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宋泼皮 > 第559章 【宋端,大宋端王】

大宋泼皮 第559章 【宋端,大宋端王】

作者:很废很小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2 22:40:06 来源:书海阁

处理完南方世家后,此次南狩的任务,便完成了大半。

韩桢一招釜底抽薪,断了南方世家门阀的根基,这就已经够了。

加上摊丁入亩以及限制土地兼并等一系列政策,南方土地分配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整个南方集团十分复杂,由世家门阀、地主士绅、豪商以及南方官员共同组成。

这股力量若放任不管,任由其发展,到最后绝对可以颠覆朝堂。

但想要彻底解决,根本不可能。

即便真的能做到,也会导致北方集团势力过大,这个结果不是韩桢愿意看到的。

还是那句话,平衡。

朝廷需要南北官员相互制衡,国家也需南北两地制衡。

一家独大,对谁都不好。

七月二十七。

韩桢起驾离开杭州府,先是巡视了一趟明州(宁波)港,接着便南下龙泉。

与此同时,匡子新也率领麾下水师,以及数百条战船,沿长江逆流而上。

待与刘锜大军汇合后,便会对襄阳发起总攻。

八月初五。

一场秋雨,让两浙路闷热的天气变得凉爽了不少,秋老虎的余威总算过去了。

“末将(微臣)见过陛下。”

绵绵细雨,淋在岳飞身上的甲胄之上,雨珠渐渐汇聚成一条水线,顺着甲胄不断滑落。

后方的龙泉知县以及当地一众士绅乡贤,衣衫早已被淋湿。

雨水糊住了陆贺的眼睛,让他视野受阻。

趁着众人躬身行礼的功夫,他迅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悄悄打量着马车。

只可惜,马车被裹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圣颜。

马车之中,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不必多礼,秋雨颇凉,诸位爱卿快且随朕入城,莫要染上了风寒。”

这番话,让众人心头微烫,只觉这场雨没白淋。

“多谢陛下关心。”

众人齐齐道谢,而后朝着自己马车走去。

陆贺并无功名在身,但陆家在龙泉却颇有声望,祖上乃是晚唐宰相陆希声,因躲避五代战乱,其中一脉逃难到了南方金溪、龙泉等地。

陆家累世义居,治家严整,安贫乐义,远近闻名,与富阳谢家颇为类似,以文章立世。

常言道一代看吃,二代看穿,三代看文章。

一个家族想要熬过三代而衰这道坎,就必须转型。

学问,永远比田地、金钱更重要。

纵然落魄了,只要家族的学问还在,就还有振兴的希望。

陆贺跟在龙泉县主簿方朐身后,上了同一辆马车,他二人自幼便相识,关系亲厚。

上了马车,方朐接过仆役递来的毛巾,擦拭着脸颊,口中说道:“稍后进了城,陛下应当会召见我等,届时我会向陛下引荐道卿。此次机会千载难逢,一旦错过,再想遇上怕是难了。”

陆贺风轻云淡道:“东阳兄好意心领了,入不入仕,对我而言并不重要。”

他性子淡泊,这些年游学问道,教导幼子,悠然自得。

可作为好友的方朐却不这么想,劝道:“道卿身负经世之才,隐于乡间虚度光阴,实在可惜。先前伪宋皇帝昏庸无道,朝中奸佞横行,你不入仕我尚且理解,可当今官家虽性情刚烈,却求贤若渴,从谏如流,称得上雄主明君,凭道卿之才干,定然会被官家重用,为官一任,造福百姓。”

“多谢。”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陆贺不好推辞,拱手道谢。

方朐摆摆手:“你我之间何必见外。”

说话间,两人脱下湿漉漉的衣裳,换上一身干衣服。

果然,进了城后,入驻临行宫的韩桢,当即召见他们。

“见过陛下。”

陆贺混在人群之中,悄悄打量了一眼陛下。

官家比他想象的还要年轻,英武不凡,此刻嘴角含笑,面容和煦,整个人散发着强烈的自信。

见过礼后,韩桢吩咐道:“来人,赐坐。”

“谢陛下赐座。”

众人道谢后,纷纷落座。

陆贺只坐了半个屁股,身子绷得笔直,其余人同样如此。

如此坐姿,方便随时起身回答陛下的问题。

召见乡绅,只是走个过场,况且他们只是陪客,能与韩桢搭上话的,也就龙泉知县以及主簿二人。

寒暄一阵后,方朐眼见时机成熟,起身道:“陛下,微臣有事要奏。”

韩桢问道:“方卿有何事要奏?”

