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6章 第六斩

浮光三千里 第6章 第六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一到永安坊,只见长街如龙,灯火通明,与远处的皇城相映生辉,恍若天阶琼林。

街道两旁挤满了摊档,卖衣服首饰、小食糕点、花灯纸伞或是杂耍游戏等等,应有尽有。小贩们的吆喝声、少年们的嬉笑打闹、商客之间的讨价还价,伴随着远处坊楼上的笙歌曼舞,无不让人迷醉。

胥姜从满眼衣香鬓影中揪出了一缕肉香,她寻着肉香来到一个西域汉子的摊档,两眼放光的盯着他面前烤架。

“这是鹿肉?”与猪肉的油润、羊肉的膻香不同,鹿肉带着一种特殊的甜,尤其是炙烤之后香气更甚。且西域人擅长烤制肉食,所用香料丰富而奇特,能完全掩盖肉的腥气,只剩焦香,勾得人口水长流。

西域汉子使一口流利的汉话,“客人好见识,正是鹿肉,下午刚从猎户手里买的,鲜得很。”

胥姜见他烤出的肉虽香,摊位前却没什么人,便猜测价格不便宜,随即问道:“多少钱一串?”

“六十文一串。”

好贵!一串可换六斗米了,而六斗米足够寻常人家吃半个月,难怪没什么人买。胥姜问了价本来也想走,但这鹿肉实在太香了,再加上肚子饿得咕咕响,哪里还忍得住?

好在这肉贵是贵,但份量足,一根半臂长的红柳枝串得满满当当,于是她冲那西域汉子说道:“来两串,多加胡椒和孜然,烤得稍稍再焦一些,少放盐。”

那西域汉子忍不住看了她一眼,“姑娘是行家啊?”

胥姜盯着他手中翻烤的肉串咽了咽口水,“这烤肉,按说得按照你们家乡的吃法,配一壶葡萄酒或是石榴酒,一口肉一口酒的吃,方得至美滋味。不过在这市集里,混着人间烟火,就这么吃也很好。”

“姑娘去过我们家乡?”

“从未,只是曾结交过一位西域好友,也是烤肉的一把好手,有幸品尝过这般独特风味,至今难忘。”

那西域汉子爽朗一笑,从腰间取下一个弯刀模样的酒囊递给她,“我的石榴酒,姑娘可要尝一尝?”

胥姜大方接过,毫不扭捏的扯开酒塞仰头喝了一口,西域汉子适时将刚够火候的肉串递给她,“再来一口肉!”

酒的甜,肉的香,融化在唇齿之间,胥姜毫不吝啬的赞美道:“鹿肉外焦里嫩,石榴酒浓醇甘甜,两相交融,犹如胡姬舞刀,又媚又烈,怎一个美字了得!”

西域汉子闻言的两撇胡子都快飞上眉梢了,这不光是个会吃的,还是个会说的!周围的人早就闻到了鹿肉的香气,本就有些蠢蠢欲动,但由于价格太贵而望而却步,此刻听胥姜这般绘声绘色的解说,又见她大快朵颐吃得红光满面,当即便有人就忍不住了,“来!给我一串,要跟她一样的。”

他这一开口,其他人也站不住了,立马围了上来把胥姜挤到了一旁。

“我也要一串!”

“一串怎么够吃,我要两串!石榴酒也给我喝一口!”

胥姜眼看没有立足之地,便干脆站到了小摊里头,慢悠悠的将两串肉啃完,然后把钱与酒囊一并放在了档案上,挤出人群心满意足的走了。

“多谢款待!”

大汉被众人围着忙得脚不沾地,等忙完一轮过后才发现人已没了踪影。他拿起酒囊晃了晃,里头的石榴酒已经被喝了个精光,再清点她留下的铜板,多出了三十文的酒钱。心道,这姑娘不光能吃会道,还是个坦坦荡荡的君子作风,难怪有同乡愿意与她结交,可惜忘了问她的姓名,家居何坊,要不然也可以结交一二。

两串鹿肉一囊石榴酒,只够半饱,胥姜沿着长街游逛,又在一个老妇支的小摊上喝了一碗热糖粥,吃了几只油果子,才将肚子填得满满当当。这些年走南闯北有上顿没下顿,挨过不少饿,相对于时下食不过八分的养生风潮,她习惯以饱为安,毕竟吃饱饭才有力气干活、赶路。

