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147章 加农炮 榴弹炮

再造汉明 第147章 加农炮 榴弹炮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147章 加农炮 榴弹炮

边晓松在歙县上岸后,就带着人去了饶州府的浮梁县、德兴县境内找矿。乔榛带了人去了宁国府找矿。

苏州乐益学校的师生在参观了歙县的发电厂、纺织厂、钢铁厂、电解厂、电石厂后,在时匡老师的带领下,接着又去黄山游玩。

刘万金、刘云风、佩雷斯在参观了歙县几个厂后,就先回了苏州。

在时匡老师带着学生们去黄山游玩时,刘云龙带着丁勇来到金川。

沈阿毛、马建波、毕智渊在金川等着刘云龙。

刘云龙问毕智渊:“你的猎枪做好了吗?”

毕智渊说道:“做了几把。”

“拿来试试。”

毕智渊就拿来了一把燧发枪交给了刘云龙,介绍道:“这种枪口径16毫米,枪长1500毫米,重量4.69公斤。”

毕智渊跟着沈阿毛,也学会了用后世的米制、公斤制计量单位

刘云龙接过一看,枪管里已拉了膛线,说明沈阿毛的拉刀、拉床已研制成功了。

刘云龙问道:“射程有多少?”

毕智渊说道:“用黑色火药、普通铅弹的话,有效射程是160步,300步内能打死一条狗,最大射程是500步。米涅弹还在研制中,你说的新式火药,我们都不懂。”

刘云龙就指着丁勇说道:“研制新式火药的人,我给你们带来了。”

在刘云龙把丁勇介绍给毕智渊认识后,丁勇和毕智渊赶紧互相作揖致礼。

沈阿毛问丁勇:“你懂怎么制备新式火药?”

丁勇说道::“刘总已告诉了我怎么制备新式火药,具体工艺还在研制中。”

“那你可得抓紧时间,等我的米涅弹研制出来后,还要试验呢。边晓松的勘探队也急着用呢。”

“你可以先用黑火药试验呀。”然后问沈阿毛:“你的枪管里怎么会有凹槽的?”

于是,沈阿毛就把从刘云龙那里学来的膛线技术告诉了丁勇,并告诉丁勇,有了膛线,猎枪(即燧发枪)的有效射程已提高了一倍。

在后世有人评论明军配备的火绳枪射程时,有说100米的,有说200米的,各说各有理,而且都有史书记载。

枪支的射程分有效射程和最大射程。有效射程是指能穿透盔甲的射程,也即具有杀伤力的射程,最大射程是32°角发射时子弹能飞行的最大距离,不过这个最大射程在战场上一点用都没有,到了最大射程时,子弹打在人身上,连挠痒痒都不如,就像后世的日本三八大盖,最大射程(也称标尺射程)可达2千米,但有效射程只有460米。有些编剧不懂最大射程、有效射程的区别,就编出了游击队神枪手用三八大盖在2000米开外击毙日军军官的神剧。后世的AK47步枪,尽管最大射程(标尺射程)为2197米,但有效射程也只有300米。

子弹的最大发射角为啥不是45°,而是32°呢?根据弹道理论,无论是子弹还是炮弹,其飞行过程中都有空气阻力。初速越大,空气阻力越大,弹道越弯曲。在后世子弹的初速大多在800米/秒,经测试其最大射程角为28°—35°之间,因此基本把枪支的最大射程角定为32°。小初速的炮弹,如迫击炮,它的最大射程角正好为45°。其它速度的炮弹,其最大射程角在42°—55°之间,为简化射击实施,一律人为的把炮弹的45°称为最大射程角,大于45°射击时称为高射界射击,低于45°射击时称为低射界射击。

明朝火绳枪的射程究竟有多少呢?后世中国的军器专家对明朝的火神枪进行过测试,江西卫视及CC特V电视台也播放过测试视频。

军器专家利用戚继光写的《纪效新书》中的配方配置火药后(这个火药与现代的黑火药配方基本一致),用仿制的明军火绳枪进行了测试。测试时用一条猪腿包裹明代的盔甲来测试子弹的穿透力,用纸靶来测试它的最大射程。测试时都是用4颗子弹,测试结果,能穿透盔甲的距离只有50米(即80步),拿掉盔甲,子弹能射进猪肉的距离只有70米(相当于敌方士兵没穿盔甲,只穿普通军服),超过70米后,子弹已无任何杀伤力了,最大射程是150米。在有效射程内,子弹的散距达40厘米,也即子弹的准头太差,用现代靶子来测试的话,除了一颗子弹能中靶,其它子弹都得脱靶。火神枪改用燧发枪后,燧发枪的准头更差,在有效射程内,子弹的散距达到60厘米。你想呀,士兵端着枪瞄准得好好的,谁知燧石击发时对枪支产生了振动,还有准头吗?因此燧发枪对敌人的杀伤力主要靠士兵排队轮流射击,形成密集的弹雨,才能对敌人产生有效的杀伤力。