“微臣有一好友,月余前离开衢州之时,曾被方腊余孽掳掠上山,亲眼见过反贼方七佛,以及摩尼教秘闻。”

举荐也得讲究个基本法,方朐也不过一介主簿,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儿,人微言轻。

而且,贸然举荐太过生硬,往往会起到反作用。

所以,需要一个切入点。

如今方七佛占据福建,自号闽王,正好拿来做铺垫。

闻言,韩桢不动声色地道:“不知方卿好友是哪一位?”

方朐趁势介绍道:“微臣好友姓陆名贺,自道卿,出自金溪陆氏,学识渊博,微臣时常向其讨教学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陆贺赶忙站起身,谦虚道:“小民不过一乡野村夫,东阳兄谬赞了,当不得真。”

“呵。”

韩桢微微一笑,打量了一番陆贺,只觉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但一时之间想不起来。

旋即吩咐道:“且将方腊余孽之事,详细说来听听。”

陆贺不敢隐瞒,将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当听到极乐园的见闻后,韩桢眼中闪过一丝寒意。

方七佛这厮果然掌握了制造鸦片的方法。

此人必须尽快除掉,否则祸患无穷。

一旦鸦片大面积传开就麻烦了。

念及此处,韩桢唤道:“岳飞。”

“末将在!”

下一刻,岳飞身披甲胄,大步踏进大厅。

如今方七佛逃到福建,燕子山的山寨大概率已经被舍弃,但稳妥起见,还是得派人去探查一番。

韩桢吩咐道:“遣斥候营快马加鞭,前往燕子山探查。此外,安排一支精兵,清剿两浙路匪寇强梁。”

“末将领命。”

岳飞抱拳应道,旋即转身去安排。

交代完,韩桢轻笑道:“你继续说。”

“是。”

陆贺点点头,接着方才的话继续往下说。

他的话详略得当,不重要的事情一笔带过,而关于极乐园的见闻,却说的极为详细,比如烟雾会使人上瘾等等。

韩桢早就知晓鸦片的效果,因此并不惊讶,反而问道:“与伱一起逃走之人,叫宋端?”

“不错。”

陆贺点点头。

宋端,金陵人士,自西安郡逃难,随身揣着几十万贯青钱与黄庭坚书帖……

韩桢面露怪异之色,转头道:“刘昌,取净街候画像来。”

“奴婢遵命。”

刘昌应了一声后,转身离去。

不多时,便手持一张画像回到大厅。

指着画像,韩桢问道:“此人可是宋端?”

陆贺仔细端详片刻,点头道:“回禀陛下,正是此人。”

“宋端,大宋端王,不成想赵佶这老小子还有这段经历。”

韩桢轻笑一声,心头不由感慨天命站在自己这边。

一旦赵佶的身份泄露,被方七佛得知,恐怕会立即用鸦片控制,随后挟天子以令诸侯。

届时,会比如今的局面棘手数倍。

毕竟,赵佶的名头还是很好用的。

“陛下的意思是,宋端是伪宋太上皇?”

陆贺一愣,满脸不可思议。

不过细细想来,那宋端言行举止确实奇怪。

就连老九以及方朐等人,都一脸惊诧。

伪宋太上皇,竟然被方腊余孽掳掠上山,此事实在太过离奇。

这趟没白来,不但得见陛下圣颜,还听到如此劲爆的趣闻,回去后有谈资了。

端起茶盏抿了一口,韩桢问道:“道卿可有功名在身?”

方朐的小心思怎会瞒过韩桢,此事早不报,晚不报,偏偏等到这个时候报,不就是想举荐陆贺么。

对此,韩桢倒是不反感。

若陆贺真是乡野大贤,有经世之才,破格提拔也并非不可。

陆贺答道:“回禀陛下,小民并无功名在身。”

闻言,一旁的方朐顿时急了,但这个时候,他也不好插话,只能在一旁干着急。

事实上,陆贺并非没有才学,政和三年得处州解试第一,结果秋时老母病逝,回乡守孝三年。

守孝期间,赵佶大兴花石纲,南方百姓苦不堪言,陆贺感念皇帝昏庸,干脆绝了科举入仕的心思,游学访道,教导幼子。

韩桢并不在意:“方卿夸赞你学富五车,朕便考校考校你。”

“请陛下出题。”

陆贺面色淡然,语气中透着自信。

韩桢问道:“朕欲收复岭南,然两广土番林立,土官桀骜不驯,几如藩王,何解?”

