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作者:潮汐印痕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61章 框架

书名:废土世界打工指南 作者:潮汐印痕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30

那是一段充满希望却最终破碎的过去。

十五年前,理事会启动了旨在扩大人类活动区的能源计划,要将人类的家园从F环一直延伸到荒野,突破现有的环线限制。

新型能源网络在地下悄然铺就,自动化农场在荒野上拔地而起,运输隧道如同血管般将各个环线相连。

每一项工程都展现着A环的实力,让人们第一次看到了未来的模样。

许多人相信,等到计划完成,整个社会结构都会被重塑。环线之间的壁垒被打破,资源匮乏的问题就能得到缓解,繁荣终将从内环扩散到整个郊区。

但这个完全可行的计划在一系列无法解释的事件中戛然而止。

不仅是所有设备出现了异常,地下的管网系统也接连失灵。参与计划的专家们接连死去,即便是最强大的超凡者也无法阻止这种诡异的衰败。

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理事会收回了所有支持,将郊区重新推入了混乱与黑暗。

如今这里只剩下锈蚀的框架,只留下一座座未完工的建筑和错综复杂的地下废墟,而大多数废弃的设备地点都成为了走私者的天堂和帮派的巢穴。

曾经象征希望的工程如今只剩下断壁残垣,无声地提醒着所有人——这里永远不会有真正的改变。

也许这个世界本就该是这样,永远被禁锢在一道道环线之中,永远在黑暗中苟延残喘。

“有趣吧?”希尔的语气里带着几分讽刺,“我们这些人天天在这里转悠,却总是下意识地避开那些地方。说到底,别指望什么救世主,能让我们活下去的只有我们自己。与其空等一个永远不会来的改变,不如把精力花在眼前能做的事上。”

“你觉得理事会根本不希望这里能改变?”

希尔头也不回,嗤笑了一声:“不然呢?有那个技术不用,难道是嫌日子过得太好?”

“我觉得未必。”星榆快走两步跟上,“从事务管理局到代理人系统,结构其实很简单。命令从理事会直接下达到执行层,中间几乎没有任何缓冲。这种结构看起来原始,但反而让决策和行动之间的链条极短。”

她回想起在A环看到的一切。

那些档案室、数据网络,昼夜不停运转的监控系统。

每一个部门都在为同一个目标服务——即便她并不认同这些的方式。

“理事会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她们或许确实在为某种更宏大的目标努力,为了……呃,人类命运。”星榆说这话时有些不自在,“能源计划的失败,也许不是因为她们放弃了这里,而是遇到了预料到之外的阻力。毕竟,如果她们真的对毫不在意,就不会始终维持着这套管理体系。代理人制度也好,委托所也好,都是在试图在混乱中维持某种平衡。”

“平衡?”希尔反问,嘴角挂着苦涩的笑意,“你是说靠我们这些人,天天在街上收保护费,处理垃圾一样的杂事,就能维持什么平衡?”

“至少还在尝试。”星榆看向远处模糊的天际线,“在某种程度上,她们确实在尝试朝着某个方向前进,而不是单纯的压制和剥削。”

希尔摇摇头,声音里罕见地带上了几分情绪:“每天都有人死去,死在饥饿里,死在暴力中,死在这个该死的体系里。而我们,这些所谓的代理人,除了勉强维持一点可笑的表面秩序,什么都改变不了。所以你觉得,我们每天无止境地斗争、相互残杀,就是为了所谓的人类命运?还是说,你已经开始认同她们的那一套了?”

“不。”星榆摇头,“我不是认同她们,只是在……试图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一切到底为什么要这样运转,世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理事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压迫者,目标和手段都值得我们去思考。”

希尔叹了口气,目光扫过两旁破败的建筑。

这种赤裸的愤怒她很少面前显露,可今天不知怎么,那些压在心底的话就这么说了出来。

她看着路边瑟缩的人影,想到在阴影中苟延残喘的生命,即便以她的实力,也无法改变这个残酷的现实。

“你知道吗,昨天清理据点的时候,我发现了件很有意思的事。”希尔无意继续这个话题,把对话重新拉回先前的方向,“这些人对某些地方出奇的敏感。明明看起来很合适的地点,她们却绝对不会靠近。而且还在使用一些奇怪的老旧设备。我读过几个人的记忆,好像是有什么口口相传的规矩。”

“什么规矩?”

“她们好像都在守护着什么——每个据点都有个奇怪的装置,看起来像是某种中继器。”希尔比划了一下,“大概这么高,顶部有些反射装置。无论是哪个据点,都在用完全相同的设备保持运转。她们坚持这些东西必须建在特定的位置上。我原本以为是什么黑话,直到发现那些位置全都在当年废弃设施的关键节点上。”

星榆的目光落在希尔拍摄的照片上。

所谓的“中继器”,分明就是简化版的私有信号基站。

这种技术即便在现在的A环也算得上先进,却被这些走私者像传家宝一样守护着。

“我读过几个人的记忆,这些据点的位置,设备的维护方式都惊人的一致。”希尔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说实话,我怀疑这些走私网点其实是在沿用当年能源计划剩下的工具和结构。搞不好就是同一批人,或者说,同一个组织。”

“……有道理。”

十五年前的能源计划和现在的蔚蓝计划,表面上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项目,但它们都在试图突破某种界限。

A环的每个计划背后都有着某种执念——一个想要扩大人类的生存空间,一个想要改造人类的生存形态。

即便第一个计划失败了,它的遗产仍在以另一种方式存续。

而外环的人类像困在迷宫中的老鼠,不断重复着相似的尝试。她们不问这些行为的意义,只是按照惯性生存。在废墟中建立据点,维护着不再理解的设备,遵循着来源已久的规则。就像那些信号基站一样,没人真正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建在特定的位置,但所有人都在维持着这种秩序。

但……这样下去真的能有改变吗?

在星榆看来,能源计划也好,蔚蓝计划也好,都在沿着某条看不见的轨迹前行。

表面上是在寻求突破,实际上却始终在既定的框架内打转,维持一个看似在进化,实则在循环的世界。

每一次的尝试都像是在重复同一个实验,只是换了不同的样本。

“希尔,”星榆凝视着远处的废墟,“为什么我们要一直维持这样一个注定失败的世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90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