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12章 初一十五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陛下,蔡国公心力已竭,虽有百年人参吊着,也时日无多,如果要见最后一面,最好就在这一两日。”

听了御医的话,李世民手一抖,一团墨汁落下,洁白的宣纸顿时污了一片。

李世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摆摆手,随后放下毛笔,伸手捂住胸口。

即将失去杜如晦,这不但让他心痛,还有一些茫然,一直以来,他都习惯了,听取房玄龄,杜如晦等人的意见。

四大心腹谋臣,最信任的是长孙无忌,处事能力最强的是薛收,计谋最多的是房玄龄,但是一锤定音,能做出最佳判断的,往往是杜如晦。

而且这只是相对他们最突出的优点,单单处理政务这一块,四人可以说不分伯仲,这让李世民轻松了许多。

在学识上,长孙无忌精通阴谋算计;薛收行堂堂正正;房玄龄偏向执政;杜如晦最博学,这和几人出身有关,毕竟杜家底蕴最大,家里藏书最多。在弘文馆,李世民最喜欢聊天的对象,也是杜如晦。

是君臣,也是朋友!甚至说是挚友,要失去挚友,心情自然极度不好。

“摆驾蔡国公府!”李世民声音有些沙哑,低沉着吩咐。

贞观四年九月二十六,蔡国公杜如晦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

李世民痛哭不已,废朝三日。

………………

杜如晦病逝,除了杜家,影响并不大,年前他就病了,而且不轻,卸了右仆射的官职,所以朝堂都没有多大反响,也就房玄龄等好友伤心了一段时间。

初一十五接管了小镇,有薛收,马周等人提点,所以接手很是顺利。

马周是文人,还是官员,处理小镇的事情,基本上以理服人,即便用手段,也只是算计。

初一十五就不一样,两人跟着薛玖几年,经常在酒楼玩耍,知道薛玖是如何应付那些闹事的人,也听说了不少,这次在营州生活一年,又涨不少见识,处理问题,就与马周风格不同。

虽然小镇对小偷管控严格,但是开业了接近三年时间,问题还是不少,有闹事打架的,有坑外地客人的,也有偷偷搞赌的人。

初一统筹管理,十五执行解决,两人配合还是不错,就是手段有些激进。

闹事的被套麻袋,狠狠的揍了一顿,估摸着没有大半个月下不了地。

坑外地客人的,或者仗势欺人的,那就安排人装流氓去闹事,然后再去警告他们。

最惨肯定是搞赌的,找了一些赌术高手去玩,赢得赌坊倾家荡产,至于说不给钱,武力赖账?

别逗了,在这镇上,谁家武力比得过薛家,官府的武侯都能蒙面过来帮忙。

最惨还是那些做局坑人的,坑人不成反被坑,最后还要抓去挖矿。

用了两个月,小镇又变得祥和,热闹更甚往昔,已经成了外地人临时居住长安的首选之地。

以前小镇附近的百姓,只是卖蔬菜和一些手工作品,薛初一挑选一些家庭穷的,让人教导他们做小吃,在市场两个出口附近,划分了一些位置,提供他们摆摊,不但丰富了市场的食物,让市场里面的人多了吃东西的选择,也扶持了一部分百姓。

洛阳小镇的碑林又增加了不少,源源不断的吸引着客人;长安小镇则是因为绿化而吸引客人。

数量最多的是葡萄,院子里有葡萄架,街道中间有葡萄架,镇子外面葡萄更多,除此之外,橘子,橙子,桃树,梨树,杏树,枇杷等等果树也种在镇里镇外。

小镇外两里地,是不种植粮食的,最多就种一些蔬菜和豆子,其它东西就是果树,无论是干果还是水果都行,这是和百姓谈好的,前两年补贴,后续则收购他们的水果。

不过需要补贴的地方不多,毕竟这里是皇家的土地,零散百姓本就很少。

因为果树多,为了防止蚊虫,果树附近就种植薄荷草,艾草,荷香等植物。

小镇所有的空地,都种植着绿色植物,即便是商铺,也要求种上盆栽,只不过没有强求品种,你可以种鲜花,也可以种野草。

别说长安城,这里应该是整个大唐,都没有比这里绿化更高的居住地,而且全是鲜花果树。

春季果树开花,镇外一片花海;夏季到秋天,就是硕果累累,看着就很诱人。

小镇有规定,没有到成熟季节,不允许随意采摘,等到水果成熟,会组织采摘。

主要是提供给游客采摘,只需要花费一定的钱,就能随意吃水果,还能带一些离开,这是吸引游客的手段,镇上的人都明白这一点,所以很是配合。

大部分果树,今年是第一次结果,长安城的人,估摸着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葡萄,很多人在葡萄架下面惊叹不已,据说有关小镇的诗词,都已经有了上百篇。

小镇越好,居住这里的人越是拥护这里,有人想要破坏,就得问问百姓同不同意。也不知道为何,薛初一想到了利用百姓来举报,这也是为何,他在短时间,就收集了大量消息的缘故。

“薛落衡这两个兄弟,还真是没看出来啊!居然能管理好这么大的镇!”回到长安的独孤谋惊叹道。

作为独孤家的独子,独孤彦云担心儿子继续在外面晃荡,搞不好就没了,所以一直催促他回长安。

没办法啊!他这儿子,不是去草原,就是出海,可是让他提心吊胆的。

“是啊!没想到当年的小家伙,已经能力不凡了。”李崇义点点头感叹道。

“这里原来就是一片空地,想不到变得如此繁华!好一个薛落衡!某自愧不如。”行走在小镇,独孤谋左看右看,感觉眼睛都不够用。

“听说他在营州,事情弄得更大!”李崇义问道。

“是啊!那里一个渔村,比长安一个坊市还热闹,我离开的时候,他们在海边,修了十里长的石沪,而且修建还没有停。”独孤谋点点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67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