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作者:码到死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2章 语出惊人

书名: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作者:码到死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2

汪明远很诧异,这个时间点,刘清明居然会给自己打电话。

两人并无私交,晚上九点多,肯定不是为了谈私事。

难道是苏清璇刚刚把所有情况都告诉了她男朋友?

这两个人,还真是半点误会都容不得。

他问:“刘乡长,找我有什么事?”

此言一出,书房里的吴新蕊动作一顿。

她当然知道,云岭乡就在清南市,自己女儿的男朋友,居然是汪明远的下属。

这层关系,当真有些微妙。

电话那头的刘清明说:“汪市长,这么晚打扰你,是想约一下你的时间。明天能见一面吗?”

“我现在在省城,两天后回去,”汪明远说,“事情很急?”

“那我先口头汇报一下。”

汪明远看了一眼吴新蕊,吴新蕊微微颔首,示意他继续。

他把手机放在小桌上,按下了免提键。“好,你说吧。”

刘清明沉稳的声线从手机里传出来:“我想向您请求,取消云岭乡的农业税和其它不合理收费。”

汪明远愣住了:“你说什么?”

“我请求清南市委市政府考虑,取消云岭乡全乡范围内的农业税,以及所有附加的不合理收费。”刘清明一字一句,重复了一遍。

吴新蕊也为他大胆的言辞感到震惊。

虽然中央目前的确在考虑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的呼声也一直存在,但终究没有形成定论。

什么时候向地方推广,更是无人知道。

刘清明此言,无异于平地惊雷。

汪明远斟酌着词句:“刘乡长,这是云岭乡党委的集体决定吗?”

“还没有上会,”刘清明答道,“我想先向汪市长您汇报,听听您的意见。”

“我知道云岭乡的群众生活很困难,有困难我们想办法解决,但不能随便就撂挑子嘛。”汪明远的语气带上了几分官腔。

“今天以前,我的想法和您一样,”刘清明说,“觉得有困难就想办法,没什么解决不了的。可是当我看到东山村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的税费清单时,我才意识到,如果政府层面不作为,他们永远没有脱贫的希望。他们不是不想去沿海打工,而是没有那个条件。沉重的税费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刘清明将那张清单上的数字一项一项报了出来:“农业税,112元。三提五统,158元。教育集资,80元。水利费,35元。计划生育保证金,50元。优抚款,25元……林林总总加起来,一共是679.44元。汪市长,您知道他们家一年种地的纯收入是多少吗?不到4百块。这意味着他们辛苦一年,连交齐这些税费都不够。”

当听到农民辛苦一年,还倒欠政府钱时,吴新蕊彻底动容了。

她瞬间就明白了刘清明的意图。

修路和招商引资都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些税费,却是每年都要交的硬任务。

基层干部催收的手段,她再清楚不过。

汪明远沉默片刻,问:“如果市里不同意,你准备怎么办?”

“我会向林城市反映。”

“要是林城市也不同意呢?”

“那我会向省里反映。省里不同意,我只能向中央反映了。”

汪明远看了吴新蕊一眼,见她没有说话的意思,便对着手机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需要考虑一下。”

结束通话,他拿起手机,对吴新蕊说:“吴省长,您觉得他真会给中央写信?”

吴新蕊摇摇头:“先让他走程序吧,这件事,说不定连他们乡党委那一关都过不了。”

“我得好好想想,也需要给京城那边打个电话问问情况,”汪明远站起身,“您早点休息,我先告辞了。”

吴新蕊“嗯”了一声,没有起身相送。

这件事牵扯太大,她也需要好好想一想。

***

第二天一早,刘清明拿着那些单据,敲开了乡党委书记赵元佐办公室的门。

“什么事?”赵元佐抬了抬眼皮。

刘清明将单据放在他桌上:“你先看一看这个。”

赵元佐不明所以,拿起来一看:“这不是农户承担费用明细表吗?有什么问题?”

“赵书记,我建议,今年我们云岭乡,暂停征收一切农业相关税费。”

“你在开玩笑吧,你知道乡财政主要靠这些税费吗?我们乡没有多少正经的工厂,不收钱从哪里来?工资谁来发?公共费用谁来出?建设还搞不搞了?”

几个灵魂发问,马上让刘清明认识到了他的态度。

不过刘清明还是想要争取一下,说:“这些费用,我们可以再想办法。”

赵元佐摇摇头:“刘乡长啊,我知道农民负担重,可哪里不是一样?这是我们乡里该关心的事吗?税收是国策,中央有精神下来,我们执行就是了,基层工作就是党组织的触角,我们没有权力质疑,更没有权力反对,你知不知道?”

“赵书记,农民的负担太重了,再这样下去要出事的。”

“能出什么事?”赵元佐靠在椅背上,“收了几十年了,也没见出什么事。刘乡长,你刚来,不了解情况,工作要一步一步来,不要总想着搞些惊天动地的大新闻。”

刘清明坚持道:“我请求就这个议题,召开一次党委会。”

赵元佐无奈地看了他一眼:“开会可以,后果你自己负责。”

一个半钟头后,乡党委会紧急召开。

刘清明将自己的提议和盘托出,并详细阐述了农民的困境。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赵元佐清了清嗓子:“都说说吧,什么意见?”

没人说话。

“既然大家不说话,那就举手表决吧,”赵元佐说,“同意刘乡长提议的,请举手。”

刘清明率先举起了自己的手。

他环视一圈,会场里,只有宣传委员于绵绣迟疑了一下,也缓缓举起了手。

除此之外,再无第三只手举起。

“反对提议的请举手。”

剩下的四个人纷纷举起手,赵元佐最后举手,说道:“五票反对,提议不通过。”

他看了一圈众人说:“大家继续做好自己的工作,散会吧。”

众人纷纷起身离去。

这个结果让刘清明感到一阵无力。

于绵绣走到他身边,轻声说:“你已经尽力了。”

刘清明没有说话,他不需要这种空洞的安慰。

走出会议室,他骑上那辆破旧的二八自行车,径直奔向东山村。

沿着山路蜿蜒前行。

他负责包村的东山村,此刻正是一派忙碌的春耕景象。

村民们在田间劳作,为来年的生计做着准备。

每个人看到他,都笑着打招呼:“刘乡长来了!”

这些淳朴的脸庞,让刘清明心生愧疚。

他找到村长甘如柏和老支书甘新华,把乡里的决定告诉了他们。

两人十分惊讶,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这位年轻的乡长,竟然为了村民做到了 这个地步。

甘新华说:“刘乡长,我们苦是苦了点,给国家交税,没二话。”

甘如柏也说:“宗亮这小子心里没个数,这种事怎么好找你呢。”

“我还是了解得太少了。”

两人安慰道:“刘乡长,你是个好官,我们都记在心里。”

刘清明摇摇头,他要的不是这个。

甘如柏陪他在村里走着,一个念头在他脑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他要用最详实、最可靠的数据,写一份报告。

接下来的三天,刘清明白天和村民们一起守在修路的工地上,晚上则回到乡政府的宿舍,点亮台灯,将自己一家一户走访得来的数据整理成文。

三天后,一份洋洋洒洒数万字的《关于云岭乡农民生产生活及税费负担情况的调查报告》终于完成。

他拨通了苏清璇的电话。

“清璇,咱妈飞了吗?”

“找她啊,吴省长昨天就率团出发上京,现在应该已经在飞往法兰克福的飞机上了。”

刘清明一怔,随即做了决定。

“你有关系送到京城吧,帮我送份材料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601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