笸箩、裁了纱布,想要亲手给梁彦昭缝上几个药浴布包。
捻针起手信心满满,心说我虽没吃过猪肉、但也见过猪跑,红苏整日里捧着绣绷在廊下做针线,自己瞧了那么多时日,怎么着也得有点理论底子。
可在红苏手里无比听话的针线到了自己手上,就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先是棉线死活不肯进针孔,光线头剪掉十几段,也还是穿不上,逼得宁歆歆像个老花眼一样,挪到雕花窗下,借着午后日头、抬高手、眯起眼,费了老鼻子劲,才算是纫上了。
好不容易纫上,那棉线就得留的长长的,管他什么「懒老婆串长线」的民谚呢,实用为王。
可线长了,又半道打结,好不容易解开,又戳伤了手指......
宁歆歆耐着性子缝了一个药包出来,指尖多了三个血洞,她低头一看,深觉自己真不是干这活的料。
干脆重裁纱布,每一块都比第一次裁的大了一倍不止,药材放到中心,直接拎起四边绑成个小包子样。
看着竟然比认真缝出来的那个,还更顺眼。
宁歆歆麻了。
所幸,经过这一通折腾,这个因着心气不顺而略显漫长的下午就已过去了不少时辰。
去厨房准备好晚膳,梁遇明便该回府了。
——
宁歆歆坐在小厨房门口的石凳上,构思着今日份的晚饭,她想给梁彦昭做些硬菜。
想了有些时辰,她决定做一桌博山菜。
博山菜是鲁菜四大菜系之一,认真论起来算得上是鲁菜最接地气的一支,既有着鲁菜的咸鲜为主的鲜明特点,又有其独特家常韵味。
宁歆歆多年前过淄博,曾吃到过一桌价格便宜、但味道一级棒的博山菜,所谓是「吃了博山饭,围着天下转」,她当时就被惊艷到了,后便自己习了爱吃的那几道。
若要做博山菜,那必不可少的便是一道酥锅。
相传酥锅本叫「苏锅」,乃是由一个名唤苏小妹的女子创製,这菜的特点是加醋颇多,煮出来的肉类酥烂无比,便渐渐成了「酥锅」。
这菜一般是冬日里做,因为里头有一道必不可少的配菜,乃是小雪节气过后的大白菜。博山人过年,家家户户都会做酥锅,当真是穷也酥锅、富也酥锅。
大约便如,其他地方的炸菜、腌肉一般吧。
在现代时,大家做酥锅都多采用高压锅,省电省火也省时间,但味道却也差了些。
炭火炉、松木柴、老砂锅,这三样搭到一处才是製作酥锅的最佳选择。
菜品选择上,可以根据各家喜好自由搭配,但常规的原料大都是那几种——
一个是海带,这海带还不能是麻辣烫、串串香里面常用的海带结,也不能是拌凉菜用的那种细细脆脆的海带丝,必须得是厚厚的、切做大块的厚海带。
一个是鲅鱼,鲅鱼得切成了鱼块、事先在油里炸过一遭去腥味。酥锅的这种製作方法衍生出了许多其他做法,酥鱼便是其中一种,小个头的鲅鱼处理干净炸透,用着酥锅的方子去酥,照样得许多人喜爱。
还有一种是带皮五花,酥锅也是需要长时间炖煮的,所以这猪肉块也得使棉线繫紧防散。
自己在家做不会在味道、做法上讲究太甚,便是不用高压锅,也顶多就炖煮一个半时辰,但外头餐厅捲起来可就是另一番场面,听说有专做酥锅的饭店可以炖上五个时辰。
还有洗净切块、燎了毛,后又焯过一遍水的猪脚,切成厚片的、脆生生的莲藕。
最重要的一种便是白菜,不能是小白菜,必须得是帮子、叶子都极具水分的、嫩嫩的大白菜。
因为酥锅的一大特点便是不加一滴水,那长时间炖煮所需要的水分,除了液体调料供了一点外,大部分还是来自于白菜渗出的汁水。
配菜都准备好便可以往老砂锅里码菜,先在最底下码上厚厚一层白菜,上面铺一层猪蹄,撒一层葱姜,再铺一层海带、一层鲅鱼,撒一层葱姜,又一层莲藕、五花肉,最顶上那层再放白菜盖严。
取个小碗将酱油、醋、糖、盐调成汁倒入,再扔上几块八角、桂皮,大火煮开后,剩下的事就可以交给时间。
这功夫里便可以去做个博山炸肉,这个炸肉的特点便是硬,吃着非常酥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