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浮光三千里 > 第7章 第七斩

浮光三千里 第7章 第七斩

作者:南有檵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4-30 15:25:52 来源:泡书吧

很快,大夫便请来了,大夫约莫五十来岁,精神矍铄,面目严正,曹叔引荐道:“东家,这是咱永和坊千金堂的陈大夫。”

胥姜拜道:“见过陈大夫,有劳您给这孩子看一看,他腿上伤得很重,昨夜淋了雨还发了烧。”

“姑娘放心,交给老夫。”陈大夫放下诊箱来到榻前,胥姜连忙让出位置,给他腾地。

陈大夫先搭了脉,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又掀开被子仔细检查小孩的腿。那腿已经肿得更大了,还微微发紫,情况看起来比昨夜又严重了些。

“他的腿断了,原是接过骨的,因没有好生将养,又错位了。我等会给他再接上,开些外敷内服的药消去炎症,只要按时用药,小孩骨头长得快,养上三个月就能好了。”陈大夫将小孩重新塞进被子里,“至于伤风感冒,并无大碍,我在方子里加几味驱寒的药,吃了就没事了。”

胥姜:“谢谢你,陈大夫。”

“医者本职,不必客气。”说完陈大夫又叮嘱道:“除了按时用药,这孩子平日得多注意调养,他脾胃大伤,身子虚弱,应该是长期受饿导致。要忌生冷酸辛,大油大荤,最好以温补的粥汤为主,且要少量多餐,不可多食。”

胥姜点头应道:“我记下了。”

陈大夫挽起袖子,将小孩的腿从被褥里剥出来,对胥姜与曹叔吩咐道:“我先给他接骨,你们按住他,怕待会疼起来乱动。”

“好。”

两人上前帮忙,曹叔坐到榻上将小孩和着被褥搂进怀里,胥姜则按住小孩另一条腿。陈大夫一手握着小孩的伤腿,一手顺骨,摸到凸起的地方,毫不迟疑的按揉下去。

小孩瞬间被痛醒,想要挣开却被三人牢牢按住,他张大了嘴,发出嘶哑的惨叫,听得人心头不忍。

曹叔眼睛都红了,他一边将小孩牢牢抱住,一边温声安抚道:“乖孩子,别动,大夫在给你接腿,忍一忍,马上就好。”

那小孩听了竟真的不挣扎了,咬着牙将惨叫都吞进了肚子里,他痛得满头大汗,其余三个大人也紧张得满头大汗。

“好了。”陈大夫终于松开了他的腿,晃了晃站起来,冲胥姜说“找两块夹板来给他绑上,头一个月千万不能让他乱动,否则再错位还要受罪。”

胥姜赶紧去伙房找来两块曹叔做活废弃的木料,擦干净了拿进屋,同陈大夫一起给小孩绑上。绑的过程中难免有挪动,把小孩痛得直哆嗦,曹叔一边给他擦汗,一边低声哄着他,像哄自家的孩子。

终于绑好了,几个人都松了口气,小孩一张脸已是面无血色。

陈大夫从药箱里掏出一个瓷瓶,倒出一枚药丸给小孩服下,“这是温补气血的药,孩子方才又出了些虚汗,先让他补补,恢复些元气。”

曹叔和胥姜把小孩重新安置到卧榻上,陈大夫收拾好药箱,冲二人说道:“你们来一个人同我去开方子、取药。”

曹叔站起来,“我随您去。”

胥姜叫住他,拿出一吊钱塞进他手里,“您先拿着这些钱,不够再来取。”

陈大夫看了两人一眼,“足够了,老夫又不是开的黑店。”随后冲曹叔说道“跟我走吧。”

胥姜尴尬赔笑,恭敬的将人送了出去,“麻烦您了,陈大夫。”

两人走后她回屋去看孩子,却见他又昏睡过去了,想着他方才咬牙忍痛的模样,眉头微皱,随后替他掖了掖被角,低叹一声悄然退出门去。

因昨日开了坊集,再加上下了一夜大雨,街上泥泞,今日出门的人甚少。书肆冷清,胥姜趁空闲将昨日的买卖开销入了帐,又将堂内洒扫了一番,燃了黄柏与艾草去潮。

生意清闲,人不能闲。

待曹叔取药归来,她已经将书肆里里外外都打扫完毕了,紧接着两人又给小孩擦药、煎药,好一阵忙活。

“东家,这孩子您打算如何安置?”曹叔放下药碗小声问道。

“先上报府衙,清查户籍,若是编户应会被送返原籍,若非编户,便要理清来历过后,再凭官府分置。”胥姜顿了顿,沉声道:“怕就怕……”

“东家是怕这孩子是别人家的逃奴?”

