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4章 半个郎中

再造汉明 第24章 半个郎中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4章 半个郎中

送走了蔡通判、倪用宾后,刘云龙来到盘门的一家叫“青囊堂”的药房里给伯父配药。

在古代的中国淮河以南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水车浜就有不少人染有这个病。他的伯父患了好多年的血吸虫病,肚子挺得那么大,人又很瘦,估计已到了晚期了,如没有药物控制的话,要不了多久伯父就可能离开人世。

血吸虫是寄宿在钉螺内的一种虫子。从人、畜排出的血吸虫卵孵出的毛幼虫遇到钉螺后,就在钉螺内逐渐发育成尾蚴,尾蚴自钉螺体内逸出,漂浮于水中,当人、畜进入有尾蚴的水面后,尾蚴经人、畜的皮肤钻入体内,进入血管,然后在人、畜体内继续发育成熟、交配产卵,卵随人、畜的粪便排出体外。

人患有血吸虫病后,先是引起肺部病变,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性肺炎,接着出现贫血,然后产生肠道病变,如直肠溃疡,最后是肝病变。肝病变的先后顺序先是肝肿大、肝硬化,伴随脾肿大。到了由血吸虫引起的肝硬化还得不到有效的治疗,病人就会出现肝腹水,肚子涨得似10月怀胎的妇女。患有肝腹水后,病人都挺不过5天,有些病人实在受不了时,用剪刀刺破肚皮,直接死亡。

在古代,肚子里有蛔虫、饶虫、钩虫时,拉出来的粪便里都能很清晰的看见幼虫,因此郎中知道要杀虫,但血吸虫病患者的粪便中只有虫卵和毛幼虫,虫卵的直径只有70微米,毛幼虫的大小只有100微米×35微米,靠肉眼是看不出来的,而成虫有吸盘,它靠吸盘在患者的血管中寄宿,并不会排出体外,因此郎中都不知道“大肚子病”是由血吸虫引起的,但知道该病会产生肝脾肿大,认为此症病因是症瘕积聚所致,所以治疗原则是消症破瘕,给病人所配之药,用后世的眼光来看简直是瞎配,根本不起作用,仅仅是给病人心理上有个安慰,患者最终的结果还是死亡。伯父比父亲大三岁,刘云龙可不希望伯父过早的离世。

在后世,治疗血吸虫病的特效药有酒石酸锑钾、吡喹酮,经政府的不懈努力,中国已基本消灭了血吸虫病,因此几乎所有的药店都不销售治疗血吸虫病的药,很多传染病医院的药房里也不备这种药。

在后世,刘云龙的爷爷是苏州雷允上药房的药剂师,刘云龙受爷爷的熏陶,对中医也有所了解。他听爷爷说起过,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政府为了消灭血吸虫病,曾使用中药治疗,有几味方剂对治疗血吸虫有20%的疗效。他记得有一味药方是用白花蛇舌草、金银花、苦参、三棱、当归配伍的。可惜他不是医生,没记住这味药的配伍剂量。

刘云龙到了药房后,拿出一张纸,纸上写着蛇舌草、金银花、苦参、三棱、当归,问药房里的坐堂郎中,这些药怎么配伍?

在古代,所有的药房都有坐堂郎中。这些坐堂郎中平时除了给病人看病,还要核查外来药方中使用的草药炮制方法是否正确?配伍的各类草药有没有相冲相克?方剂中有没有使用违禁品?一些有毒药物有没有过量使用?比如砒霜是毒药,但微量使用可以杀虫。当然,如是是名医开的药方,即使有毒药物稍微有点过量,坐堂郎中并不会要求买药人回到名医那里去重新开药方,因为他知道名医肯定是根据患者的体质、病重程度特意开出的药方。

这个药房的坐堂郎中看到刘云龙拿出一张纸来后,问道:“客官,你想抓药?”

刘云龙说道:“嗯,我想抓药,但不知道怎么配伍。”说着,他把方子递给郎中。

郎中接过方子,看见方子中只有草药名,没有计量,问道:“小伙子,你从那里搞来的方子?”

“是我自己搞的?”

“不是郎中给你开的方子?”

“嗯。”

“那我没法给你抓药呀。你这个药方干嘛用的?”

“治大肚子病的。”

“治大肚子病?你知道这几种草药的药效吗?”

“知道一点。蛇舌草能清热解毒,消毒散结,利尿除湿。金银花除能清热解毒外,还能宣散风热。苦参能杀虫,利尿,清热燥湿。三棱能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当归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

“几千年来,所有的郎中都看不好‘大肚子病’,你这个方子中有苦参,难道‘大肚子病’是虫子引起的?”

“是的。”

“瞎扯,那怎么在粪便里找不到虫子呢?”

