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111章 宫阙万间作尘土

我在中唐当皇帝 第111章 宫阙万间作尘土

作者:博带青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4-23 14:35:50 来源:9书院

陆婉随后得意道:“钟山又名蒋山,上元县旧称蒋州。吴主孙权曾葬于之墓蒋陵。”

李宁笑着回:“这次倒是说了不少,不会是你方才去问了陆伯父吧。”

陆婉被说中了心事,还极力辩解道:“没有,没有,我方才只是去添件披风。”

李宁见陆婉身上果然多了一件绿色披风,手中还有件黑色披风,看来为他所带。

李宁上前指了指陆婉怀中披风问道:“这披风可是予我?”

陆婉转身撅起小嘴道:“不是,这披风是要拿于我阿耶。”

李宁尴尬自嘲道:“看来是我自作多情,还以为小娘子是为我所拿。”

陆婉嘴角轻轻偷笑,接着道:“阿耶已回船舱,这披风暂且予你。”

李宁系好披风后,嘻嘻一笑:“真暖和,我就知道小娘子心善。”

陆婉娇羞得地下了头,片刻后她看见一座山对李宁道:“那是燕子矶,乃幕府山东端,相传始皇帝在此渡江,巡视江南。达摩法师一苇渡江之地亦在此处。”

李宁知道燕子矶乃长江三大名矶之一,也知始是皇渡江之地,却不知成语“一苇渡江”发生在此。他点头道:“东晋王导在此建幕府,南朝宋国在此立宣武城,陈高祖在此打败北齐大军。”

陆婉见李宁说得都是兵事,于是问道:“你怎对此地兵事如此熟悉?”

李宁回:“是李师傅所教,他乃西平郡王之子,将门之后。”

不久后陆婉又看到一座山,于是问道:“此山名为卢龙山,你既通晓兵事,可知此处有何城?”

李宁答道:“卢龙山又名白石陂,晋元帝见其南接石头、北临大江,堪比长城卢龙寨,因此赐名。山下有城名白下,易守难攻,乃建康西北卫城。

李宁又补充道:“白下城与宣武城、南琅琊城庇护建康之北。建康难怪为六朝之都。”

陆婉也道:“南齐谢玄晖曾赞建康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李宁问道:“建康确实乃钟灵毓秀之地,你可曾去过城内游玩?”

陆婉答:“上次来得匆忙,只露宿于江边新林浦,并未去城内。”

李宁提议道:“今日,我等去城内游玩可好。”

建康名胜古迹众多,陆婉自然欣然同意,李宁也很像去看一看六朝古都之繁华。

李宁把五艘大船停在长江岸边,乘着五条自带小船,又在夹江渡口租了五条船,沿着淮水向着上元县驶去。

淮水就是后世著名的秦淮河,此时也有称秦淮河。刘禹锡《金陵五题》中《石头城》一诗中就有:“淮水东边旧时来,夜深还过女墙来。”另一首《江令宅》中也有:“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秦淮河是因为晚唐诗人杜牧那首《泊秦淮》才名声大噪。如今杜佑才一岁,估计还在长安喝奶呢。

李宁这艘三丈船是在渡口所租,船上有李宁、郦定进、谭云、陆简礼、陆婉、王冰、董平七人。他还在渡口租了四艘小船,加上自带的五艘小船,共九艘小船,载着四十名护卫。

李宁来上元县游玩,自然独自和几个首领享乐,也要上带护卫一起才好。江边只留了两火人看守船只。

他们一行人浩浩荡荡得行驶在淮水上,不久后李宁看到淮水边有一座古城。城墙建在巨石之上,颇为壮观,只可惜有高有底,还有一段缺口。

唯一来过此地之人船上只有陆简礼,于是李宁向他问道:“陆世叔,此城莫不是‘石头城’?”

陆简礼回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处正是石头城,不过已经荒废。”

过石头城,行驶一段时间后,淮水出现分叉,他们并未顺着淮水南下,而是沿着一条分支北上。

李宁前世来过南京城,知道秦淮河是一直向东南流去。现如今竟朝北行驶,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又问陆简礼道:“陆世叔,船只为何北行?去往何处?”

陆简礼自然明白李宁疑惑,回道:“此乃运渎,三国东吴郗俭所凿,联通淮水与台城,是漕运之河。上元城在运渎之北。”

原来,上元县城可不是故建康城,它在故建康城以西,石头城以北。

建康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之都城。隋朝灭陈后,隋文帝杨坚忌惮金陵王气,为防止地方复辟,下令将建康城“平荡耕垦”。

六朝宫室遂毁于一旦,改作农耕之用。这才有刘禹锡《乌衣巷》一诗钟所说:“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唐王朝依旧打压建康城地位,开始还设置蒋州、昇州、江宁郡等州郡级别,后来直接改为上元县,由润州管辖。可想而知金陵确实不受朝廷待见。

李宁等人刚进入运渎不久,就看到一座高大圆拱桥,陆简礼又道:“此桥名为望仙桥。”陆简礼又道:“此处乃乌龙潭,石头山之名泉。”

行驶不到两刻便到了上元县城下,他们将船只暂时安置在运渎北侧乌榜村,然后徒步进入城内。

此时已至酉时,众人先包下一座酒肆,点了八桌好酒菜,美美得享用一番。

上元县城虽不及昔日建康城那般庞大繁华,但也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内一条河联通运渎,两岸也有不少莺莺燕燕之地。

李宁知道刘禹锡这首《乌衣巷》还没问世,他想着趁着夕阳,去淮水游船,欣赏美景,然后大笔一挥,做个文抄公,岂不妙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禹锡所作《金陵五题》,杜牧所作《泊秦淮》,如今都正适合拿出来装装神童。

不过,李宁觉得当文抄公不光明,还有点不吉利。之前在北固山吵了一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然后就惨遭追杀。

若是每次都抄袭抄袭名人名篇,坐实神童之名,日后定然不胜其扰。再说李宁觉得他已经很出风头了,不能得以忘形。

虽然李宁决定不做文抄公,但来了金陵,这些名胜古迹还是要看一看。于是他带着想去游玩之人陆简礼、陆婉、谭云、王冰、董平几人沿着运渎进入台城。

台城果然像刘禹锡诗中所描绘得那样:“万户千门成野草”。四周已不见任何宫阙殿宇,只剩下残砖烂瓦埋没于野草之下。

李宁等人沿着运渎入台城护城河,河边已长满芦草,接着沿着护城河进入潮沟,随后驶入青溪。

青溪也是东吴郗俭所凿。运渎和青溪分别又叫西渠、东渠,对建康防御极其重要。而潮沟联通运渎、青溪、护城河,三支支流共同汇入玄武湖,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

由青溪入秦淮河后,便是故建康最为繁华之地:乌衣巷,也就是后世著名的夫子庙景区一带。

朱雀桥边野花盛开,依稀可见,乌衣巷口落日西陲,红满半空。旧时王谢堂前燕子,如今飞入寻常百姓之家。

李宁真的看到了刘禹锡诗中描绘之景,激动不已。他很想做出那首千古名篇,却只是默默欣赏罢了。

喜欢我在中唐当皇帝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我在中唐当皇帝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