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栋特意多花了点时间,分别和李卫东项目组的三位组员单独谈话,事先也没和李卫东打招呼。明知道这么做会让李卫东不高兴,黄国栋却顾不了那么多了,他想让三个年轻人抛开顾虑放心地说出心里话,有其他人在场恐怕就达不到这个目的。
关于困难和需求,吴爽没敢说出什么实质性的内容,艾玛和潘吉文则几乎是异口同声,他们的反馈让黄国栋进一步看清了李卫东和杜拉拉在做项目上的若干差异。
这两个项目都是当事人主动提出来要做的,两人都独立设计了整套项目思路,但是此后,区别就显现出来了。
杜拉拉自己披挂上阵,承担了一半的工作量,她既是一个项目的领导者和协调者,又是一个深入参与的具体执行者。此外,她和项目相关人员一直频繁互动,令参与者始终对项目保有了一定的兴奋感和主动姿态。
李卫东却不具体承担任何分工,只是不停催促进度。
下面的人遇到难题卡住了,他仍然一个劲儿地逼着大家交功课,却拿不出什么好的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一来,项目组的氛围就不太好了,几个专员老挨训,又实在找不到方向,都有些垂头丧气。
外企的经理是典型的中层干部,处在承上启下的环节上,这个位置注定了做经理的不能只坐着思考策略催逼结果,而是需要亲力亲为去承担一部分具体任务,下属遇到困难的时候更要及时提供指导和支持。
黄国栋对李卫东的做法感到意外的同时,自然对他这么当经理不满意。黄国栋可以想象,下面的人做不出东西的时候,像李卫东这样没有指导只有训斥,几个专员自然心中不服:我不会的事情其实你也不知道怎么做嘛。李卫东让自己成了一个监工。
黄国栋决定还是先看看李卫东自己有什么想法再作定夺。他把李卫东找来,开门见山问李卫东对项目的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李卫东已经从吴爽那里知道了黄国栋找了三位组员分头谈话,了解“困难和需求”,他敏感到黄国栋这么做是对他不信任。李卫东现在是一肚子的不痛快看谁都不顺眼,开口就抱怨说,老板,拉拉的项目有顾问公司做后盾,我这边却没有呀。
黄国栋滑头地提醒他:“你原来没有提过这方面的要求呀。”那意思,是你自己不早说,我还以为你靠自己就行了呢。
李卫东听出他的意思,愤愤地说:“是呀,我太老实了,光想着怎么替公司省钱,所以项目现在才会做得这么辛苦!早知道,应该像拉拉那样,一开始就向公司要求用顾问。”
黄国栋笑道:“其实拉拉并没有为宽带制项目申请顾问公司的资源,她是在做年度薪酬调查的过程中,利用了顾问公司的方法论做宽带制的基础—这么说吧,她让宽带制项目在资源利用上搭了一下便车。而且,薪酬调查这个事情,我们和顾问公司其实是有利益置换的,我们免费提供了我们的薪酬数据给顾问公司,所以顾问公司收取的顾问费并不多。”
李卫东听了有些没趣,愣了一下说,还是的呀,拉拉有便车可搭,我却没有这个便利。
黄国栋打断李卫东的抱怨,直截了当地回到主题:“那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
李卫东沉吟了一下说:“我想,还是现实点,我必须得有相关的顾问公司做后盾。”说完,他又辩解似的补充道:“这并不是我要求多,其实您问问拉拉,她原来有个同事,是招聘的老手,光做一个管理培训生项目就动用了不少顾问做后盾呢!”
黄国栋摆摆手,意思用不着把话题扯远,他说:“那么你做一个申请计划报给我,我去请大卫批。”
李卫东本来还想长篇大论说服黄国栋,没想到黄国栋如此爽快,半点推脱都没有。他浑身的紧张落了空,一下有点反应不过来。
黄国栋叮嘱说:“卫东你仔细考虑一下,需要哪些方面的顾问,让人家报价—申请的时候总得给大卫个概念,你的项目一共需要多少家顾问公司,需要花多少钱。”
黄国栋说的时候一脸平和,李卫东却忽然感到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罩来。他还没有具体地筹划好顾问公司的事情,但是想也想得到,这就等于让人家来帮你量身定做,和拉拉搭便车的性质哪能一样,顾问费自然便宜不了。
李卫东有些担心起来,要是真把需要的顾问全套都申请了,会不会在麦大卫面前显着拉拉会办事儿我却能花钱?
李卫东还在琢磨呢,黄国栋又开始讲话了,大意是说艾玛他们几个现在似乎有些信心不足,要李卫东多提供指导和支持,有的事情难度太高,交给专员做不放心云云。
李卫东听明白黄国栋的意思,第一反应就是艾玛背后给自己扎针呐。他心里不高兴,脸上也全都露出来了,勉强点头答了句“我知道了”。
黄国栋见李卫东挂着一脸的寒霜,只得把让杜拉拉参与项目的话给咽了回去—就李卫东这情绪,能谈出什么好结果。
黄国栋在那一瞬间拿定了主意:先等李卫东把顾问费的申请交上来,到时候我直接和麦大卫谈,有了结果再通知李卫东,让他执行指令就是了,何必事事都要征求他的意见!说起来这事儿麦大卫有责任,太宠李卫东了!弄得他现在自我感觉那叫一个良好嘿,啥事儿都非得顺着他的意思办。
不过,谈话结束前,李卫东倒说了一句让黄国栋高兴的话:“老板,是不是需要马上做人员流失分析?我来做吧。”
见杜拉拉和李卫东都忙,黄国栋本想让马莱来做流失分析,既然李卫东愿意,那是再好不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