“它太小,肉眼看不见。”

“那要怎么才能看见?放大镜能看清吗?”

“普通放大镜还是看不见的,要用能放大几十倍、几百倍的放大镜才能看见。”

“有这么小的虫子吗?”

在明代的中医概念里,还没有细菌、病毒,所以坐堂郎中会这么问。

“有呀,这么小的虫子多着呢。”

“胡扯,还有人看不见的虫子?既然是虫子引起的,干嘛还要用当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是护脾护肝用的。”

晚期血吸虫病人会因肝肿大、脾肿大、肝硬化、肝腹水导致死亡,所以这味药要保肝保脾。

“你要给谁治这个病?”

“给我伯父。”

“小伙子,你伯父的那个病到什么程度了?”

“肚子大到像怀孕5个月的孕妇了,人很瘦。”

“哎呀,照这个样子,看来挺不过三年呀。”

“我担忧的就是这个。他看了好多郎中都没治好,我想试试这个方子,就是不知道各草药的计量。”

“你是准备死马当活马医?”

“对呀,说不定会有效呢。”

“这样吧,既然你想试,那我来给你伯父配伍一下,行不?”

“多谢了。”

“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你伯父的病没看好的话,你可千万别说我没本事。”

“怎么会呢。不过,说不定你是神医,把我伯父的病看好了呢。”

“你是夸我呢,还是损我?”

“我绝对没半点损你的意思。”

坐堂郎中于是坐了下来,拿起毛笔重新写了张方子:蛇舌草0.6两,金银花1两,苦参0.5两,三棱1两,当归1.1两。写好方子后,签好字再拿出印章盖上,然后让药房里的小二给刘云龙抓药。

在古代,郎中行医也是要签字、盖章的。

在郎中盖印章时,刘云龙才知道郎中叫“郑伯荣”。后来才知道,这个郑伯荣是吴门医派郑氏家族掌门人郑之郊的侄儿,此是后话。

店小二抓药时,刘云龙给郎中递上诊疗费、药费。

坐堂郎中说道:“你伯父又没来,诊疗费呢我就不收了。如你伯父吃了这贴药,病情好转的话,你留给我的这个方子就算作诊疗费了,可以吗?”

刘云龙说道:“行。”

“这贴药,你拿回去后先给你伯父吃半个月,半个月后让你伯父亲自来一趟。”

“好的。”

他回到水车浜后,先到了伯父家,让伯父试着用这贴药来治疗“大肚子病”。伯父说已吃了十几年的药了,这个药又用吗?

他告诉伯父,这贴药即使治不好“大肚子病”,也能控制病情,防止进一步恶化。半个月后,你与村里患有“大肚子病”的人一起去一趟盘门的“青囊堂”药房。

他的设想是只要伯父和村里患有“大肚子病”的人能挺过这几年,待他造出酒石酸锑钾、吡喹酮,就能彻底治好“大肚子病”。

回家后,他把买好地的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忙跟着儿子来到了城南,果真看到了地里钉好的木桩,这才相信刘云龙真把地买下来了。

刘云龙让父亲赶快去落实造房子的作头。

第二天,刘云龙去知府拿鱼鳞本,被师傅看到了。

师傅问他,你小子哪来的钱,竟然买了40亩地?

显然,蔡通判把量地的事告诉了钱师傅。

刘云龙推脱说,是父亲借了钱买的地,然后没多说,就离开了知府。

他本想让师傅来做木匠作头,但仔细想了想后就放弃了这个想法,一是不知道师傅什么时候结束,二是按民间的规矩,满师的徒弟家造房子时,师傅可以来做工,但不能来做作头,否则别人会认为师傅没把徒弟教好。

刘云龙的父亲、伯父、叔父、堂哥带了十几个村里人到那块地,把地里的耕植土挖起来。

这些耕植土肥沃得很,不能浪费,得移到附近的耕地里。挖掉耕植土后,再开挖墙角、回填土方。

刘云龙早就计算好了,挖去表面30厘米耕植土,场地需填高到比原地面高20厘米,室内再比场外高5厘米,码头建造时开挖的土方可用于回填土外,还需购买约1万立方米的土方来回填。

附近几个租种官田的人走来看热闹,几个熟识的人还过来和刘万禄他们打着招呼,打听什么时候招工?

刘万禄告诉他们,只要是16岁以上,50岁以下的都可以来应聘。

他们问50岁以上招不招?

