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作者:莫道无花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64章 太师府詹事

书名:启龙图:我在敌国当皇夫摄政王 作者:莫道无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如果说太师府是整个魏国的权力中心,那快雪楼则是太师府的权力中心。

魏国一应军机要务、文书、奏疏都要先送到快雪楼请太师批阅,然后发往三省六部、十二卫府执行。

快雪楼外常年有重兵把守,周围或明或暗至少安插了三百多人,既有以萧狂鸣为首的玄绦卫队,还有金吾卫、监门卫等精兵猛将。

除了太师,没人知道快雪楼究竟埋伏了多少隐姓埋名的高手。

坊间传闻,就算全江湖的顶尖高手联手偷袭快雪楼,只怕也是有来无回。

外面守卫极多,在楼里处理军机要务的幕僚却不多,两层楼加起来不到三十人。

这三十人全是太师最信任的幕僚,很多人曾经在三省六部担任要职。

太师不在楼里的时候,一应大小事务均由冷凝负责,冷凝以下便是温客行。

冷凝身份神秘,太师将他和荼冷视为左膀右臂,荼冷官居左卫大将军、太师府左将兵长史,权势显赫。

冷凝却没有官职傍身,十几年来一直以幕僚身份躲在太师背后,就像隐形人一样默默替太师谋划一切。

这个隐形人在太师心中的分量胜过三省六部所有官员。

杨谦在守卫的引领下,踏着楼梯,登上神秘的二楼。

二楼,十几个上了年纪的白胡子幕僚埋头案牍,奋笔疾书。

温客行带杨谦穿过一排排书案书架,每过一处,伏案疾书的幕僚就放下毛笔,朝他作揖。

杨谦明白,这里的幕僚才是太师真正信得过的心腹,而不是朝堂上那些八面玲珑的官员。

他们都是太师精心遴选的干才。

可能他们能力略逊朝堂那些聪明绝顶的老狐狸,忠诚绝对远远超过他们。

杨谦清楚身居高位有必要谦卑示下,不可仗势欺人。

他们是杨家绝对心腹,于是对每个人含笑回礼,神态亲热。

众人眼中掠过一种受宠若惊的喜悦。

走完过道,迎面是座巨大的仙鹤呈祥白玉雕栏屏风。

绕过屏风,后面就是太师平时批阅公文的静室。

军政文书一般先由幕僚分组审阅,每份文书至少经过三个幕僚的眼,再由他们判断何事可以自行处理,何事呈太师朱笔批阅。

这本是皇帝和三省宰辅的权力,但太师乃绝世权臣,早已架空皇帝,皇帝根本看不到这些奏疏。

太师既怕三省宰辅玩忽职守,又怕他们欺上瞒下,对三省六部官员多留一个心眼,所有文书先送快雪楼过审一遍,经太师批阅后再交三省议论定策,分派执行。

静室极为宽敞。

居中是张极宽的漆红书案,案上摆着古意盎然的文房四宝。

书案对面是一套茶几靠椅,茶几上搁着一排翡翠杯、陶瓷壶等器皿。

温客行将杨谦请到书案旁,指着案上的一叠奏疏笑了笑:“公子,今日太师去宫里觐见陛下,还有十几份奏疏没来的及批,想请公子代劳一下。”

杨谦喜动不喜静,看到厚厚一沓奏疏就头大如斗。

这些文书多半是文言文繁体字,够他喝一壶。

他双脚如同灌了铅,一步步挪到太师椅旁,顺手在奏疏上拍了拍,一脸苦笑看着温客行。

“温大人,我平日最怕这些玩意,父亲没空批阅,你这个中书侍郎先看一下,不就行了?为何一定要我批阅?”

温客行的笑容就像是用毛笔勾勒出来的,明明很假但看起来很舒服:“公子呀,这些奏疏我们自然看过了。

按快雪楼的规矩,所有文书我们轮流审阅一遍,无足轻重的小事顺手处理掉,但是大事必须由太师亲自批示。

这些奏疏上的事情比较重要,还请公子不要推辞。”

杨谦悻悻瞪着他:“你明知我没处理过政务,哪知道该怎么批奏章?你不是为难我吗?”

温客行脸蛋很圆,眼睛很小,微笑时满脸肥肉挤成一团,极为滑稽。

他笑眯眯劝道:“公子,不是下臣非要为难您。

这两年太师身体越来越差,您是太师唯一的公子,以后大魏基业注定要交到您手里,您还是勉为其难学一学吧。

不会没关系,您先看,有什么不懂的,随时可以咨询,下臣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定倾尽胸中所学辅佐您。”

杨谦顺手翻开一份奏疏,只看了一眼艰难繁复且没有标点的繁体字,还没认出几个字,脑袋差点爆炸,哭丧着脸低声抱怨:“温大人,这些字我大多不认得,怎么批阅?”