吃饱饭的胥姜并不急着回家,她顺着人群往前,边走边逛,权当消食。不远处有杂耍艺人在变戏法,人围了一圈又一圈,时不时爆发出阵阵叫好声,还有几处卖花灯的铺子在玩儿猜灯谜,人也围了很多,格外热闹。胥姜本也想过去瞧一瞧,但看着挨挨挤挤的脑袋,就打消了念头。走着走着她来到一个面具摊,摊位上挂满了各色面具,有神仙道人、鬼怪妖精、牲畜野兽、还有花鸟草虫,也有白胚,应该是用来定制客人想要的图案的。摊主是一名年轻男子,坐在摊位后面,头低着看不清楚脸,只一双手便格外引人注目。那是一双皮骨兼美的手,一手捉胚,一手执笔,笔尖沾了青石粉,正在点一双恶鬼的眼睛。

胥姜看了半晌,问道:“面具怎么卖?”

男子本聚精会神的描着画,被她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得手抖,便在面具上留下一道碍眼的痕迹。

胥姜看见了,脸上也是一慌,忙道:“抱歉,惊着郎君了。”

男子微微叹气,“无妨,是我自己不当心,”他放下东西起身问道:“姑娘可是想买面具?一只二十文,可随意挑选。”

他走到灯旁,胥姜看清楚了他的脸,算不上俊美,却有份温雅之气,使人见之可亲。

胥姜想了想,指着他方才被一笔毁了的面具说:“那我就要那只吧。”

男子一愣,随后说道:“姑娘不必如此,另挑一个吧。”

胥姜却道:“郎君可以将那面具给我看看吗?”

男子似还要劝说,却见她神情坚定,只好将面具拿给了她,“姑娘若是真想要,便拿去吧,我不收你钱。”

那面具画的是只青面獠牙的恶鬼,男子手抖留下的那一笔,贯穿了恶鬼的半张脸,看上去像被人劈了一刀,虽破坏了原有的精美,却增添了几分粗犷。胥姜将面具照着脸比了比,略微大了些,却也能戴。

“就这个吧。”

她把面具戴上,从包里掏出二十文钱递给他。

男子却不收,“本档不兴以次充好,这面具有了瑕疵便不值钱了,姑娘若喜欢,就送给姑娘,权当重阳之贺。”

“无功不受禄,郎君不兴以次充好,我也不好占人便宜。”胥姜戴着恶鬼面具,说出的话却像是打佛偈,“何况,人尚无完人,又怎好苛求万物无缺?郎君可曾听过瑕不掩瑜的道理?”

说完也不等对方回答,放下钱转身便走了。

男子看着她淹没在人群中的背影,良久才回过神,自嘲道:“不过一介混迹市井的下九流罢了,何敢自比美玉?”

胥姜并不知自己随口而言的话在画师心底掀起了几多风浪,她肚子填饱了,也逛尽兴了,抬头看了看天象,无星无月,只见浓云,这夜里恐怕有雨,还是早些回去为好。

渐离夜市,人声逐渐消了,她戴着面具独自提灯夜行,倒真像一只游荡人间的孤魂野鬼,一路走来吓着好些路人。

回到永和坊,她灯笼里的蜡烛燃尽了,借着沿街店铺檐角上的风灯,才磕磕绊绊的摸回了槐柳巷。她站在书肆旁的角门前,正掏钥匙,却忽然听见一声微弱的呻吟自身后的树下传来。

她顿觉悚然,浑身都冒出了鸡皮疙瘩,故作镇定的转身喝道:“谁在那儿?”

没有人回答。

她赶紧开门进屋,又迅速顶好门栓,然后将耳朵贴在门板上听外头的动静。夜深人静,幽僻的巷道里回荡着秋后蛰虫的嘶鸣,和不知从哪里传来的一阵犬吠,那断断续续的呻吟夹杂在这些鸣响里,阴森诡奇,好不吓人。

她在心底默念,子不语怪力乱神、子不语怪力乱神……

要不要出去看看?

