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茅山道释

作者:天地梦蝶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80章 神奇的鬼谷岭

书名:茅山道释 作者:天地梦蝶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2

任司长的话语犹如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道释的心上,让他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即将面临的挑战,宛如一座高不可攀的山峰,远比想象中更为复杂和危险。

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是大自然设下的重重考验,还有那些如同鬼魅一般,隐藏在暗处的未知危险。

道释微微颔首,他深知,真正的挑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他将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揭开鬼谷子留下的神秘面纱,或许还能寻觅到那通往更高境界的珍贵钥匙。

次日清晨,阳光宛如一位温柔的使者,穿透了层层薄雾,照亮了蜿蜒曲折的山路。

一行人在任司长的引领下,踏上了攀登鬼谷岭主峰的征程。

他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前行,犹如勇敢的探险家,穿越密林,跨过小溪,一路上相互激励,共同战胜着攀登途中的种种艰难险阻。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一行人终于登上了鬼谷岭主峰。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传说中鬼谷子曾经居住和生活过的地方——老茅庵。

老茅庵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鬼谷岭上东侧岭台坎下,与鬼谷庙相距不足一百公尺。

古时,这里曾有几间简陋的茅屋,如今却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一片空旷的土地,成为老茅庵的遗址。

老茅庵坐落在海拔两千余米的峭拔雄伟的山峰之上,仿佛一位沉睡的巨人,被一大片古老而高大的铁杉树林紧紧地拥抱着,终日沐浴在绿色的云雾之中。

如丝如缕的雾气,恰似一条条轻柔的飘带,温柔地缠绕着老茅庵,悠悠地飘浮在庵前和庵后。

密密麻麻的巨大杉树,犹如忠诚的卫士,严严实实地守护着老茅庵,只让阳光透过些许缝隙,洒下星星点点的光芒。

迷迷蒙蒙中,老茅庵宛如一位沉睡的老者,静谧而古朴,苍翠欲滴。

在老茅庵遗址侧旁,矗立着一块巨石,宛如一座天然的丰碑。

巨石中间,有一个低洼的石坑,恰似一个小巧的聚宝盆,虽不磊落,却能盛下四五斤粮食。

民间传说,这个石坑名为“米粮窝”。

往昔,每至夜晚,米粮窝里总会神奇地生出些粮食,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天亮时,这些粮食粒粒饱满,可被全部舀起端走,供道观的道士果腹。

白天,粮食消耗殆尽,夜幕降临,米粮窝又会如魔法般生出一窝粮食。

在米粮窝的上方,还有一块巨石,宛如一座守护的卫士。

巨石的顶面,天然生成了两个并排的深深石窝,恰似两只深邃的眼眸,石窝深约三十厘米,口面直径长约十厘米。

民间传说,这两个石窝,名为“油盐罐”。

一个石窟装油,一个石窝装盐,它们如同两座取之不尽的宝库,夜晚生油长盐,白天供人享用。

听老人讲,过去,油盐罐的两个石窟中间,还有一个相连的石头把手,宛如一座桥梁,可惜在民国年间就已破碎。

鬼谷岭东侧有一口龙王井,平日,洞内并无激流,洞口前有一个圆形水潭,水色透明,宛如一块晶莹剔透的水晶,闪闪发光,洁净无暇;它又似一面光滑如镜的纯钢,听之清脆悦耳,喝之凉爽宜人!

这口一尘不染的水井,宛如一颗镶嵌在浩瀚云雾中的明珠,不断地流淌着、飘浮着、蒸腾着、滋润着云雾山上的草木花卉,孕育着云雾山上无数生灵!

正是因为有了这口井,才让云雾山充满了无穷的魅力,春色永驻。

在云雾山主峰鬼谷岭那开阔如砥的平台上,在平台上那层层绿荫如盖的掩映之中,有一块面积约一亩有余的土地。

其地的土层深厚得仿佛是大地的心脏,油润发亮,闪耀着无穷的魅力,人们将这一块地方亲切地称作鬼谷田。

据传,昔日鬼谷田的庄稼犹如被施了魔法一般,可以早种晚收。

它每日里收获的粮食,不仅如源源不断的清泉,滋养着鬼谷岭上寺观里道士们的生活,还如雪中送炭,接济着山里遭受饥荒的灾民。

然而,后来由于一个小道童莽撞地打碎了田边那叫鸣的石公鸡,鬼谷田里便如同被施了诅咒,再也长不出那早种晚收的神奇粮食了。

鬼谷田在黄龙洞井水的滋润下,田面上终日舒卷着如轻纱般的绿色云雾。

如今的鬼谷子田里,已改种为蔬菜了,绿油油的小菜苗儿,宛如一颗颗绿色的宝石,含着亮晶晶的露珠儿,在阳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这些蔬菜不仅为山上的居民提供了新鲜的食材,更为这片古老的土地注入了勃勃的生机与活力。

众人皆为修行之人,攀登这样的山峰对他们来说犹如闲庭信步,毫不吃力。在龙王井痛饮那如琼浆玉露般甘冽的泉水,稍作休憩后,任司长便带领着众人继续踏上前方的征程。

在鬼谷岭的西北方,是那传说中的舍身岩,传说这里是鬼谷先生羽化登仙的圣地。

来到舍身岩,众人皆被那怪石嶙峋、壁立万仞的壮丽景观所震撼。

舍身岩从上到下,全是如墨般苍黑的岩石,裸露着凌空而出,仿佛是大地伸出的一只只粗壮的手臂。

舍身岩中间的岩石,又长得如胆小的孩童般缩头缩脑,一处岩石突然凹了进去,宛如一个神秘的黑洞,显露出绝壁里还隐藏着很深的洞穴。

黑色岩石上下的缝隙里,到处都生长着枝丫弯曲的野生杂木,有的树木粗壮得如同巨龙,在云雾山里横冲直撞。

从上俯瞰,峭崖如欲崩裂的巨兽,古树似阴森的鬼魅,令人目眩心凉。

寻常之人,绝无胆量涉足此地,即便是道释等修行之士,亦觉背脊发凉,心中生寒,两腿发颤。

据传,昔日舍身崖上,曾有一条狭窄而蜿蜒的石阶小路,上下相通。

它从上而下,盘旋迂回,宛如一条空悬的彩带,飘动在云雾之间。那是鬼谷子曾经走过的路,如今已无人得见。

“我们便到此为止了,余下之路,唯有有缘人方能目睹那通往鬼谷仙府的路径,且看你们之中谁有此等机缘!”

任司长言罢,众人皆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道释。

葛小帅看向道释,眼中满是希冀:

“臭道士,此次你务必带上我,兴许我亦能有所斩获!”

道释右手摸了摸后脑勺,面露尴尬之色,讪讪道:

“我一无所见!”

任司长淡然道:

“诸位莫急,机缘造化向来虚无缥缈,无人能预测其何时现身,又与谁结缘。我们且在此盘膝打坐,静待时机吧!”

任司长话毕,便已选定一处两米宽的平坦之地,盘膝而坐,双眼微闭,眼观鼻,鼻观心,进入入定之境。

众人见状,纷纷效仿任司长,各自寻觅地方,盘膝打坐。

进入入定状态,时间会过的特别快,转眼间,已经黄昏,夕阳的余晖将鬼谷岭云雾峰照耀的如同金山,云蒸霞蔚,如梦似幻。

就在这时,入定中的道释突然被一道洪钟大吕的声音唤醒:

“春生、夏长、秋收、秋藏,天之正也,不可干而逆之!经其秋毫之末,挥之于泰山之本!...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38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