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84章 你来点评一下吧

书名: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33

他万万没想到杨子伦把李海坚的名字也镌刻了上去。

他轻轻抚摸着这一行文字,温柔得如同在抚摸儿子的脸庞。

那熟悉的容颜在脑海里一幅幅闪现。

海坚啊,为父对不起你。

李玉庭突然将头扭向一边,豆大的泪珠扑扑滴落。

他迭声自语:“坚儿,你没有白白牺牲,杨子伦,谢谢你,谢谢你。”

无数人在碑面上找起战死者的名字来,今天来观礼的很多都是战死者的家属。

亲人能在这样恢弘的纪念碑上留下姓名,也算是整个家族的荣光。

原大晋礼部侍郎肖定国已是白发苍苍,他已致仕归家,安享晚年。

肖成龙是他的大儿子,也是他最看重的一个儿子,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

此次战死在了浙州,自消息传来,就令肖定国心伤难已。

他颤颤巍巍地围绕着底座行走,双手抚摸着碑面上一个个的名字,急切地寻找着。

终于他看到了:西北行营第一军团军团长:肖成龙。

他轻轻地抚摸着这一行文字,肩头不断耸动,身形摇晃着终于痛哭失声。

“龙儿,龙儿,为父看你来了。”

赵卫国赶紧上前搀扶住肖定国:“肖大人,节哀。”

对于肖定国老年丧子的哀痛,他前不久才经历过,心中最能理解。

肖定国拭去老泪,哽咽着说道:“赵大人啊,我不哀伤,我是在为我们家成龙骄傲。”

“赵大人你看,这巍峨的京观上面刻有肖成龙的名字,如李大人所言,他的英名不朽,将传颂千秋万代。”

“肖大人,你说得对,说得好。”

肖定国喃喃自语了起来:“来兮精魄,安兮英灵,魂兮魄兮,归我大晋。”

“龙儿啊,我的龙儿,相信为父,为父会尽快来九泉之下和你团聚。”

听到肖定国老迈而又坚定的话语,赵卫国头猛地一偏,眼中热泪簌簌掉落。

飞儿啊,你知道吗?

战魂不死,英名不朽,让青山作证,以河山为名!

......

晚上,晋明侯设宴款待众人。

京观的落成仪式远远超过了大家的想象,大家都很兴奋。

左中正端起一杯酒站了起来。

“明侯,别的不说了,凭这一篇荡樱铭,你就已经超越燕王了,来,我敬你。”

晋明侯赶紧站起来,摇手道:“左侯爷,您太抬爱了,父亲永远是我的偶像,岂敢僭越。”

呵呵,左中正顿时笑了起来。

“明侯,你别谦虚了,我相信燕王也是乐见其成的,对吧燕王。”

“左侯爷,明侯还年轻,你这样会捧杀他的。”

“燕王啊,樱花千里砚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你我都老了,现在应该是年轻人的舞台了。”

左中正吟完哈哈大笑了一声,仰头把酒喝下。

封云岚赶紧端起一杯酒站了起来。

“左侯爷,你实在是太谬赞我家明侯了,这杯酒我作陪。”

肖定国也颤巍巍地端着酒杯站了起来。

“靖宁侯,楚大人,你们二位这篇文章写得实在好啊,我替成龙谢谢你们。”

晋明侯、楚向天赶紧站起来,齐声说道:“肖大人,不敢当,您请坐。”

赵卫国感叹道:“明侯,楚大人,你们不用谦虚,这篇文章的确写得好。”

“特戮其尸以饲鱼虾、割其首而筑京观。光这一句就无比霸气,读之令人心折。”

“哈哈哈,赵大人谬赞了。”

晋明侯开心不已。

拿个不知其用的传家宝就换来杨子伦如此的锦绣文章,真是太划算了啊。

李玉庭说道:“明侯向天荡樱铭,这名字起得好啊,左侯爷,你来点评一下吧。”

左中正点头道:“李大人,岂止是名字好,大家看,风萧萧兮砚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这是何等的悲壮?”

“盖闻子忘母恩,则其逆也,人忘其史,则其叛也。这是何等的深意?”

“肃之嘉石,沐手勒铭,噫我子孙,代代永旌。这又是何等的庄重?”

“这篇荡樱铭佳句迭出,文采斐然,用心良苦又豪情万丈,我认为必将传诵于世。”

晋明侯和楚向天对视了一眼。

能得到大晋奏折第一人左中正这样的评价,他们心中无比得意,很辛苦才忍住没笑出声来。

封云岚站了起来:“各位大人,你们还记得在卢城时,杨子伦那些关于酒的言论吗?”

李玉庭等人都笑着点点头。

“记得当时他问我,如果明侯成为了王朝栋梁,你愿不愿意举一杯酒向他祝贺?”

“我还记得,他说这个时候,只有酒,才能给真切的情感以渲染。”

“也只能是酒,才能给辛勤的奋斗以奖赏,为人生极致的成就而喝彩。”

“我现在是如此深刻地理解了杨子伦的话,没错,此刻,只有酒,才能祝贺明侯和楚大人立下的大功。”

“也只能是酒,才能为大晋的未来而喝彩,各位大人,来,我们同饮一杯。”

众人齐齐站了起来,高声说道:“来,干杯。”

赵卫国感叹了一句:“可惜啊,今天杨子伦又不在,他在就好了。”

......

其实杨子伦的身体已经恢复了。

他不参加京观落成仪式,是因为他觉得代价实在太沉重了。

当天夜里,他抱着一大束素净的野花独自来到了京观。

在清朗明亮的月光下,京观底碑上的文字历历在目。

他手抚摸着碑面,围绕京观走了一圈。

手指划过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肖成龙,施凯,许力,萧成峰,路熊,李海坚......

他坐在镌刻着荡樱铭的碑面下,摸出一支烟点燃。

为祸夏人的樱花盗覆灭了,大晋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他筑京观,写荡樱铭,更多的是想纪念这些逝去的战友,因为,我不会让兄弟们的魂灵孤独地漂泊。

他脑海里浮现出一幅幅惨烈的画面,闪现起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不管是哪个世界,凡勇于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人,都是民族的脊梁,都是国家的英雄。

良久之后,他扔掉早已熄灭的烟头,摸出口琴轻轻吹奏起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52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