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60章 改名风波(上)

书名: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9

锦衣卫的改革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康熙对这个名字始终心存芥蒂。一日退朝后,康熙召见太子胤礽,面露忧虑:“太子,朕近日思索锦衣卫之事,总觉得此名与大清气质不符。大清明君统治,怎可沿用前朝阴影笼罩之名?”

胤礽拱手道:“皇阿玛圣明。锦衣卫确有前朝东厂、锦衣卫的影子,易引人遐想。依儿臣之见,改名势在必行。”

康熙点点头,心中却烦恼不已。改名之事,谈何容易,既要体现皇家威严,又需符合大清国情,还要在朝堂获得支持。

这厢韦小宝与苏荃却浑然不觉,正为锦衣卫的日常事务忙碌。探子们从各地传来消息,刑狱司忙着审案,巡防司在京城内外巡逻,监察司紧盯着官员们的一举一动,锦衣卫上下一片繁忙。

一日,韦小宝在办公时,突然被一名侍卫传唤:“韦大人,苏姑娘,皇上紧急召见。”

韦小宝与苏荃对视一眼,皆感诧异。二人火速赶往养心殿,只见康熙面色凝重,手中拿着一份奏折。

“小桂子、苏荃,朕刚收到奏折,有大臣弹劾锦衣卫权力过大,且‘锦衣卫’之名带有前朝不良印记,建议朕对其进行改制并更名。”康熙开门见山。

韦小宝与苏荃大惊失色。苏荃率先跪下:“皇上,锦衣卫刚刚稳定下来,若是此时改制更名,会不会引起混乱?”

韦小宝也跟着跪下:“皇上,锦衣卫的改革才有些起色,改制之事可否缓一缓?”

康熙叹了口气:“朕明白你们的担忧。但朕也察觉到,这‘锦衣卫’之名确有不妥。如今朝堂上已有微词,后宫中也有嫔妃进言,认为此名会让宦官势力坐大,干预朝政。你们也知,大清严防宦官干政,这是祖制。”

韦小宝心中一凛,苏荃也面色沉重。的确,大清自开国以来,就对宦官势力严加防范,绝不允许其干预朝堂事务。如今锦衣卫的权力逐渐增大,难免会引发朝堂和后宫的担忧。

“皇阿玛,儿臣以为,改制可以考虑,但不能操之过急。锦衣卫刚刚稳定,若此时大动干戈,可能会前功尽弃。”胤礽恰在此时进言。

康熙点了点头:“太子之言有理。但改名势在必行,朕已思虑许久。小桂子、苏荃,你们先退下,回锦衣卫等待旨意。在此期间,维持现状,不可轻举妄动。”

“喳!”二人无奈应命,心中却忧虑不已。

回至锦衣卫指挥使司,韦小宝立刻召集多隆及各司郎中开会。会议上,众人各抒己见,气氛紧张。

“韦香主,这改制更名,会不会让咱们锦衣卫的权力被削弱?”刑狱司郎中担忧地问道。

苏荃摇头道:“皇上并无此意,只是希望我们能有一个更符合大清气质的名字,同时避免引发朝堂和后宫的过度担忧。”

韦小宝沉思片刻,突然有了主意:“各位,不如我们先在锦衣卫内部征集新名字。集思广益,或许能想到一个既符合大清气质,又能体现锦衣卫职能的好名字。”

众人纷纷点头,认为此法可行。

与此同时,康熙在朝堂上也与大臣们商议改制更名的事宜。众大臣意见不一,有的支持改制,认为锦衣卫权力过大容易滋生腐败;有的则反对,认为此时改制会影响锦衣卫的正常运作,削弱朝廷的情报和执法能力。

“皇上圣明!锦衣卫权力过大,易成尾大不掉之势。臣建议将其权力分散到刑部、兵部等机构,同时设立监督机构,防止权力滥用。”一名大臣进言。

另一名大臣反驳道:“不可!锦衣卫自改革以来,为大清的稳定立下汗马功劳。若此时分散其权力,恐会让朝廷失去重要的情报和执法手段。”

康熙听后,心中有数:“朕明白诸位的担忧。改制更名之事,朕会谨慎处理。朕的本意并非削弱锦衣卫的权力,而是希望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大清,避免引发不必要的猜疑和矛盾。”

随后,康熙宣布暂时维持锦衣卫现状,待新名称和改制方案确定后再行调整。朝堂上的争议暂时平息,但改制更名之事已被正式提上日程。

韦小宝与苏荃回到锦衣卫后,立刻着手征集新名字。他们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小组,负责收集和筛选内部人员提出的名字建议。

“我觉得新名字要体现出皇家的威严和正统。”一名锦衣卫成员建议道。

“还要体现出我们的职能,比如情报、执法、护卫等。”另一名成员补充道。

苏荃点头道:“确实如此。新名字既要符合大清的气质,又要能让朝堂和百姓都接受。”

经过一段时间的征集和筛选,锦衣卫内部提出了一些备选名字,如“皇舆卫”“清安司”“御林情报司”等。韦小宝与苏荃从中挑选了几个比较有潜力的名字,准备进一步完善并提交给康熙审阅。

与此同时,多隆凭借对朝堂的了解,建议道:“韦香主,苏姑娘,新名字还得考虑与现有机构的协调性,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权力冲突。”

韦小宝点头称是:“多隆说得对。我们得确保新名字既能体现我们的独特性,又不会让其他机构产生抵触情绪。”

苏荃也表示:“对,像‘皇舆卫’这个名字,虽然体现了皇家威严,但可能会与銮仪卫的职能有所重叠。而‘清安司’则更侧重于维护大清的安定,比较符合我们的职能。”

经过反复权衡,韦小宝与苏荃最终决定将“御林情报司”和“清安司”两个名字作为首选推荐给康熙。

“御林情报司突出了我们的情报职能和护卫皇家的职责,而清安司则强调了我们维护大清稳定和百姓安宁的使命。”韦小宝向康熙解释道。

康熙听后,沉吟片刻,表示这两个名字都有其优点,但他还在考虑更贴合大清国情和皇家气质的选项。

就在这时,太子胤礽进言:“皇阿玛,儿臣以为,这两个名字都很好,但或许可以进一步融合。比如‘御林情报司’可以简称为‘御情司’,而‘清安司’可以保留原名。两者各有侧重,可以同时作为备选。”

康熙点头表示认可:“太子所言有理。朕再想想,过几日给出最终决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390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