还是算了,万一是醉鬼或是歹人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她牢牢压好门栓,为了安心还搬来一张条案将门挡住,才进院洗漱歇息。半夜,她躺在卧榻上翻来覆去无法入睡,没多久听见了雨点打在瓦片上的声音。

果然下雨了。

她起身点灯,然后披了件外衣来到大堂,外头连虫叫狗吠都歇了,那细细的呻吟却还在。雨越下越大,空中隐隐传来雷鸣,她在门边伫立半晌,终是挪开条案,开了门。

她拿起一根门栓护身,推开半扇门先是谨慎的看了看四周,才举着一盏风灯伸长了脖子朝大树底下探去,在微弱的火光中,隔着雨雾她看见了蜷缩在石榻上的身影,像是一个孩子。

她心如擂鼓,慢慢走到树下拿风灯一照,才看清是真是一个孩子。男孩,七八岁的模样,衣衫褴褛,瘦骨嶙峋,浑身被雨水浇透了,正蜷缩成一团,闭着眼发出无意识的哼啼。胥姜伸手去探他的额头和脸,烫得吓人。她来不及细想,一把抓起孩子的手,转过身让他趴在自己背上,将人背进了屋。

后院的角门又合上了,一道闪电划过天迹,轰隆隆的雷声挟着秋寒,打落了门前那棵巨树的叶子。

胥姜把孩子背进了自己的卧房,两三下扒下他湿透的衣衫,才发现他腿上有伤,且伤得不轻。伤在左腿,自膝盖以下,原本细瘦伶仃的小腿,肿得竟同成年男子的手臂一般,不知是如何造成的。她用手轻轻碰了碰,孩子先是一缩,随即浑身开使发抖,一边抖还一边哭。说是哭,却连声音都发不出来,只是憋着张小脸,一个劲儿的流泪。

胥姜不敢再动他伤处,只小心将他放到卧榻上,找出一张干净帕子替他擦干身子和头发,然后将他裹进松软的被褥里,自己则去伙房生火烧水。她先煮了姜汤给小孩灌下,等小孩儿发了汗,又热了些糕点,掰碎和水一点一点的给他喂进去,折腾了半宿,小孩才终于退烧,窝在被子里安静的睡着了。胥姜松了口气,心想还好出门看了一眼,要不然这小崽子怕是要死在她店门前了。屋外风雨大作,胥姜打了个激灵,才发现自己的衣衫也湿了,她赶忙找了身干爽的衣服换了,又去厨房喝了碗将剩下的姜汤。

回到卧房,她从箱笼里拿出一床新被褥,将小孩往里挪了挪,自己也上了榻。没办法,她就这一间卧房、一张床榻,只好挤一挤了。

她裹着被褥坐在小孩身旁,盯着他的脸琢磨半天,总觉得有种熟悉之感,可却始终想不起来。算了,明日去府衙问问,顺便上报,指不定是哪家走失的孩子。对了,在去府衙之前,得先给他请个大夫看看,他脚上的伤若不处理,保不准今后就成为一个小瘸子了……想着想着胥姜靠着榻睡着了。

再一睁眼,已是天光大亮,屋外雨也停了,她下意识去看小孩,却扭到了僵硬的脖子,疼得龇牙咧嘴。缓了好一阵,她才伸手去探小孩的额头,没有再发烧了。小孩没醒,神色安详,估摸着还得睡一阵。

她起床更衣洗漱,喂了驴,又生火熬了一锅粟米粥,自己吃了两碗,给小孩喂了一碗,才去前厅开店门。店外落叶满地,她松了松紧绷的筋骨,然后找出笤帚将门前打扫干净,刚扫完,曹叔就抱着一坛酒登门了。

“怎么是您亲自送来的?许三哥和阿俫呢?”

“他俩还醉着呢?没个两天醒不来。”

胥姜了然一笑,这薯酒的后劲她是最清楚的。她抱过酒坛,将曹叔请进店,把东西放好后对他说道:“曹叔,恐怕得麻烦您一件事。”

“东家请讲。”

“我此处离不开人,劳烦曹叔去帮我请个大夫过来。”

曹叔闻言神色变得凝重,他讲胥姜上下扫了几眼,担忧的问道:“东家病了?打不打紧?”

胥姜连忙摇头否认道:“不是我。”

曹叔不解,“不是东家?那是?”

“您跟我来。”

胥姜将曹叔引至后院的卧房,曹叔进屋一看榻上躺着个孩子,吃惊道:“东家,这孩子哪来的?”

“昨夜在屋外发现的,病得不轻,身上还有伤,差点就被雨淋没了。”

曹叔看了看孩子的情况,立马就往外头走,“我这就去请大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