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茅山道释

作者:天地梦蝶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68章 翠华山七星宝剑

书名:茅山道释 作者:天地梦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2

“让我们携手并肩,共同扞卫我们的龙脉,让这份传承千秋万代,永垂不朽。”任司长的话语犹如洪钟大吕,响彻云霄,众人闻之,纷纷起身而立,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宛如星辰般璀璨夺目,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他们深知,前方的道路崎岖坎坷,犹如荆棘密布,但只要心中有信念之光,脚下的路便如同康庄大道,一片光明。

在太白山顶的天池畔,他们立下了铮铮誓言,要将这份对自然的尊崇和保护的神圣使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直至永恒。

他们发誓,要像太白金星一般,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他们要将这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对修行的执着信念,如春风化雨般传递给每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他们坚信,只要心中有信念之光,就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没有什么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他们要让这束光,如同明灯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如同火炬点燃他们保护自然的使命,如同晨曦照亮他们传承下去的希望。

告别秦岭主峰太白山,任司长又带领道释等人折返关中环线,踏入终南山。

经过如诗如画的盘山道,终于抵达了翠华山。

翠华山与华山一样,皆由花岗岩铸就而成的悬崖峭壁,历经岁月的沧桑变迁,宛如鬼斧神工般雕琢成了人间仙境。

翠华山山势陡峭险峻,山间云雾迷蒙,恰似轻纱笼罩,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他们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徐徐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踩在了历史的琴弦之上,弹奏出悠扬的旋律。

山道两旁,古木参天,枝叶如华盖般繁茂,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更衬得山林幽静深邃,神秘莫测。

阳光透过树梢,斑驳陆离地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交错的美丽图案。

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古老土地上的故事。

翠华山河流蜿蜒,漫石穿隙,碧潭串珠,柳暗花明,曲径通幽,集山、水、石、洞、古迹于一身,以奇峻幽深的独特风格,形成山色湖光交相辉映、悬瀑湍溪高下错落的奇特景色,故有“终南独秀”之美誉。

山中有水湫池、太乙峰、冰洞、风洞、翠华庙等景观。

水湫池又名太乙池,相传是唐天宝年间,由于地震,山峰崩裂,堵塞山水,汇聚而成。池面约百亩,碧波荡漾,景致优美。

现备有游艇和游船,游人既可体验高速冲浪的刺激,又可享受泛舟水上的悠闲。

太乙峰就在太乙池的旁边,高数十米,远远看去,就像是太乙真人的雕像,有传说是太乙真人飞升后,肉身所化!

水湫池西有风洞,其实风洞并非真的洞穴,而是由两块巨大的花岗岩叠置而成的“人”字形狭长缝隙,传说是当年太乙真人显灵,七星宝剑所留的剑痕。

缝隙长四十余米,高十五米,进入洞中,凉风习习,终年不停。

风洞北有冰洞,冰洞也是由几块崩塌下来的巨石堆砌而成,洞内四季阴冷刺骨,寒气逼人,即使在盛夏也可见到洞顶悬挂着冰柱,洞内堆雪叠玉。

山上还有金华洞、玉案峰等名胜,均地势险峻不易攀登。

古诗有“云从玉案峰头起,雨自金华洞中来”的描写,足见其气势。

“翠华山不仅风景秀丽,更藏有传说中的神器宝剑。”任司长边走边向道释等人介绍道。

他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仿佛唤醒了沉睡中的古老传说。

传说中,这把宝剑犹如九天玄女的佩剑,剑身闪烁着神秘的符文,仿佛蕴含着无尽的神力,能够驱散邪恶、斩杀神魔,庇佑持有者免受一切灾难。

据说,这把剑曾被一位英勇无畏的英雄紧握手中,他挥舞着宝剑,剑光如闪电般划过天际,所到之处,敌军如惊弓之鸟,纷纷落荒而逃,最终为人间带来了和平。

这位英雄,便是后来得道飞升的太乙真人,他不仅是天庭神只太乙救苦天尊、东极青华大帝、寻声救苦天尊、青玄九阳上帝,更是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太乙救苦天尊与南极长生大帝宛如玉皇大帝的左右护法,共同守护着天庭的安宁。

太乙救苦天尊居住在“青华长乐界,东极妙严宫”,他宛如一盏明灯,为受苦亡魂指引往生之路。

对于那些积德行善、晓道明玄且功德圆满之人,太乙救苦天尊会驾乘九狮之仙驭,散发百宝之祥光,接引他们登上天庭,成为神仙。

太乙救苦天尊在道门中地位尊崇,他那大悲大愿、大圣大慈的形象,如同一座巍峨的高山,令人敬仰;他寻声赴感、救苦救难的事迹,似一首激昂的赞歌,在信徒的心中传唱不息。

说话间,在任司长的引领下,他们一行人犹如探险家般,终于抵达了一处隐秘的洞穴前。洞口被茂密的藤蔓和古老的树木重重遮掩,宛如一个神秘的宝藏,若非有人指引,恐怕难以被发现。

洞口的藤蔓宛如绿色的珠帘,轻轻摇曳,似乎在热情地欢迎着他们的到来。而洞口的古树上,缠绕着一些不知名的藤蔓,它们的根须犹如大地的脉络,深深扎根于土壤之中,仿佛在默默守护着洞穴的秘密。

“就是这里了。”任司长轻声说道,然后身先士卒,走进了洞穴。

洞内幽暗深邃,宛如无尽的深渊,让人不寒而栗。但随着他们的深入,洞壁上竟如繁星点点般出现了点点荧光,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前行的路。

这些荧光源自洞壁上生长的奇异植物,它们宛如神秘的守护者,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使得整个洞穴弥漫着神秘而庄严的气息。

这些植物仿佛是守护洞穴的精灵,静静地守护着这里的秘密。它们的叶片上闪烁着微弱的光点,恰似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为他们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终于,他们来到了洞穴的最深处,那里一把古朴的宝剑宛如沉睡的巨龙,静静地插入岩石中。

宝剑的剑鞘上布满了岁月的痕迹,却依然散发出一股超凡脱俗的气韵。剑鞘上镶嵌着几颗宝石,犹如夜空中闪烁的宝石,散发着淡淡的光辉,仿佛在诉说着它那不为人知的传奇来历。

宝石的光芒与洞壁上的荧光相互交织,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洞穴充满了神秘莫测的氛围。

“这便是传说中的神器宝剑。据说,只有与宝剑有缘之人,才能从岩石中拔出这把神剑!数千年来,无数人都曾试图挑战这一壮举,但都以失败告终!”任司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敬畏,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传说。

他的话语在洞穴中回荡,犹如阵阵惊雷,唤醒了沉睡中的宝剑。

宝剑似乎感受到了他们的到来,发出了一阵低沉的嗡鸣声,宛如龙吟虎啸,仿佛在欢迎着新的主人。

葛小帅第一个上前,自持力大如牛,应该是那个有缘人!

然而,宝剑在葛小帅把脸都蹭的涨红的情况下,纹丝不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19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