因此,明代火神枪能击穿盔甲的有效射程为50米,对不穿盔甲的士兵有杀伤力的射程为70米,超过70米后已没有杀伤力。

同时期欧洲人的燧发枪的射程稍微比大明的燧发枪远一些。十七世纪有一位欧洲将军曾说过,“如果你在80码被火枪击中,那你谁也怪不了;如果你在100码被火枪打中,那你的运气就有点儿糟;如果你在150码被火枪打中,天知道你干了什么坏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请注意,欧洲人的1码等于0.9144米。也就是说,当时欧洲人的火神枪有效射程最多六七十米,到了**十米,那就要靠运气了,至于再远一些,子弹基本上就是乱飞了。

在沈阿毛向丁勇介绍膛线时,刘云龙仔细地端详着这把燧发枪,等沈阿毛介绍完后,他说道:“不错。”然后问毕智渊:“你这把枪遇到下雨天怎么办?”

毕智渊摇了摇头,说道:“我还没想出好的办法来。要不在击发组件上加盖上一层皮或防水纸,行不?”

“在击发组件上加盖皮套或防水纸,那万一雨水从枪管和枪身的缝隙中淌到药池里,还是没法击发子弹。”

毕智渊看了看沈阿毛,说道:“我听沈总说公司生产了好多防水材料,那再在这些缝隙里涂上防水材料,这样能避免雨水从缝隙里渗进药池里。”

刘云龙说道:“你的办法是不错。但我们还得为猎手考虑,雨天猎手打猎开枪前,为了装火药,得先把盖的皮套、防水纸拿掉,打完一枪后药池还是会受潮,重新装药之前得用干布、干纸把药池重新擦干,然后再装药。对猎手来说是不是很麻烦?”

毕智渊听后,点点头,然后说的:“那干脆在击发组件的外边加个大一点的防水盒子,药池里装好火药后,盖上盖子,击发时也不用取下盖子。等打完枪,重新装药时再打开大盒子。”

刘云龙听后点点头,然后问沈阿毛:“你看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沈阿毛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们把这个击发组件改造一下,不让药池里进水。”

毕智渊听后,问道:“怎么改造?”

沈阿毛拿来一支笔、一张纸,画了张图,说道:“将药池设计成向侧面悬挑出来一段距离,然后在药池与枪身之间的上面增加一个排水孔,这样枪身上的雨水无论从哪个方向都不会渗到药池里。药池帽也设计出能排水的弧度,同时在药池周边涂上防水材料,比如蜂蜡、硅胶等。这样只要不是狂风暴雨,也能击发子弹了。”

刘云龙听后觉得沈阿毛如此的设计与历史上1815年英国人曼顿设计的双筒防水燧发枪很相似,于是点了点头,表示肯定。

毕智渊看完图纸后,忙对沈阿毛说道:“还是你比我想得周到。”

刘云龙说道:“那就立即对这种燧发枪进行改造。”

毕智渊说道:“是。”

刘云龙对沈阿毛说道:“苏州卫可能要来定制大炮,你马上着手给我研制大炮。”

沈阿毛说道:“毕智渊的那种枪还没赚钱呢,怎么又要造炮了?”

“不用急,只要苏州卫来定制了燧发枪、大炮,今后会赚很多钱的。”

沈阿毛问道:“炮管还是用硼钢吗?”

“大炮与燧发枪比,因装药量大,产生的温度、膛压更高,膛内温度可达3000℃,膛压可达500MPA—800MPA,炮管的壁厚比枪管大,重量也大,本身会产生炮管变形,在如此高的温度、膛压下,如炮管没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就会报废。我们生产的镍铬钢能承受这么大的高温。”

“炮管用镍铬钢?”

“对,炮管用镍铬钢铸成型后,为增强炮管的密实度要采用径向锻打。因炮管根部承受的温度、膛压比炮口高,所以要把炮管锻打出一定的锥度。你要研制的就是这种锻打机械,然后和做枪管一样,再钻孔、镗孔、热处理、发黑处理。造好大炮就进行试验,把试验数据交给我。”

“炮管的壁厚需要多少?”

“炮管的壁厚要根据所使用火药的爆速、发气量来计算。”然后对丁勇说道:“黑火药的爆速在500米/秒左右,我们研制的硝化mian火药的爆速在6300米/秒左右,其爆速几乎是黑火药的12倍。你要把装药量、发气量等试验数据交给沈阿毛,你也要根据沈阿毛研制的大炮来调整火药的装药量。你们互相合作后,我们才能造出新式大炮。”

丁勇说道:“知道了。”

沈阿毛问刘云龙:“有新式大炮的图纸吗?”

