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29章 平叛

1850再造中华 第429章 平叛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陈承瑢到了潜山县,段立刚甚是礼遇,反而劝说陈承瑢入伙。他仍称陈承瑢为佐天侯,说道:“佐天侯大人,杨烜声称是东王兄弟,既不信教,也非平在山老兄弟,却僭称皇帝,实乃我天国之大敌。

“佐天侯为东王生前第一谋士,又是天国百官之长,何不随我一起起事?有您主持大局,东殿各部一定会群起响应。咱们再造天国,以慰东王在天之灵,岂不快哉?”

陈承瑢已经见识到革命军兵马之强壮,自知段立刚这种小喽啰决非林启荣对手。他苦笑道:

“老弟,识时务者为俊杰。天京事变,诸王相杀,足见什么拜上帝会,什么天父天兄天王,全都是无稽之谈。大乱之后,人心思定。

“杨烜建号称帝,各地太平军多有上表请降者。杨烜多有封赏,太平军亦欣然乐从。老弟,回头是岸,若你肯投降,我愿犯颜直谏,为老弟说情。”

陈承瑢的话言过其实,段立刚也略知一二。各地太平军投降帝国后,大多仅获一个军衔和委任状。赏赐更谈不上,只有少量象征性的军火,且需要太平军花钱购买。

段立刚冷笑道:“兄弟我只知道,东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只效忠东王一人。杨烜攻占天京,虽为东王报仇,却也鸠占鹊巢,实乃天国公敌。我段立刚虽然不才,却也是铮铮铁骨,就算战死,也决不投降杨烜。”

段立刚敢于拒绝陈承瑢的劝降,也并非狂妄无备。他以潜山为根据地,而潜山地居安庆西北,附近便是大别山脉。万一革命军兴兵过来讨伐,万一不敌革命军,段立刚可以撤入大别山区。

对付段立刚这样的跳梁小丑,自然无需革全军劳师远征。林启荣受命西进武昌,在安庆短暂停留,召集沿江太平军集会。

期间,林启荣令骑兵连连长范汝增挑选了八十名精骑,前往歼灭叛军。

海军陆战队多以战船为载具,却需要登陆作战。因此,陆战队同样编有骑兵,一个联队两千多人,编有一支一百二十人的骑兵连。

范汝增时年十五岁,广西人,原是李秀成的部下。他骁勇善战,由士卒提拔为军官,转入海军陆战队服役。

(历史上,范汝增出身于太平军童子兵,是太平军后期名将。太平天国覆亡后,范汝增加入捻军,在高楼寨之战中斩杀满清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范汝增只带了八十名轻骑,先乘船从长江溯入皖河,沿皖河直至潜山县境内。之后,他伪装成捻子,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潜山城下,声称要投奔段立刚。

段立刚在潜山举事后,前来归附的太平军并不多,只有区区千余人,多为流离失所的流民。骑兵是当时的机动部队,范汝增率领一百骑兵来归,段立刚十分高兴。

来潜山之前,段立刚本是东殿尚书,一直在东王府做文官,对兵事不熟。他见范汝增的骑兵参差不齐,只携带了刀矛弓箭等冷兵器,打扮与普通捻子相似,便放下心来。

为以防万一,段立刚要求范汝增只带两个随从入城。范汝增佯怒,说道:

“段将军,我有心投奔归附,奈何将军如此猜忌,如何成就大事?你怀疑我是奸人,我还怀疑你图谋我呢?算了,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咱们后会有期。”

