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清巨鳄 > 第五百七十章 易选官

大清巨鳄 第五百七十章 易选官

作者:塞外流云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01:2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太平天国如果能够成功的吸引朝廷的注意力,对于元奇来说,自然是好事,难得的好事,这一点,包世臣当然清楚,但他对于太平天国却是一直不看好,在他看来,太平军的战力或许可圈可点,但是天王洪秀全却是不值一提,压根就不是成大事的人。

见的易知足对于太平天国依然乐观,他忍不住道:“太平军实力大增,如今又攻占永州城,正式建立政权,朝廷必然会增派援兵,在永州毕其功于一役,太平军怕是难以支撑太长时间。”

毕其功于一役?易知足微微摇了摇头,道:“先生可是太小看太平军,也太高估了绿营,不出意外,太平军必然能从永州突围。”

“广西连年灾荒,太平军即便从永安突围,也难以在广西立足,必然成为流寇,难以为祸。”包世臣说着看了对方一眼,试探着道:“大掌柜不会是打算开门揖盗罢?”

开门揖盗,这是说引太平军进广东或是进江南,易知足一笑,抽出支香烟点燃,这才语气轻松的道:“先生多虑了,元奇固然是希望太平军折腾的越欢实越好,但却绝对不会让太平军进入广东和江南。

战乱破坏经济是一回事,更为重要的是太平军独尊真主,焚毁佛庙道观,对于儒家及诸子百家也持排斥态度,这不利于咱们笼络地方士绅......。”

听的这话,包世臣大为欣喜,“大掌柜准备着手笼络地方士绅?”

“咱们不是一直在笼络?”易知足轻笑道:“元奇的股东大部分不都是士绅商贾?”

“那不是一回事。”包世臣道:“士绅商贾入股元奇,不过是为了逐利,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对于士绅而言,功名才是最重要的。”

易知足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道:“先生的意思,是仿效吴三桂?”

见他一点就透,包世臣亦是一笑,“云、贵初定之时,朝廷仿效明黔国公沐英世镇云南例,以吴三桂世镇云南,所辖文武将吏,选用自擅,各省员缺,亦承制除授,谓之‘西选’。

如今南洋建省,设府置县,需要大量的官吏,朝廷鞭长莫及,大掌柜完全可以自行举荐选用,然后向朝廷报备,想来,朝廷必然会捏着鼻子认账,如此名利双全,必然尽收东南士子之心。”

道光虽然下旨,着南洋建省,但南洋总督、巡抚、提督、府县官员却是迟迟没有任命,去年易知足应允进京入值军机,道光许诺南洋官员着易知足举荐,易知足迟迟未进京,这事也就拖了下来。

这个提议确实不错,朝廷断然是不会让南洋变成元奇的地盘,即便南洋官员由易知足举荐选用,朝廷也总还有个大大义名分,总比直接丢给元奇强,而且,此举也可以顺带试探下朝廷的反应。

略微沉吟,易知足便笑道:“议着太平军,却转到南洋来了,先生提议不错,南洋吕宋、爪哇两省大小文武,若是由咱们举荐选用,更易招揽东南士子之心。”

“朝廷对于南洋具体情况并不熟悉。”包世臣缓声道:“吕宋、爪哇建省是先帝定下的,设府置县,却未定下来,大掌柜须的好好合计一番,府县该如何设置,还有文武大员的人选。”

易知足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不过,我这夹袋中却是没几个人才,还望先生多多举荐。”

包世臣听的一笑,“大清啥都缺,唯独不缺官员,不知有多少等着补缺的官员眼巴巴的等着补授实缺,消息一传开,广州、上海,必然是官员云集,大掌柜大可慢慢的甄选。”

“那些官员,我可不要。”易知足摇头道:“都是花银子捐来的,上任就知道刮地皮,南洋的移民和土著可经不住他们收刮。”

“不可一概而论,也有好官。”包世臣道:“选用一批,利于招揽人心。”

“先生说的是。”易知足颌首道:“海军主力舰队已然返航,不日就能抵达广州,他们在南洋转悠了两年,熟悉情况,南洋府县设置,还须多听听他们的意见。”