胥姜神色微凝,“若是逃奴,被抓回去恐怕命就没了。”

“这孩子除了腿上的伤,身上还有不少淤青,想来平日里没少被苛责虐打,也不知是什么样的人,对一个丁点大的孩子竟下这样重的手。”物伤其类,这孩子让曹叔想起自己因病亡故的孙子,难掩心疼。“若真是逃奴,必定也是因不堪虐待才逃的,东家,孩子还这么小,咱们得设法让他活下来。”

“曹叔,咱们先别乱了阵脚。事情还未定性,先上报官府,即便是逃奴,被主人虐打成重伤,按律也是要纠察其主罪则的,何况他还是个孩子。”胥姜安抚完他,思虑片刻之后又说道:“过会儿,您去衙门走一趟,最好能将官差请来亲自查看。切记,多磨一磨,认准了耳根子软、热心肠又最好是新当值的请。”

曹叔心领神会,“我明白,那些官爷、贵人们高高在上,又自负铁面无私,若不请人亲自来看看这孩子的惨状,怕是轻飘飘的几句话就能将他这条命打发了。”

“不错。您领人回来的时候,将动静闹得大些,最好让街坊邻居都知晓官爷上咱们这儿办差来了。”

曹叔闻言却有些犹豫,“可这书肆刚开张,之前这地就见过血光,有过不好的传闻,说不吉利,如今又招来官差,东家就不怕再坏了名声?”

“名声于达官显贵是锦上添花,于我等平民或贱籍而言,有时候却是压死人的横梁,坏与不坏又有何妨?”胥姜淡笑,眼神透亮,“曹叔,咱们活着已是不易,何必再徒增枷锁?”

曹叔怔然,又听得她狡黠的说道:“讲起名声,那些官差才最好名声,他们要得威望、要升迁,就得假仁假义的做面子功夫。所以咱们将他们来办差之事传得人尽皆知,又将孩子如今的惨状散播出去,日后即便查出他是逃奴,迫于人言,再无私的铁面,也不得不给他一口生气,一条活路。”

“是我魔怔了,我这就去官府请人。”曹叔笑了笑,俯身摸了摸小孩的头,然后起身要往外走,却忽然被一双小手紧紧拽住。他低头看去,却见小孩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正睁着一双黑黝黝的眼睛望着他。

“我不是逃奴。”小孩的声音细若蚊蝇,却也叫二人听了个清楚。

“这孩子什么时候醒的?”看这样子,想必是听到了他俩的谈话了。

“醒了?”胥姜探过头一看,“醒了便好,陈大夫真是妙手回春。”

曹叔坐到小孩身旁,低声问道:“孩子,你既说你不是逃奴,那你能告诉我们你是什么人,来自哪里,又为何会倒在门外的吗?”

小孩看了看曹叔又看了看胥姜,松开手将自己缩回被褥里,颇为可怜的说道:“我叫陆稹,是青州人氏,因为家乡发大水,爹娘都被洪水冲走了,所以随乡民来京寻亲。不想在中途遭遇歹人,要将我拐卖为奴,路上我逃跑了很多次,却都被抓了回去,然后打断了腿。”

胥姜听完,神色有些古怪的问道:“那拐子是不是带你住在了本坊的云来客栈?”

见小孩和曹叔都一脸惊讶的望着她,她又道:“后来那拐子还被一个官爷抓去了,是也不是?”

“你……你怎么知道?”小孩哆哆嗦嗦的看着她,满脸戒备。

“因为他被抓的时候我正好住在那客栈里,就在隔壁屋。”竟有这么巧的事,难怪她觉得这孩子的遭遇有些熟悉。

得知小孩是那晚被救的孩子,胥姜一颗心放下了,不是逃犯就好办了,随后又问道:“你那日不是被官差带走了么?怎么又会流落街头?”