刘云龙说道:“有。”

说完,刘云龙把设计好的加农炮、榴弹炮、步兵炮概念图纸拿了出来,这种大炮是仿制后世的76mm口径的加农炮、榴弹炮和70mm口径的步兵炮,带有液压驻退复进机构,大炮所有构件的尺寸由沈阿毛他们自己计算后确定。

沈阿毛看了图纸后问道:“你的炮为啥分为加农炮、榴弹炮、步兵炮?”

刘云龙说道:“军队中使用的大炮本就分二种,像将军炮、弗朗机炮都是直射的,这种炮我们把它称为加农炮,由于它的仰角比较小,只能轰击能直视到的目标,比如攻城时可以轰击城门、城墙、城楼。还有一种像虎蹲炮那样曲射的炮,我们称之为榴弹炮,它的仰角可以达到70°,能轰击眼睛直视不到的目标,比如城墙后、山背面的阵地。步兵炮既能当做加农炮,又能当做榴弹炮。”“你那套液压机构派什么用处?”

“炮弹发射时,会有很大的后坐力。我们在炮管的两侧装上滑块,炮管可以在滑块间滑动,这样炮弹发射时,利用冲量原理,炮弹出膛向前,炮管向后退,就减少了后冲力,这叫驻退机构。炮管后退后,必须要让炮管复位,否则会影响下一发炮弹的发射,这时就需要加装这个液压机构,通过活塞作用在弹簧上让炮管复位,这叫复进机构。”

“炮管内为啥不拉膛线?”

“现在用的那种炮弹,炮管内还不用拉膛线。”

“知道了。炮管做好后还是用以前的发黑处理工艺吗?”

刘云龙决定考考毕智渊,于是问毕智渊:“你知道发黑工艺吗?”

毕智渊见刘云龙问起发黑工艺,就说道:“听沈师傅说起过。”

“说说看呢。”

“发黑工艺就是去油、水洗、酸洗、水洗、中和、水洗、发黑氧化、水洗、皂化、热水煮洗。”

“知道配方和原理吗?”

“发黑液的配方是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磷酸三钠:水等于33:10:2:55。经发黑处理后的工件表面就会形成一层致密的四氧化三铁,可以有效阻止工件被锈蚀。”

“好,你学得不错。”

“那是沈师傅教得好。”

刘云龙听后,赞许地点点头,然后对沈阿毛、毕智渊说道:“我现在告诉你们另一种发黑防锈处理,叫黑色磷化处理工艺。”

沈阿毛问道:“黑色磷化?”

“普通的发黑处理,金属表面往往会出现红色、褐色、或棕色的颜色不一致的质量问题,所以很多情况下要涂上油漆来掩盖颜色的不一致。枪、炮在发射子弹、炮弹后会产生高温,涂了油漆也没用,会脱皮。使用黑色磷化处理后,不仅能保证颜色均匀一致,形成的黑色膜更耐腐蚀。”

“那配方呢?”

“黑色磷化处理液的主要成分是马日夫盐、硝酸钙、硝酸镍,其配方是磷酸:马日夫盐:硝酸钠:硝酸锌:硝酸镍:亚硝酸钠:双氧水:水为2~8:1~10:2~8:0.5~5:3~5:1~4:0.5~6:45~60。黑色磷化处理时,温度为80℃以上称为高温磷化,温度为50℃~70℃时称为中温磷化,温度为40℃左右时称为低温磷化,温度为10℃~30℃时称为常温磷化。黑色磷化处理后金属表面形成的不再是四氧化三铁致密层,而是黑色磷化盐膜。你们要针对黑色磷化的不同温度,试验确定每种温度下黑色磷化液的具体比例。”

“除油液、酸洗、中和不变吗?”

“除油液、酸洗液、中和液配方不变。除油液配方还是氢氧化钠:亚硝酸钠:磷酸三钠:水玻璃:水为7:3:3:2:85,酸洗液还是用10%~15%的稀硫酸,中和液也还是用10%~15%的氢氧化钠。”

“皂化工序继续保留?”

“皂化工序保留,还是用40%左右的肥皂液将工件进行皂化处理,让黑色磷化层表面也生成一层硬脂酸铁膜。”

“我马上来安排工艺试验。”

“枪管、炮管用黑色磷化处理后,比普通的发黑处理更耐用。发射子弹、炮弹时,这层磷化膜还能起到减摩作用。”

“就是说还能起润滑作用?”

“对。”

沈阿毛最后问道:“你给我们多长时间?”

刘云龙说道:“你们尽量在三个月内研制出这种新式大炮。”

“这么急?”

“不急能行吗?年底苏州卫将北上与清军作战。”

“啥,苏州卫又要去打仗啦?”

“嗯。”

沈阿毛听后,就对丁勇、毕智渊说道:“那我们马上进行研究。”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