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89章 百万亩地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从高句丽布局上就能看出来,他们是想沿着辽河修建长城,这距离可不短,想要修建完成,至少需要好几年。

花费时间长,消耗的人力和物力非常巨大,这对一个小国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我们守长城多少年了?有充足的攻防经验,他们想依靠长城防守,那就是做梦,反而拖累了国家发展,根本积存不了多少粮食。”薛玖分析道。

“嘿嘿!这倒也是啊!这么看来,还真是一件好事。”狄孝绪一听,顿时乐了。

“那就不用管他们,只是盯好,别让他们声东击西就行。”杨恭仁做出决定。

“我去看开荒了。”薛玖耸耸肩道。

平原开垦不停,但是山地也不能丢掉,种上高粱,豆子,还是有不少收成的,还有棉花,营州四季分明,棉花品质应该不错。

人手不够也无妨,种上干果,例如板栗,这玩意虽然不能多吃,多吃对身体不好,但是板栗饱腹,必要时候也能作为主粮。

板栗生长年份长,种下去可以多年不用管理,以后人口多了再去处理也不迟。

漫山遍野种上板栗,想想还是挺带劲的,以后说不定,营州还会成为板栗之乡。

除了板栗,还有葛根,葛根淀粉含量高,而且是多年生植物,种下去就不用管了,不过这玩意想要种子有些麻烦,去年找了一些,也只有几亩地。

既然外销不行,那就自用,今年工作量巨大,薛玖和杨恭仁他们商量,鱼肉只少量运送长安洛阳,其它全部留在营州吃。

虽然因为人多,不可能鱼肉管饱,但是每一顿都有鱼汤,这日子老百姓还是很满意的。

生活质量提高,才能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劳动,生活好,百姓心里满意,对生活也充满盼头,干活也更努力。

从二月底到六月中旬,柳城都在忙碌,种地就没有停。

小麦这玩意,各地种植时间不一样,后世则是冬季种植,现在没有冬小麦,但是也说明,这东西适应性极强,即便不是同一段时间种植下去,对收成影响也不大。

同一个月种植的小麦在一个区域,这样成熟也会是同一时间。

“百万亩水浇地啊!没有一亩地属于世家,即便将来划分给百姓,每年的税收,都足够柳城百姓过好日子。”狄孝绪感叹道。

放眼望去,柳城外面全是麦田和水稻,看得人心里很踏实。

今年气候不错,可以说风调雨顺,加上精心照料,所以的田地,庄稼长势很喜人。

因为很多地都荒了不少年,所以这野草比较多,即便清理过,后续还是不少,隔一段时间,就得除草。

工作比较繁忙,不过都甘之若饴,即便百姓不识字,他们也能算出来,今年能分到不少粮食。

“是啊!希望后面风调雨顺。”薛玖感叹,他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忐忑过。生怕出现天灾,让大半年的忙活付之东流,这可是二十多万人的心血汗水啊。

“想不到用骨粉作为肥料,效果居然如此好,你看这一片小麦,长势比其它地方,好了太多。”狄孝绪兴奋的指着前方说道。

薛玖也乐了,他知道骨粉蕴含的元素很多,饲料,肥料都能用,没想到加在草木灰里面,效果出奇的好。

薛玖一拍脑袋,有些懊恼的说道:“我怎么把这事忘了?”

“????”

狄孝绪疑惑的看向薛玖。

“我就记得骨头粉,忘了还有蛋壳,那玩意也是好肥料,好的饲料。”薛玖解释道。

“那东西不多,忘了也没有关系!”狄孝绪笑着道。

“这里不多,但是我们村里多啊,每天都有好几千上万的蛋。”

“那么多!”狄孝绪震惊的问道。

“那是的,我们村有好几个大型养殖场,家禽现在都不知道有多少,至少十万以上。”薛玖自豪的说道。

村里的事情他也没怎么关心,毕竟都已经上了正轨,而且人手有限,也没有办法弄多的产业。

纺织已经完全交给了工厂,如今村里就是以养殖业为主,种植也只是为了村里自己的口粮,至于酒楼需要的蔬菜,现在已经转移到了附近的村子,算是一种扶持。

“不知不觉就多了。”

“厉害!可能整个天下,就你们村子,有如此多的家禽。”狄孝绪佩服的说道。

薛玖没有多解释,与狄孝绪巡视着麦田。

去年的重心是捕鱼,如今海边的工作,都已经熟悉,新船只还在打造之中,所以不需要一直盯着,反而是土地,这边薛玖一直不放心。

一来是查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二来则是担心有人蓄意破坏。

百万亩土地,每天都有人巡逻,防人也防飞禽走兽。

新打造了二十架水车,不停的把河水抽上岸,顺着水渠在地里流淌,需要浇灌的时候,只需要扒开缺口,就能把水放进地里。

麦地还好,需要的水不算多,稻田就不能缺水。

百姓戴着斗笠,赤着脚在稻田,拔着里面的野草。

“可惜了!”薛玖暗自叹息,现在没有卖鱼苗的,如果有的话,可以养一些在稻田里面。

“这地还得再施肥一次。”薛玖看了看麦地说道。

比起后世的小麦,如今的小麦杆细,麦穗也短一些,没有后世饱满。

在长穗的时候追一次肥,可以让穗成长更好,杆应该也会更粗一点,有利于成长。

“问题在于,肥料不够啊!”狄孝绪皱着眉头道。

即便二十多万人每天造,肥料还是跟不上,而且这肥料,不能马上就放进地里,那样可能烧到庄稼,需要发酵一段时间,或者弄起来与草木灰混合,沤出来的肥更好。

“我记得营州附近有石灰石吧?把石灰烧出来,与草木灰混合,再加粪便,兑上清水就是,骨粉有就添加,没有就算了。”薛玖想了一下说道。

“石灰不会把庄稼烧坏吗?”狄孝绪问道。

“当然要先发酵,不能直接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88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