京师,前门,月盛斋。

月盛斋在前门内户部街东路,是一家有些年头的老字号,以酱牛肉名闻京师,一顶小轿在店门口稳稳落轿,轿帘一开,靖贝子奕增哈腰钻了出来,他如今已是北洋水师提督,此番京师进京陛见,顺带到户部催要划拨的军费,肃顺就近选了这处酒楼宴请。

抬头看了一眼月盛斋的招牌,奕增正要举步,一个小厮麻溜的迎了上来,利落的打恭见礼道:“小的给贝子爷请安。”

奕增瞥了他一眼,认的是肃顺跟前的,不由一笑,“你主子已经到了?”

“请贝子爷,自然是要早到。”那小厮乖巧的道,说着躬身道:“贝子爷请——。”

奕增随他进了酒楼,上了二楼进的一个雅间,便见的肃顺笑吟吟的起身相迎,连忙拱手笑道:“雨亭兄——。”

“坐。”肃顺笑道:“咱们之间可没必要闹那些个虚礼。”

两人本就熟识又一起在定海南洋海军大营里一呆数年,关系甚是亲密,可谓是相交莫逆,已到了熟不拘礼的地步,不过,如今奕增是晋封贝子,实授北洋水师提督,肃顺却是赋闲在家,两人之间相差不可以里计,是以奕增才多礼,怕肃顺有想法,见的肃顺一如往常,当即一笑落座。

寒暄了几句,奕增才正容道:“如今皇上也重视北洋水师,雨亭兄不如来北洋罢。”

肃顺不以为意的笑了笑,起身关了雅间的门,这才压低声音道:“征伐南洋之前,易国城就考虑到新君即位,可能会对元奇不利,是以着我上章弹劾,回京之后能对当今施加影响,如今他的担心成为事实,我岂能去北洋,左右得等机会接近皇上......。”

奕增原本就觉的肃顺弹劾易知足一事另有隐情,毕竟一众宗室子弟中就数肃顺与易知足的关系最近,听他如此说,当即就深信不疑,说实在的,眼下元奇与朝廷这关系令他很是担忧,不只是他,北洋水师上下可以说都普遍的担忧。

原因很简单,若是元奇造反,北洋水师不仅要首当其冲——迎战南洋海军舰队,还可能会无端遭朝廷疑心,再则,北洋水师初建,朝廷又缺钱,很多方面尤其是战舰和武器弹药方面都要仰仗元奇的支助,两者关系恶化,对北洋水师来说没有半点好处。

略微沉吟,他才轻声道:“你对易国城最为熟悉了解,他究竟会否......?”

“除非朝廷苦苦相逼,否则,元奇不会反。”肃顺语气笃定的道:“易国城若是诚心造反,早在创办元奇团练之时,便大可乘着朝廷对付英军之时,乘势而起,那时元奇团练一万精兵,连英军亦不是其对手,八旗绿营谁能敌?

再说了,南洋海军为朝廷训练了多少宗室勋贵和八旗子弟?京师筹建八旗新军,不也是元奇提供的火器弹药,易国城如是有心造反,会笨到如此程度,不遗余力的增强朝廷的实力?”

说到这里,他轻叹了一声,“其实,朝廷是容不下易国城掌控军权,实则也不想想,元奇那么大的家业,手中没有足以自保的实力,岂非是任人宰割?大户人家还知道请保镖护院,何况元奇?”

奕增赞同的点了点头,这倒是实情,元奇财雄天下,分号遍布东南数省,广州上海工厂遍地,如无实力自保,只怕早就被朝廷和地方官员吃的连渣子都不剩了,那能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

略微沉吟,他才道:“京师之中,若论对元奇对易国城的了解,无人能及得上雨亭兄,皇上必然会召见,雨亭兄可的把握好机会。”说着他轻叹了一声,“与元奇闹翻,朝廷可谓是得不偿失。”

说话间,酒菜已是流水阶的送了上来,见的一桌子酒菜,奕增笑道:“何须如此破费。”