事实上,隋唐宋时期随将岭南纳入版图之中,实则是在往脸上贴金。

岭南的这些个土官,与土皇帝没有任何区别,调宣皆不听,非但不缴纳赋税,每年朝廷还得赏赐安抚这些土官。

这哪是收复岭南,这是给自己找了个爹。

听到这个问题,方朐面色大变。

他没想到陛下所谓的考校,竟如此困难。

收复岭南,往上数三朝,那么多能臣都没解决,指望陆贺给出答案,这……

陆贺沉吟片刻后,朗声道:“臣有上中下三策,但这得看陛下之雄心。”

“哦?”

韩桢来了兴致,轻笑道:“与朕之雄心何干?”

“若陛下只想取两广,可行恩威并济之策,惩大赏小,兴办学舍,推行汉化,三五十年后,土官威望便不复从前,届时可用汉人官员取而代之。”

陆贺顿了顿,继续说道:“若陛下想恢复汉唐之版图,夺取大理、交趾,甚至连同天竺一起拿下,那么当行霸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胆敢有不服者,尽数诛灭,再从中原、蜀中、南方等地迁移汉儿百姓入两广。”

“哼!”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充当门神的老九冷哼一声,反驳道:“纸上谈兵,岭南十万大山,瘴气毒虫遍布,想将土番诛灭何其困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陆贺并不恼,理所当然道:“吾乃文人,陛下问策自然只言策略,领兵打仗是将军这等武人之事,与我何干?”

“……”

老九语气一滞,竟无言以对。

“有趣有趣。”

韩桢笑了笑,起身道:“朕有些乏了,汝等且退下罢。”

“微臣(小民)告退。”

众人纷纷起身躬身告辞。

出了行宫,上了马车后,方朐叹息一声,安慰道:“道卿兄莫要气馁,待明岁县衙扩招补官,以道卿兄之才学,定然会顺利入选。唉,陛下此举着实有些……”

不想任用,可以直接明说嘛,何必为难人呢。

陆贺挑了挑眉,面色略显怪异道:“东阳兄何出此言,陛下对我的问策还算满意。”

“陛下对问策满意?”

方朐一愣,满脸茫然。

陆贺并未解释,拱手作揖道:“此番多谢东阳兄举荐。”

……

目送陆贺等人离去的背影,韩桢吩咐道:“刘昌,晚些将此人的生平与族中过往呈上来。”

“奴婢领命。”

刘昌应道。

闻言,老九忍不住说道:“陛下,此人不过是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无用书生而已,何必如此看重。”

“你这夯货。”

韩桢摇头失笑道:“文武殊途,这世间能有几个文武全才之辈?他说的没错,文官只管献策,至于怎么打,那是军部的事儿。况且,能猜到朕打算对交趾、大理动手,可不是无用书生。”

老九进言道:“大理交趾皆是蛮荒之地,即便打下来也无用,陛下三思啊。”

韩桢说道:“怎会无用,用处可大了。交趾等地高温多雨,稻米可稳定一年三熟,甚至四熟,只需往田间洒下种子,不用插秧,不需打理,数月之后便能丰收。”

小冰河时期已经悄无声息的来临,除开江南与两浙之外,多几个粮仓,有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这个时代,不把百姓的肚子填饱,就别提发展工业。

“竟有这般宝地?”

老九瞪大眼睛,满脸不可思议。

老天爷啊。

一年三熟,甚至四熟,还是最值钱的稻米。

见状,韩桢给他浇了盆凉水:“你也别把交趾想的太好,那里大部分地区确实是蛮荒之地,毒蛇毒虫遍地,比之两广岭南更甚,稍不留神便会殒命。想要将交趾开发成粮仓,需得费不少气力。”

老九语气坚定道:“那也值得。”

粮食永远不够吃,有这种产粮保底,哪怕花费再大的代价,也得拿下!

本章完

喜欢大宋泼皮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宋泼皮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