小孩知道她不是拐子同伙后放松下来,“那日我本以为要被拐子打死,幸好官爷救了我,把我带回衙门,录了口供,还替我请了大夫。可是,他走后,我没钱给后面的医药费,就……自己出来了。”

胥姜不信,就拉着脸吓唬他,“不说实话,我就把你再送回府衙去。”

“我……”小孩一急就要坐起来。

曹叔连忙将人按住,生怕他又碰了脚上的伤,“孩子别急,东家吓唬你呢,你好好跟我们说,我们才可帮你啊。”

那孩子怯怯的看了胥姜一眼,吞吞吐吐的说道:“他们找到我要投靠的亲戚,可亲戚不认,他们便要把我送返原籍……我爹娘也没了,宗族的人也是搬的搬,散的散,回去就没人了。”

曹叔明白了,“你不想被遣返,所以就从府衙跑了?”

“是……”小孩眼巴巴的望着胥姜,“求姐姐不要把我送回去,即便是送回去……我也还是会跑的。”

胥姜被这小崽子给气笑了,“腿都断了还想跑哪儿去?要不是被我捡着,你昨夜就该死在街头成孤魂野鬼了。”

小孩被骂得面红耳赤,却仍旧不忘道谢,“谢谢姐姐救命之恩,陆稹以后一定会报答您的。”

“你叫陆稹?”倒是个知情识理的,胥姜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柔声道:“先好好养着吧。”

“那个……”小孩在被褥里不自在的扭了扭,欲言又止的望着曹叔。

“怎么了?”胥姜以为是自己碰到他伤处了,“弄疼你了?”

“不……不是。”小孩见曹叔没理会他的意思,只好羞怯的说道:“我想如厕……”

……

胥姜从卧房里退出来,摸了摸鼻子,有些尴尬的往前厅去了。

京师分两县辖制,分别是万年与长安。以京都大街为中轴,以西市为中心的西八十四坊为万年县,以东市为中心的东九十六坊为长安县,两县又并属京兆尹府管辖。

此刻万年县的县衙里,一名身着紫袍的官员坐在原本属于知县的位置上,翻阅着一本册子。知县与几名下属则立在堂下,忐忑的交换了几个眼神,都不明白也没到考核巡视的日子,这位祖宗来县衙作什么。

可他们谁也不敢问,只眼观鼻鼻观心的等着他发话,谁教官大一阶压死人呢。

“听闻你们县最近破获了一桩人口拐卖案?”许久过去,座上那人终于合上册子,慢悠悠的开口了。

知县一时拿不准此话背后的深意,只好老老实实的回答,“正是,祸首已经抓了,拔出萝卜带出泥,那拐子另供出的几个贼窝子,也给端了。”

上位那人又漫不经心的问道:“听说是楼云春抓的人?”

知县从他的漫不经心里品出一丝冷意,不知自己是哪里惹恼了这位大人,便小心翼翼的答道:“是,那拐子虐打拐来的幼童,正巧被楼大人撞上,然后通知咱们府衙抓的人。”

那人轻亨一声,冷道:“自己辖区内的事,却要由大理寺的人来代劳,刘知县这差使当得可真不错啊。”

刘知县及其下属纷纷跪下告罪,“是下官失察,还请府尹大人息怒。”

“息怒?你没被御史台那群碎嘴子参本子弹劾,你当然可以息怒。”府尹将桌上的册子砸到座下,带出一丝难掩的怒意。

刘知府赶紧捡起册子,仔细一看,只见其陈词激烈,声势浩浩,就差没指着府尹鼻子,骂他是个罔顾人命,毫无作为只顾贪图享乐的贪官了。

他吓了一哆嗦,册子没捉稳,掉在了地上,心道:这御史台的人怕不是疯了!

说来也怪,最近圣人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要效仿先贤,广兴纳谏之风,以监督百官言行。激得那御史台众谏官跟打了鸡血似的,逮着一丁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就要上奏弹劾,弄得人人自危。没想到这次竟弹劾到了京兆府尹头上了,难怪府尹大人来找他们撒气。

不过他们也冤枉啊,京城每日来往进出几万众,又没出什么大案,就是他想各坊设岗盘查,也没那么多人力供他调动役使啊。

只是心头有再多冤屈,也不敢在府尹面前喊,只有俯首认错,“府尹大人息怒,下官知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