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777章 芙蓉策

书名:铁血斥侯 作者:三三应得酒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33

赵卫国笑道:“这一段文章的寓意很深,左侯爷你也别光叫好了,给我们解读一下吧。”

左中正点点头:“这一段话是写给芙蓉王国的朝臣看的。”

“杨子伦说,诚既是君子的操守,也是政治的根本。”

“作为朝廷的重臣,应感激君主知遇之恩,当与国家共存亡”

“在执政的时候,若既懂灵巧变通,又懂得法度,事情就能做得恰到好处。”

“个人勇敢,又能与他人同心,就一定能获取胜利。本身聪明,却又喜欢谦虚,那就会成为有贤德的人。”

“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节俭就会昌盛,淫佚的就会败亡。”

“如果源头的水是浑浊的,水流自然不可能清澈。”

“说话没有信用的人,行动自然不会有结果,行为让人不信的人,名声必然败坏。”

“做事先考虑道义,再考虑利益的人会得到荣耀,反之就会得到耻辱。”

“对于有大谋略的人,不要苛求他们办事变通灵巧,对小聪明的人,不可付之以重任。”

“有大智慧的人,心知肚明却不多言,干实事而不邀功,这就是他们名扬天下的原因。”

“身份贵贱如清风拂过,毁誉之言当蚊虻一叮,君子应随时反思自己,审时度势施政,才能治理好国家。”

“一个人的名声不可能简单得到,名誉更不可能靠欺诈取巧得来,所以,君子努力干事,日渐强大,恭敬有加,日益强盛。”

最后,左中正感叹道:“诸位大人,这字字句句都是修身执政的良言,吾辈亦当习之,当再浮三大白啊。”

他独自端起酒碗,咣咣咣连喝三碗酒下去。

晋明侯高叫起来:“诸位大人,我们也为左侯爷的精彩点评一起干一杯。”

众人纷纷端起酒碗,心中对左中正深入浅出的解读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玉庭也端起酒碗喝了一碗酒,继续诵读。

“君为舟浮之,民为水载之,国之命脉,不可不察。”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

“覆舟水乃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然物类之起,必有所始。”

“当时时以民为本,刻刻曲突移薪,然则何为之?”

李玉庭停止诵读,看向众人,众人齐刷刷转头看向了左中正。

左中正笑了:“杨子伦这段话是写给芙蓉王看的,意思是民为国之本,应善待之。”

“民有三患,这三患若不解决,民意汹涌起来,国家就会出大问题。”

“他说凡事皆有征兆,应预防于未然,不能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救火。”

“左侯爷,曲突移薪当作何解?”

“把烟囱建成弯的,把灶边的柴禾移走,意思是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范灾祸,大家继续听杨子伦接下来的对策吧。”

众人叹服,左中正的解读可谓信手拈来,果然有水平。

李玉庭沉声念道:“兴学堂,开民智,减赋税,富民生,办实体,通商业,与时俱进,匡扶正义。”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选贤任能,与民有道,毋为世家,乃积生气。”

“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万金之裘,非一狐之白也,道虽远,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蛙于釜中怡然自得,而徐徐亡之,兔在郊外夕惕若厉,屡脱鹰爪狼口,何也?”

“无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治国用兵,俱为一体,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之。”

“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众,百言百当,不如择趋而审行也。”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

啪。

左中正猛拍了一下桌子:“赞,杨子伦亲书的芙蓉策,果然义理高深又文采斐然,当浮一大白。”

他独自喝了一大碗酒,感觉还有些意犹未尽。

赵卫国笑道:“左侯爷,酒喝好了吧?那就给我们点评一下啊。”

“兴学堂那一段,杨子伦以前单独给我们讲过,重点还在与时俱进,匡扶正义。”

“为什么?”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故步自封,只有匡扶正义,民众才能诚服,国家才能欣欣向荣。”

“还有杨子伦专门强调了选贤与能,与民有道,切不可小看这句话啊。”

“左侯爷,请详解之。”

“只有做到可以选贤任能,才能有效治理国家,也才能给老百姓上升的通道。”

“只有防止整个社会世家化,国家才能积蓄勃勃生气,否则,死气沉沉,焉能不败?”

左中正环顾一周,继续说道:“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这是什么意思呢?”

“它是说,一个国家的存在,一定是因为它的治理得民心、合道义,而不是因为它国家大。”

“而一个国家的灭亡,也一定是因为治国失去民心,不合道义,而不是因为它国家小。”

“所以,策论中说,治国者应实惠恩泽覆及每个百姓,与其说一百句好听的话,不如选一个对百姓有利的方向,谨慎地去实施。”

“而只要是对百姓有利的事,就不要受制或效法古人,只要事情完全合乎事理,就大胆去做,不要因循守旧。”

众人默默品味着,大晋文坛第一人果然功底深厚,见解深刻。

尹明光问道:“左侯爷,蛙于釜中那一段当作何解?”

左中正顿时笑了:“杨子伦经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温水煮青蛙,你们还记得吧?”

众人都点点头。

“蛙于釜中,温水徐徐煮之,蛙在怡然自得中不知不觉死亡,而郊外野兔有鹰顾狼视,时时警惕,反而屡屡得生。”

“国家也好,个人也好,都会在安逸享乐中死去。”

“因为忧患而朝夕警惕、不敢懈怠者,却能生存下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芙蓉策这一句实乃至理之言,当浮三大白啊。”

咣咣咣,左中正连喝三碗酒,他抹了抹嘴,这回酒的感觉总算到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085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