刘万禄说这个要他儿子来定。

刘云龙去了葑门外。他听说长洲县葑门外那里正在开挖河道,因此他从葑门出了城。

葑门一带湖泊较多,盛产茭白、荸荠、菱角、藕、水芹、莼菜、茨菇、鸡头米等水鲜,这8种水鲜在苏州号称“水八仙”。

出城,走了4里地,果然见到不少人在挖土。他与做工的人打听了一下,找到了管事的,是长洲县主管水利的主簿,叫董其正。

刘云龙向他打听道,你们河道开挖后,土方卖不卖?

开挖河道后,会有很多土方,有的土方用于回填废弃的河道、湖泊,有的土方要堆放在河道两岸做堤岸,土方多的话可以出售。

董主薄说,多余的土方是可以卖的。

刘云龙问道,土方是怎么个卖法?

董主簿说,土方不贵,装满平常的船,一船100文,不过人工费由买主自理。

明代用于船运载重量的计量单位为“料”,1料为10立方尺,这个尺是营造尺(32厘米),非量地尺(32.7厘米)。运河漕运船的载货量为400料,即4000立方尺,相当于130立方米。如考虑船的前舱、后舱,漕运船的排水量在150吨左右。董主簿说的平常船是指普通的运输船,不是运河上用于漕运的船。苏南地区普通的船载重量在16料(即5吨),排水量在8吨。也有载重量3吨,排水量为5吨的小船。

普通船和小船,船工用撸子摇船,不需要纤夫。漕运船的载重量为400料(即130吨),仅用橹桨已摇不动了,需要纤夫拉船。

海运船的载重量通常比内河运输船大。早期西班牙用于运输货物的“马尼拉大帆船”载重量为300吨。到了崇祯年间,海运货船已可装载1000-1500吨的货物。海运船除了用船桨划动外,还需要借助风帆来航运。

刘云龙的1万立方米回填土约需用普通船装700船。

刘云龙问道,能不能再便宜点。

董主簿说:“土方量大的话,可以便宜点,10船以上,每船90文。100船以上,每船80文。”

古代挖河道时,多余的土方往往就堆放在河道两岸用来种树,或用于纤道的土方回填,如有人买去的话,这些钱往往就落入了主事人的口袋。

刘云龙问道:“如500船以上呢?”

“你买那么多土方干嘛?”

“不满你说,我要造房子,回土。”

“你要造多少房子?”

“我要造40亩地的房子,需要不少土方。”

“那1船70文,不能再少了。”主簿一边说,一边想,如这位后生买500船的话,按现在2000文可兑换1两银子的比率,他个人可以约有10两银子的进账,其他的分给小喽喽们。

刘云龙说道“好,那就说定了。过几天我来找你。”

刘云龙从葑门外回城后,又来到的齐门,摆渡来到了齐门外的陆慕,买石灰、青砖。

明代苏州的石灰窑集中在陈慕镇(即后世的昆山锦溪镇),周边其他镇也有几个石灰窑。

陆慕不仅有石灰坊,还有砖窑。陆慕的砖窑分官窑和私窑。官窑专门烧制御用砖瓦,被永乐帝封为御窑。其烧制的青砖密实、细腻,强度高,最为有名的是“金砖”。金砖是一种大型方砖,用于铺地,其质地密实,敲之有如敲铁的“、”声,故名金砖。私窑烧制的砖瓦,可用于民间营造房屋用。

刘云龙在陆慕预定了石灰、砖瓦,一看时间已是午时,就随意吃了点饭,回到了城内胥门,在胥门与盘门之间有个木材市场,河边浸满了各种木材。

造厂房需要大量木材,且要用很多柱、梁,普通木材店没那么多木料。

刘云龙走进了木材铺,与掌柜签订了购买木材的契约。购买少量木柴的话,是论斤买的,数量多的话,就要以体积购买。造40亩地的房子需要不少木柴,主要是杉木,价格是每立方尺0.022两银子。

付完定金后,刘云龙要求掌柜一周后,把木材运到城南河边。

回家时路过自己的铁铺,几个铁匠正在组装细线机。刘云龙让贝喜鲁打听一下后院外的地是谁的,然后买下来,造几间房子。

刘云龙回到家后,父亲告诉他,木匠、泥水匠、油漆匠作头也找好了,后天就可以进场来造房子。

第二日,刘云龙来到阊门,只见阊门外人声鼎沸,还有不少噪杂声。刘云龙走近一看,阊门内集结着几千名军人。刘云龙一打听,原来苏州卫的军人接到命令,要去关外与清军作战,来为将士送行的很多女人都在哭着与他们当兵的丈夫、儿子告别。

刘云龙看到苏州府知府陈大人和几个不认识的官员也正和几个将军说着话,似乎在叮嘱着什么。

刘云龙知道,今年六月清军围困了锦州,崇祯鉴于陕西、山西、河南,湖广的兵力在应付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军,不得不从江南各地调兵,解救锦州。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