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7章 漠南纷争

书名:鹿鼎记之四十二章经秘闻 作者:急不可耐的姬尔伽美神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9

大清的朝堂在经历索额图事件后,逐渐呈现出一片清明的气象。玄烨帝龙心大悦,决定趁此良机,彻底解决漠南地区的领土纷争。镶红旗与科尔沁部之间的争端由来已久,双方因草场边界问题多次发生冲突,不仅导致牧民伤亡,还影响了大清与蒙古诸部的和睦关系。

“小宝、图图、祥泰,此次漠南之行,关系到大清的边疆稳定与民族团结。朕命你们三人全权负责此次谈判,务必让双方达成和解。” 玄烨帝的密旨斩钉截铁。韦小宝、胡图图与祥泰领旨后,立刻着手准备,韦小宝还特别请来精通蒙语的双儿同行,以确保谈判顺利进行。

一行人快马加鞭,直奔漠南科尔沁部的驻地。漠南的草原广袤无垠,天似穹庐,牧民的毡房如繁星点点。然而,这看似宁静的草原之下,却暗潮涌动。镶红旗与科尔沁部的边界地带,牧草丰美,水源充足,是双方争夺的焦点。韦小宝抵达边界时,正逢两部族的年轻牧民因争夺水源发生激烈冲突。胡图图与祥泰立刻上前制止,双儿则用蒙语大声劝解。

“镶红旗的牧民们,科尔沁部的兄弟们,大家都是大清的子民,何必因小事伤了和气?” 双儿的声音清亮而坚定。两族的牧民们虽怒气未消,但听了她的劝解,逐渐停下手来。

科尔沁部的首领巴特尔与镶红旗的首领阿拉坦闻讯赶来。巴特尔身着华丽的狐裘长袍,腰间佩刀,面庞刚毅;阿拉坦则身披貂皮大氅,头戴嵌玉皮帽,眼神中透着不羁。二人相见,互相冷哼一声,显然是积怨已久。

“韦小宝,你来得正好。这科尔沁部的牧民,总是越过界河来抢夺我们的草场。” 阿拉坦率先发难,手指巴特尔。巴特尔也不甘示弱:“镶红旗的人才是得寸进尺,他们去年就侵占了我们三处水源,牧民们饮水都成问题。”

韦小宝心中明白,这边界之争,实则是历史遗留问题与资源分配不均共同作用的结果。他稳稳站定,清了清嗓子:“二位首领,大清律法明确规定,各部族草场、水源以界河为界,互不侵犯。如今这纷争,已影响大清边疆稳定,圣上甚为忧心。”

胡图图见状,立刻补充道:“镶红旗与科尔沁部皆是大清的肱股之臣,若为这等小事失和,岂不让准噶尔余孽与东瀛宵小有了可乘之机?” 祥泰也适时拿出玄烨帝赐予的诏书,宣读圣上对边疆和睦的期望。

巴特尔与阿拉坦听完,面色稍缓。韦小宝趁机提出解决方案:“依大清律例,以界河为界,各自退后三里,设立新的界碑。同时,由大清拨款,在争议区域修建公共水井,供两族共用。” 胡图图与祥泰点头附和:“这是圣上的恩典,望二位首领三思。”

双儿轻抚佛珠,蓝光轻闪间,向二位首领展示出大清律法的公正与威严。巴特尔与阿拉坦对视一眼,皆看出对方眼中的犹疑。阿拉坦突然冷笑:“这方案看似公道,可这界碑由谁来立?若是你们说了算,我们镶红旗怎会服气?”

韦小宝早料到会有此一问,他从怀中取出一枚铜制界碑模具,模具上铸有大清国徽与玄烨帝的御玺:“这界碑模具乃圣上亲赐,上有御玺印鉴。所立界碑,由大清勘界使会同两族长老共同完成,确保公正无私。”

巴特尔接住模具,仔细查验后,龙眉微挑:“既是圣上的恩典,我科尔沁部自当遵旨。” 阿拉坦也接过模具,抚摸御玺,不再言语。韦小宝松了口气,知道二人已动心。

为确保方案万无一失,韦小宝又提出由大清户部出资,资助两族改善牧区设施,并设立互市,促进两族经济交流。这一提议不仅缓解了资源紧张,更为双方提供了共赢的契机。

“这韦大人想得周全啊。” 巴特尔与阿拉坦皆点头称是。双儿趁机拟定协议草稿,用蒙汉双语书写,确保双方理解无误。胡图图与祥泰则在旁监督,防止意外变故。

然而,就在协议即将达成之际,镶红旗的副首领乌兰台突然站出,面露不悦:“阿拉坦大人,这协议虽好,可我们镶红旗的面子往哪儿搁?去年被科尔沁部抢夺草场的事,难道就这么算了?”

乌兰台的言语挑拨,瞬间让气氛再度紧张。阿拉坦皱眉怒视乌兰台:“乌兰台,你这是公然抗命!” 韦小宝心中一凛,知晓这是内部矛盾在作祟。他暗中示意祥泰留意乌兰台的举动,以防其破坏大局。

胡图图则试图缓和气氛:“乌兰台大人,大清的和睦是圣上最看重的事。镶红旗与科尔沁部若能携手,不仅能解决眼前纷争,更能为后世子孙留下佳话。”

双儿也轻声对乌兰台说道:“乌兰台大人,您是镶红旗的长辈,理应以大局为重。若因小我之争坏了大清边疆稳定,圣上怪罪下来,谁也担当不起。”

乌兰台听后沉默不语,双拳紧握。韦小宝见状,立刻提出以大清的名义嘉奖两族在此次谈判中的诚意,并在互市中给予镶红旗更多贸易优惠。这一承诺终于让乌兰台松口:“既是为大清着想,乌兰台愿听从圣命。”

协议最终达成,巴特尔与阿拉坦在韦小宝的主持下,于协议上签下名字并按下手印。玄烨帝的恩诏随后宣读,赐予两族首领金质腰牌,并宣布在争议区域设立大清边疆和睦碑,以资纪念。

与此同时,韦小宝安排胡图图与祥泰分别带领工程队,在争议区域修建公共水井与界碑。双儿则协助两族牧民安置新草场,确保过渡期的平稳。经过数月的努力,漠南的草原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牧民们在新的草场上放牧,互市的贸易也让两族的经济愈发繁荣。

在这场纷争中,胡图图与祥泰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极大锻炼,而韦小宝的谈判技巧与政治智慧更是让玄烨帝刮目相看。大清的边疆在他们的努力下,愈发稳固。

然而,荣耀与成就的背后,韦小宝始终记得胡图图与祥泰的付出。他在给玄烨帝的奏折中,特意奏请嘉奖二人,并请求设立边疆安抚使一职,由胡图图与祥泰共同担任,以确保漠南地区的长治久安。

“小宝兄弟,这次漠南之行,多亏了你的谋划。” 胡图图在草原上与韦小宝对饮,望着远方的界碑与互市,眼中满是欣慰。韦小宝摇头:“若非你们配合默契,我这嘴皮子功夫也难奏效。”

祥泰举杯:“这次成功,当敬大清,敬圣上,也敬我们兄弟同心。” 三人相视而笑,一饮而尽。夜幕降临,草原上空繁星闪烁,似在为这来之不易的和平见证。

漠南的风,吹过两族的草场,也吹向更远的未来。韦小宝、胡图图与祥泰的传说,继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流传,成为大清边疆史册中,最闪耀的篇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6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