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夏圣

作者:南山跑马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11章 就不来了

书名:夏圣 作者:南山跑马 字数:0 更新时间:07-10 15:39

皇帝的话可谓是一语惊人,在场的朝臣,除了掌握影卫的杨邺,以及同样有不少眼线的太师王世雍以外,其余人尚且不知晓此事,一时间朝堂之上朝臣议论纷纷,特别是那些武将,脸色一个个都凝重起来,只是凝重之下,隐约还透着一抹兴奋,对于武将而言,没有战争,他们就没有用武之地,每日站在这朝堂之上,几乎都是处于观望的边缘人物,毕竟大部分的朝堂执政,都是由文官一脉来完成的。

而与武将相反,所有的文官除了那几位老谋深算的六部尚书外,其余人都陷入一阵慌乱之中,边境一旦开战,那就不是小事,粮草辎重,武器装备,已经军饷调动,几乎牵扯到了六部之中的所有人,任何一场战争都不会是小事,更何况是西北边境,与大夏最为重视的西荒蛮国开战。

皇帝看着纷扰的下方,眉头紧锁起来,他很早就知道,现在朝廷是有问题的,而问题的根源就是来自于这朝堂上的衮衮诸公,他们身居高位,却不思国家,反而热衷于党同伐异,排除异己,为了权势和地位,以及那触手可及的利益,相互倾轧,明争暗斗,虽说皇帝执政,最担心的是麾下臣子上下一心,那被架空的就是他这个九五之尊,但如果下方臣子都是处心积虑,去铲除异己的臣子,那他也同样会落得无人可用的境地。

自古以来,皇位虽然人人热衷,但真的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才能体会着里面的不易,李执心中不仅想起了先皇的这些教导,随后他又将自己的思路拽了回来,此刻下方已经吵开了花,武将一脉,以侯君孝为首,都在请命出战,也有人建议将让镇国公重新执掌兵权,而文臣一脉则对此意见相左,认为此刻不是与西荒再度开战的最佳时机,大夏正在修养之间,若无必要,劳民伤财之事不可取。

双方唇枪舌战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皇帝一如既往的选择旁观,任由他们去吵,因为他们吵得越凶,自己才越好看出每个人的心思。但他也知晓这场议会的真正重点在哪,是时候该结束了,故而他将目光看向了杨邺。

杨邺会意,终于缓缓起身,随后离开队伍,缓缓站定,随着他的出列,本来还争论不休的一众朝臣都纷纷安静下来,杨邺定了定神,抱起笏板,缓缓说道:

“启奏陛下,老臣有本要奏。”

皇帝沉声道:

“杨首辅,但说无妨!”

杨邺缓缓开口道:

“老臣认为,前些日子,有关镇国公一事,已经好几日了,是时候该将此事做个了结了。”

皇帝眼神闪烁,缓缓道:

“杨首辅可是有了新的证据?”

杨邺点头道:

“关于萧家一事,老臣已经查明,萧泰的确是齐国公萧长风的后人,是他第五个儿子,当日萧家遭逢大难之时,他正巧不在府中,侥幸逃过一劫,此事有萧家曾经的管事可以证明,而除此之外,老臣还查出有关镇国公的一些罪责言论,多有不实之处,民间和朝野的一些言论,更是有人恶意构陷而成,构陷之人,居心不良,妄图分化镇国公与朝廷的关系,想要借刀杀人,此事,已经有铁证,老臣将这些都呈现给了陛下,陛下可以翻阅,故而镇国公一案,恐需重新定夺。”

皇帝皱眉道:

“你说有人刻意构陷,是什么人做的?”

杨邺沉声道:

“老臣这两日抓捕了不少暗中毁谤与构陷镇国公的碟子,发现里面人员程度复杂,既有江湖人士,也有朝臣门客,甚至还有西荒的探子,而经过老臣的多番审查,最终确定,这些人大多与兵部尚书程知闲有牵扯,而他本人更是与西荒密探有过密切接触,老臣认为,程知闲有故意构陷镇国公,妄图为西荒创造有利条件的谋逆大罪。”

此话一出,朝堂之上立刻炸开了锅,程知闲脸色大变,立刻出列沉声道:

“陛下,臣冤枉,臣绝无谋反之心,更没有与西荒之人接触过,杨邺诬告于臣,还请陛下明察。”

皇帝皱眉道:

“杨首辅,你可有实证。”

杨邺沉声道:

“老臣截获了一些密信,正是程知闲与西荒的七王爷慕容元武的书信,程知闲有意透露云麾将军韩子忠的行踪,可以作为铁证。”

杨邺的话让程知闲脸色浑然大变,怎么都没想到那封信会被他查到,脸色瞬间苍白下来,额头上集满汗水,却不知该如何申辩。

皇帝将案几上杨邺呈上来的密信翻看了几眼后,怒哼一声,将其摔落在程知闲的面前,沉声道:

“程知闲,你还有何话好说?”

程知闲脸色苍白,低头不语,皇帝立刻沉声道:

“来人,将程知闲押入大牢,等候处置!”

殿外立刻走入两名禁军,将程知闲押走,程知闲这次没有继续辩驳,而是脸色苍白,一言不发, 眼中满是不解,自己的那封信到底是如何被人查出来的。

杨邺继续说道:

“老臣还查到,萧家前两日遭遇西荒的高手突袭,由此可见,镇国公一事,的确另有隐情,或许正是为了不打草惊蛇,镇国公才无法当面直言,此事或许有错,但情有可原,陛下,老臣认为,现如今边关告急,镇国公被罢免,军心异动,与当局不利,此刻应当尽快将镇国公的事情盖棺定论为妥。”

在他说完后,一直晃晃悠悠坐在那里的王世雍缓缓起身,也上前一步,朗声开口道:

“陛下,老臣附议!”

这是王世雍今日上朝说的第一句话,却也是为此事盖棺定论最重要的一句话,有了首辅和太师二人的带头,一众朝臣也立刻看清了大势所趋的方向,都随声附和起来。

皇帝沉声道:

“既然如此,宣旨,让镇国公上殿,重新自辩。”

太监立刻前往国公府宣旨,只是任谁也没想到,等到太监回来的时候,却没有见到韩万钧的身影,在皇帝的质问下,太监支支吾吾道:

“陛下,镇国公说他身体抱恙,无法上朝,已然请辞,无心官场之事,就不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90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