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1850再造中华 > 第488章 湘军合兵一处

1850再造中华 第488章 湘军合兵一处

作者:左茂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5:05:21 来源:书海阁

赵烈文说:“中策,莫如避敌锋芒,带湘军撤离湖北、江西、湖南,寻一处易守难攻的地方,譬如四川、陕甘。

“然后,埋头练兵,兴办工商业,改良火枪火炮,提高湘军战斗力。这个计策,可总结为以空间换时间。争取三五年时间,把湘军练成一支可与革命军匹敌的军队。

“最后,湘军以逸待劳,利用地形优势,在己方根据地与革命军决战,或许有战胜的希望。”

曾国藩和刘蓉听罢,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然而,略一思考后,就会发现,这个办法完全没有可行性。

刘蓉叹道:“这个办法颇有可取之处,却并不可行。第一,皇上决不允许,涤帅也不能先斩后奏。第二,湘军皆为湖南子弟兵,若背井离乡离开湖南,士卒一定不从。”

赵烈文看了下曾国藩,曾国藩却并未表示什么,说道:“惠甫,你接着说说下策。”

赵烈文略一沉吟,说道:“下策,与贶帅合兵一处。两处湘军加在一起,人马接近十万。再加上受涤帅、贶帅节制的绿营、团练,足有二三十万兵马,或可与革命军一战。”

曾国藩字涤生,一手创办湘军,涤帅的名号已经相当响亮。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他的地位已与曾国藩平起平坐,故被人敬称为贶帅。

赵烈文的上策、中策皆不可行,只有下策尚有几分实行的可能。曾国藩此番前往湖北会晤胡林翼,就是想与他合军一处。

届时,他们集合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省的兵马,汇聚四省资源,料想可以在战场上达成局部优势,打破眼前的僵局。

曾国藩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赵烈文的政策,却转而问道:“若贶帅不愿合兵,下策就不可行,然则计将安出?”

赵烈文非常悲观,说道:“此败亡之道,烈文不忍说也。”

一旁的刘蓉劝慰道:“涤帅无需担忧。贶帅最识大体,又受过涤帅的提携。涤帅亲自面见贶帅,贶帅不会不给面子。”

曾国藩比胡林翼大一岁,却比胡林翼晚两年中进士。

曾国藩是乡巴佬出身,祖上都是山里的农民。胡林翼却是官宦人家出身,父亲同样是进士,且是探花。

曾国藩为人木讷,从小节衣缩食,做京官后仍然节俭质朴,严于律己。胡林翼从小锦衣玉食,科场得意,做京官后行为极不检点,整天流连于烟花巷。

曾国藩从小笨拙,胡林翼自幼聪明。胡林翼八岁时,道光朝的名臣陶澍回乡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说:“我已得一快婿”,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这位陶澍慧眼识珠,做两江总督时,极为赏识左宗棠。那时候,左宗棠只是一介布衣,没有一官半职。陶澍却认为左宗棠日后成就必在他之上,竟与之结为亲家。)

可以说,曾国藩与胡林翼虽是同乡,却彼此很不对付,互相看不顺眼。

不过,曾国藩做京官严于律己,很得权臣穆彰阿的赏识。他在朝中的口碑很好,十年七迁,很快就升为从二品的侍郎,成为湖南籍高官。

胡林翼则自甘堕落,直到有一次嫖娼时,坊卒夜里巡查,胡林翼深受其辱。他痛定思痛,花大钱捐了个知府,主动要求到最偏僻的贵州历练。

胡林翼很快在贵州脱颖而出,曾国藩也在籍办理团练,创办湘军。

清廷以胡林翼擅长练兵,诏令他回湖南抵御太平军,两人在湖南再次相遇。

当年那个拘谨木讷的曾国藩,已经担任湘军统帅,变得深沉而勇毅,大力提携胡林翼。曾经轻佻放浪的胡林翼,历经锤炼,已变得沉毅而稳重,对曾国藩心悦诚服。

两人很快冰释前嫌,在与太平军交战的过程上,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因为功勋卓着,再加上肃顺的鼎力支持,曾国藩与胡林翼先后得到重用,各自节制三省军务。

可如今,两人各守畛域,俨然已有门户之见。刘蓉说胡林翼识大体,一定会服从曾国藩,曾国藩并不相信。

他宦海浮沉多年,什么事情没见过?利益面前,胡林翼哪会轻易就范?就算胡林翼愿意听从曾国藩,他手下的部属愿意吗?

后世有言,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意思是说,曾国藩最会做官,在人情世故方面最为老练。

但实际上,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前,是个不折不扣的官场愣头青。他一度得罪了满城的京官,在北京都快混不下去了。

担任湘军统帅时,曾国藩屡次与各地的督抚,包括属下的大将发生冲突,很多幕僚也都觉得曾国藩太苛刻,选择离他而去。

反倒是胡林翼,才识高,反应快,处事灵活,在驾驭部属、调和部将、协调官场上等方面表现出极为杰出的才能。

以至于曾国藩不得不感叹:“润芝胡林翼之才胜我十倍。”

(然而,胡林翼在后世的名气为何远远不如曾国藩呢?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他的运气不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曾国藩一手勋功无数,却认为自己成功的最大因素是运气。胡林翼才具高,出身好,早年却放浪形骸,耽误了前程,也染上了宿疾。

(因为这个缘故,胡林翼死得很早,在1861年就死了。尽管如此,他仍被后世评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

曾国藩思索再三,想起他与胡林翼的相识、相知,忍不住叹道:“我的才具不及贶生。但诚如惠甫所说,两军若不合在一起,就是自取灭亡。

“此番到湖北,我一定要说动贶生,与他合军一处。大不了,我把统兵大权交给他,让他全权指挥湘军。”

赵烈文深受触动,说道:“涤帅公忠体国,光明磊落,烈文心悦诚服!”

刘蓉却不动声色,问道:“涤帅,两军合兵一处,是件大事,不可轻率。就算涤帅公忠体国,甘心让出兵权,也要考虑朝廷的意思。”

还是刘蓉老练,考虑问题周到。他是曾国藩的好朋友,也算是曾国藩的嫡系。如果曾国藩甘愿屈居胡林翼之下,刘蓉的地位也将下降。此中微妙,刘蓉不得不有所表示。

曾国藩凛然一惊,盘算良久,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为国尽忠,自然不在乎兵权之多寡,亦无所谓朝中浮议。想必皇上圣明,也能理解我的苦衷。”

赵烈文则说:“向荣主持江南大营,坐拥兵马十余万,粮饷供应无度,却师老无功。这其中的原因很多,朝廷事事遥控,也是向荣兵败的重要原因。

“涤帅不畏浮议,以团练创制湘军。湘军不是绿营,虽受朝廷指导,却不受中枢遥制。湘军上下铁板一块,外人也好,朝廷也好,都插不进手。

“此亦是湘军成功的重要原因。兵贵神速,涤帅应当尽快与贶帅达成一致,把两军合成一处,不必向朝廷请示,事后奏报而已。”

喜欢1850再造中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1850再造中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