温客行瞟了一眼奏章上的内容,三言两语提炼出要点。

第一份奏疏讲的是河东道某地近来冒出一群悍匪,已洗劫几个村的百姓。

州府衙役几番征剿都徒劳无功,请求朝廷下令卫府官兵配合剿匪。

杨谦皱了皱眉:“这种小事值得上报朝廷?大都督府直接下令卫府出兵不就行了?”

温客行走到窗边,看向外面湖景,悠然讲课:“公子有所不知。

按我国兵制,各地卫府的统兵权虽在地方州府,调兵权却在十二卫府和兵部。

没有十二卫府和兵部联合签署的调兵诏书及兵符,各地折冲府兵不准擅自动兵。

二十骑以上擅自离营等同谋反,斩立决。

所以想要借折冲府兵征剿盗匪,必须上疏朝廷。”

杨谦哦了一声,轻轻挥手:“这事应该可以批准吧?我该怎么批?”

温客行笑了笑,他一笑,满脸肥肉抖个不停。

他从笔架取出一支狼毫小笔,在砚台里倒上一点朱砂,沾了沾,递给杨谦:“公子用朱笔在奏疏后写上‘允,着令左卫府协同兵部办理出兵剿匪事宜,不得有误’即可,在后面签上名字,下臣用印盖章,便可发往左卫府和兵部按流程办理后续事项。”

杨谦尴尬微笑:“这么简单吗?我签谁的名字?

是签父亲的,还是签我的?我在朝廷无官无职,签名合适吗?”

温客行咧嘴一笑:“自然是签公子的名字。

太师前些天已晓谕天下,正式任命您为太师府詹事,可代太师署理军政要务。

你签署的文书等同太师亲署,三省六部、十二卫府、各地大都督府须一并执行。”

杨谦触电一般,忙将朱笔搁在笔架上,盯着温客行讷讷发声:“温大人,你这玩笑开大了吧?

我什么都不懂,你叫我代父亲看一下奏章,这没问题,我可以效劳。

但我看过的奏章好歹再让父亲复审一遍,送各部门执行才比较妥吧?

岂能将我胡乱批阅的奏疏送往各部门,你们就不怕我胡作非为,耽误国家大事吗?

我见识虽浅,但心里有数,我随手批阅的一份奏章都有可能关系到国计民生,稍有不慎就会遗祸不浅,不是开玩笑的。”

温客行笑容渐渐敛去,变得庄严肃穆,用极陌生的眼神凝视杨谦。

沉默许久,悠悠叹了一声:“公子此番游历归来,果然大有长进。

您能看到这一点已是殊为不易,难怪太师敢将奏疏交由公子批阅。

太师常说‘为政者手握神器,亿兆生民生杀予夺尽在我手,当朝乾夕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可自矜功伐,任意妄为’。

公子既有此心,可见心中装着天下万民,想必很难闹出太大乱子。

请公子不要犹豫,大胆放手去干,即便政务略有偏差,太师必能查漏补缺,绝不至酿成大乱。”

杨谦将信将疑,怔怔直视他的肥脸,反问一句:“此言当真?

你也认为我处理政务没有问题?

那好,我可就放手去干了,要是闹出什么幺蛾子,可别怪我。”

说完,好奇一问:“太师府詹事是个什么官?怎么从没听过?自古以来好像只有太子府詹事吧?”

温客行笑了笑:“以前确实没有太师府詹事这个官职,这是太师专门为你设的,不在朝廷文臣武将序列之内,暂时没有品级。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太师日渐老迈,公子迟早要继承权柄,太师想快点让你接触军国大事。

给你的官职低了,有损太师府三公子的身份。

给你的官职高了,容易引发朝臣愤懑。

太师便只能新设一个没有品级的太师府詹事,这是太师府的属官,朝臣无法干涉。

有了这个身份,只要太师授意,你可以名正言顺代太师管军管民,百无禁忌。”

杨谦感动的一塌糊涂。

太师老爹平日板着一张脸装高冷,为了让这个儿子顺利继位,不知花了多少心血。

可怜天下父母心!

他知道一切是因为以前的杨谦作孽太深,口碑太差,猝然升到朝廷高官会引发朝野抗议,退而求其次,在太师府增设一个没品级的詹事,堵住朝野的悠悠众口。

他收摄心神,开始批奏章。

感觉倍儿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77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