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11章 杜如晦病重

书名:大唐混子生活 作者:有被无患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1:07

“大兄不是说你笨,只是说你聪明得不明显。”十五一脸正经的说道。

“行了,我知道了,不用你这臭小子解释。”独孤谋黑着脸把凑过来的十五推开。

“嘿嘿!别在意那些细节,你只要知道这个办法好就行了。”薛玖拍了拍独孤谋说道,他想起来一个传闻,据说有的地方,不是看你家多少钱,而是看有多少石沪,可想而知,这东西效果如何。

趁着这段时间农活不忙,薛玖调集了三万青壮开采石头,运送到海边。

建造石沪需要石头够大,毕竟不能被海水带走。

小石头也不是不能用,不过需要用三合土粘合,还得留出足够的缝隙,这缝隙也不能太大,否则大鱼会逃跑。

一个个弧形的石沪,很快在海岸线出现。这些石沪并不高,普遍就六七十公分,最高也不会超过一米。

石沪是弧形,或者说U型,长度几十米,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建筑,每天收获居然不错,少则十来斤,多则几百斤。

只能说如今海里的东西太多了,伴随着潮汐,大量的海货冲到了岸边。

并不是说重量轻就不值钱,有的鱼小,但是味道极好,只不过现在价格都不会太高。

带壳的海货很多,处理贝壳也是日常工作之一,和骨头一样,贝壳也是磨成粉来当肥料。

骨头和贝壳磨粉,需要反复多次,太粗了容易伤到人,虽然麻烦一些,但是如今这年月没有化肥,这已经是最好的有机肥了。

人多力量大,石沪修建速度很快,如果不是因为运送石头距离有些远,这速度会更快。

如今渔村已经很大,除了居住的房屋,还有仓库,最壮观还是晾晒咸鱼的架子,以及晒网的地方。

如今的渔网是麻绳编制,使用三天就得修补晾晒,不然容易腐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还不是贬义词,只是如今工作的一种状况。

好在织的网多,可以轮流使用,这并不影响船只每天出海。

打鱼的水手,织网的妇人,还有洗船的工人,这也是为何,渔村人手需要比较多的缘故。

船只每天傍晚回来,卸货之后都要清洗,先用海水清洗甲板和渔仓,然后用船上储存的淡水再清洗一遍,这是为了减少海水对船只的腐蚀。

船上储存的淡水,每天回来都要更换的,正好用来清洗船只,就无需另外运送淡水。

从一开始的不知所措,到如今一切都那么井井有条,渔村摸索出来一整套经验,别的地方想要效仿,可没有那么容易。

回到柳城,一封书信打断了薛玖的安排。

本想让弟弟在这边多锻炼一些时间,不过马周说他被调到尚书省担任侍郎,需要重新安排人管理小镇。

小镇不比单独一个酒楼茶楼,需要一个人统管全局,薛家还真没合适的人选。

洛阳那边的小镇,就是村里的几个长辈,带着年轻人操作,城里百味楼这几个地方,也用了不少人,剩下的人都是不适合经商动脑子的,想来想去也只有两个弟弟合适。

至于说会不会亏本,应该是不至于的,毕竟他们只是统筹全局,各门店的生意又不需要操心,即便亏本也无所谓,如今薛家不缺那一处产业,就当练手了。

除了马周调动,还有一个消息。

“心力交瘁,药石无医!”信上只有八个字形容,想到一代人杰就快要不行了,薛玖心情有些沉重,主要是杜如晦对他不错。

……………

初一十五在薛鹏的保护下,快马加鞭的回到了长安城,让薛仁贵回家,他们兄弟带着礼物,来到蔡国公府。

原本就消瘦的杜如晦,如今更瘦了,颧骨凸出,眼眶深陷,双目也没了往日的神采。

“见过蔡国公!”

“不用多礼!”被侍女扶着坐起的杜如晦,声音虽然不小,却能听出中气不足。

“家兄公务缠身,不能回长安,还请蔡国公见谅。”薛初一歉意的说道。

“家兄特意让我们,带了两支辽东百年人参回来,希望能帮到蔡国公。”薛十五慎重的拿出一个小盒子,递了过去。

杜如晦看看彬彬有礼的薛家兄弟,目光又扫过一边的儿子,心里不由暗自叹息一声。

“你们兄弟有心了,回头代我谢谢你们兄长。”杜如晦挤出笑容,轻轻点点头道。

“回来之时,家兄叮嘱,如果蔡国公有事,吩咐一声就是了,我们兄弟会一直留在长安。”薛初一好奇的看着杜如晦,他听说过杜如晦的厉害,也知道薛玖很佩服杜如晦,前几年虽然见过,但那时候还小,感触不深。

“好!”

“我们兄弟就不打扰了蔡国公休息。”见杜如晦精神不振,薛初一就行礼告辞。

“二郎,送送两位贵客。”

杜如晦的二儿子杜荷,年龄看上去与十五差不多,正好奇的看着薛家兄弟,脸上没有一点因为父亲病重的担忧。

看着儿子离开的背影,杜如晦忍不住叹息一声:“唉!”

“阿耶,你可是哪里不舒服?”杜构担忧的问道。

“二郎性情跳脱,偏偏无甚天赋,你以后要多盯着一些。陛下看在为父的功劳份上,虽然也会提拔你们,但是人贵在有自知之明,身居高位,也并非好事,只要你们能平安一辈子就好。”杜如晦轻声说道,他心情很难受,因为忙于政务,对儿子的教导就少了。

长子教得不少,偏偏资质平庸,次子聪明归聪明,却只是小聪明,尤其是与薛家兄弟一对比,差得就更远了。

想到这些,杜如晦就感觉心塞,他心里升起一股死不瞑目的感觉。

“阿耶,这百年人参,据说是神药,要不我让人为你熬一支。”杜构问道。

杜如晦一听,心情更加不好,别的药材他或许不清楚,但是百年人参这东西,他还是清楚,主打一个吊命,熬一支恐怕得直接升天。

“交给御医!让他们安排。”杜如晦有气无力的摆摆手,说完闭目养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084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