“虽说天津不远,但如今却是难得一见,自然不能简慢。”肃顺说着举杯道:“来,今儿算是为你提前饯行。”

堪堪的酒过三巡,就响起了敲门声,肃顺不悦的道:“进来。”

肃顺跟前的小厮轻轻推开门,探进一个脑袋来,道:“六爷,宫中来人,说是皇上召见。”

皇上召见?肃顺一楞,随即一放酒杯,腾的一下站起身来,咸丰终于是想起他来了!奕增跟着起身道:“还好酒喝的不多,雨亭兄自管前去,咱们明日再饮。”

紫禁城,乾清宫,西暖阁。

身着明黄龙袍的咸丰帝背负着双手在殿内来回的踱步,天子守孝是以日代月,守孝二十七日,他便已除了孝服,年方二十,风华正茂,便已然是大清帝国的皇帝,统御华夏,抚有万方,但他脸上却并无得色,微微皱起的眉头,又快又急的脚步都体现出他遇上了烦心事。

咸丰很清楚自己接下的是怎么样的一个烂摊子,连年灾荒,国库空虚,吏治败坏,内乱频频,还有个最大的隐患——元奇。

地方不靖,内乱纷起,他并不太上心,对朝廷来说,那不过是芥藓之患,即便广西的太平军越剿越发的壮大,他也不是很担心,不过是一群邪教狂徒,乌合之众,不足为患,绿营不堪一用,调八旗前往镇压便是,顺带还能历练出一批将才,他最为忧心的是元奇。

虽说道光有遗诏,元奇不反,不宜铲除,但如今元奇却是骑到朝廷的头上来了,南洋吕宋、爪哇建省,易知足居然上折子举荐南洋总督,吕宋、爪哇巡抚以及两省提督,就连两省设府置县,也越俎代庖,易知足眼里还有朝廷?还有他这个皇上?

见的咸丰处于盛怒的边缘,坐在小杌子上的穆章阿心里大是忐忑,对于这位新主子的秉性,他实则并不很了解,不知其盛怒之下是否会失态,眼见的沉默下去不是办法,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道:“皇上,先帝在位时就曾许诺过,南洋建省,疆臣由易知足举荐.....。”

听他开口就抬出先帝,咸丰豁的停住脚步冷冷的看着他,几乎是一字一句的道:“吴三桂的西选官在前,年羹尧的年选官在后,难不成我大清如今还要出一个南选官,易选官?先帝许诺......,那是以易知足进京为前提!”

穆章阿一脸苦涩的道:“如今易知足掌控着南洋海军,向南洋两省派官,若无易知足点头,上任都不可能,易知足举荐选用官员,朝廷毕竟还有大义名分在,南洋两省好歹算是大清的疆域,若是不允,易知足也会自行任命官员。

如此一来,反倒会逼的易知足在南洋自立,吕宋、爪哇虽悬于海外,却实有数省之阔,奴才窃以为,不论是南选官易选官,朝廷先占住大义名分,吴三桂、年羹尧最后不是也都没有善终。”

若是易知足在南洋自立,会是什么光景?咸丰不得不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南洋群岛不比台湾,有数省广阔,而且气候适宜,土地肥沃,一旦易知足在南洋自立,必然成为大患,穆章阿说的在理,朝廷的先站住大义名分。

略微沉吟,他才反问道:“易知足为何不自占南洋群岛,却要多此一举?”

这一问,倒真是问住了穆章阿,他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稍稍思忖,他才开口道:“以奴才愚见,易知足此举一则是向朝廷表明态度,没有不臣之心,再则,有可能牵涉到西洋,毕竟南洋群岛是从西班牙和荷兰两国手中夺来的,若无朝廷为依靠,怕是西洋各国不会善罢甘休。”

咸丰看了他一眼,道:“西洋各国何尝将我大清朝廷放在眼里.....?”

“皇上。”穆章阿连忙道:“西洋各国以英吉利为主,英吉利海军号称海上霸主,远非南洋海军能敌,但英吉利需要与咱大清商贸,而且在咱大清修建铁路,兴建工厂,打着朝廷的名号占领南洋,英吉利多少有些顾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