说罢,范汝增引军欲走。段立刚尚且立在城头,他正缺少骑兵部队,一听范汝增要走,当即就急了。

他料定范汝增人少,不足为虑,索性下令打开城门、放下吊桥,放范汝增的骑兵入城。

段立刚也走下城楼,欢迎范汝增入伙。谁知道,才一走近,范汝增便从口袋里掏出一支小巧的转轮手枪,一枪击毙了段立刚。

得到信号后,八十个骑兵人手一支左轮手枪,对着段立刚的叛军猛烈射击。

海军陆战队经常深入敌后登陆作战,装备较为精良。骑兵连又是支队里的“特种兵”,更加骁勇善战。

段立刚只有两百多个太平军,其他都是新招募的流民。他们试图抵抗,但火枪射速太慢,火力太弱。想拼冷兵器,对方又在马背上来去自如,左右冲撞。

段立刚一死,城内太平军群龙无首,人心涣散。范汝增宣布只诛杀段立刚一人,余党概不株连,任其去留,太平军一哄而散。

此次平叛,从段立刚宣布自立,到范汝增诛杀段立刚,仅有半个月时间。

此役有效地震慑了各地太平军,从此之后,没人敢轻言独立。与此同时,杨烜派海军战舰在长江上来回巡游,为林启荣西进武昌营造声势。

约定集会的时间快到了。林启荣驻军安庆城外,各地太平军也纷纷响应号召,前来安庆集会议事。

安庆是杨辅清部太平军的大本营。他是太平军平在山老兄弟,与杨秀清认作本家,结为兄弟,得封国宗。天京事变前,杨秀清大破清军江南、江北大营,之后派亲信出京,抢夺胜利果实。

杨辅清很有才干,很得杨秀清的信任,来到安庆督师。天京事变后,因安庆离天京近,杨辅清害怕受到株连,整日惴惴不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杨烜宣布靖难后,杨辅清很快响应,企图结交杨烜以自保。东殿大将见状,纷纷附和杨辅清,公开宣布支持杨烜。

事后,杨烜投桃报李,封杨辅清为陆军上校,仍旧统率旧部,镇守安庆。

杨烜檄令各地太平军来安庆集会,杨辅清很是支持,亲自布置会场,劝说各地太平军参会。

这天正是约定集会的时间。除了林启荣外,杨烜另派南洋舰队司令李锐驾临安庆,宣抚前来参会的太平军。

各地太平军也很给面子,很多大将亲自过来参会,计有:

驻军安庆提督安徽军务的国宗杨辅清、驻军江西九江的东殿左三十一承宣使黄文金、驻军孤山的东殿七十一承宣赖桂英、驻军东西梁山的东殿五十二承宣侯淑钱、驻军金柱关的东殿五十四承宣陈承瑚、驻军湖北武穴的东殿工部一尚书莫思兴……

有些大将不便过来,派代表过来参会,计有:

驻军镇江的东殿五十二承宣陈桂棠,因镇江面对宿敌江南大营,陈桂棠不便出席集会,改派部下参会;

驻守武昌的国宗提督军务韦俊,正在艰难抵抗湘军的围攻,自然无法参会,派部将古隆贤参会;

率军在皖北作战的?王胡以晄,和韦俊一样陷入清军的围攻。他派来的代表身份特殊,是儿子胡万胜,足见胡以晄诚心归降;

……

众多大将济济一堂,是前线太平军难得的盛事。因为太平军一向山头林立,各殿彼此不服,全靠杨秀清居中调和。

如今,洪杨皆已死难。太平天国大夏已倾,各地太平军兔死狐悲,反而聚在一起集会议事,令人不胜唏嘘。

太平军来人虽多,真正引人瞩目的却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杨辅清,既是东道主,又是东殿代表。第二个是韦俊的代表古隆贤,实际代表了北殿。第三个是胡以晄的儿子胡万胜,实际代表了?殿。

会场设在安庆城外、长江北岸的“接官厅”处。

接官厅又称接官亭,是迎送来往官员、演绎官场礼仪的场所。安庆是安徽省会,地处水陆要冲,接官厅也较一般地方气派,虽已遭到战火的摧残,仍不失省会接官厅的气派。

为壮声势,革命军调来四艘蒸汽战舰,在长江上操练战法。最大的一艘战舰排水量两千多吨,停泊在距离接官厅不远的地方。

前来参会的太平军大将见此巨舰,无不瞠目结舌,惊?不已。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