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26章 弹簧

再造汉明 第26章 弹簧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26章 弹簧

从肥皂铺出来,就来到了自己的铁铺。

贝喜鲁看到刘云龙来了,忙走出铁铺把刘云龙迎了进去,告诉刘云龙已招了5个铁匠,这5个铁匠以前都读过书,其中1个还做过小官,你一定会很满意。

刘云龙问了问他们的名字,新来的工人叫郑清俊、陆东明、顾明荣、薄珏、秦银华。

郑清俊和陆东明是陕西平凉(今甘肃平凉)人,顾明荣是河南孟州人,都是刚刚落难到苏州,薄钰、秦银华都是苏州本地人。

明代没有甘肃省、宁夏区,甘肃省、宁夏区属于陕西管辖。郑清俊和陆东明是平凉同乡,两家早就相熟。郑清俊早年读过书,后来没考上功名就学了铁匠。陆东明家里本就是开铁铺的,父亲供他读书后,没通过府试,他也不想再考以入仕途,就跟着父亲打铁。李自成在陕西起兵后,境内大乱,郑清俊家人和陆东明家人结伴向中原逃难,逃入河南境内后,谁知河南也不太平,只得一路南下,路上遇到身无分文的顾明荣,他们就收留了顾明荣学铁匠。

顾明荣家中是富商,府试时他因揭露知县参与作弊,遭到县里的追捕,为了不连累家人,就准备逃往南方暂避风头,逃难路上听说父母遭牵连入狱。顾明荣逃难到南直隶庐州府时,身上盘缠耗尽,遇到郑清俊、陆东明后,被他们收留,跟着学打铁。

他们一路打铁,一路逃难,前几天才到苏州府境内,看到铁铺招工才来应聘的。

秦银华是苏州府学毕业的,已经考了2次府试一直没被录取,不巧前年父母因病身亡,家中钱财耗尽,只得断了仕途的念头,看到铁铺在招工后,他来应聘了。

薄珏是苏州本地人,家境贫寒,虽读过书,但屡试不第,就放弃仕途,钻研数学、天文和机械制造,在家中还自设实验室,会用水晶磨制镜片,曾为前任苏州巡抚张国维铸造大炮、火铳、强弩。张国维离任升迁后,想把他带到京城工部任职,但他不愿离开苏州,就留在苏州研制他的机器。薄珏身体一直不太好,患有肺痨,要常年吃药,家中钱财已耗尽,听说铁铺招人,就来应聘了,被贝喜鲁留下。

刘云龙一听薄珏的自我介绍,心想我可觅到宝了。

历史上,薄珏是苏州的名人,他研制的机器一直影响着苏松一带的制造业。

刘云龙对薄珏说道:“你的身体不好,稍微打打铁有利于强健你的身体,但也别太累了。你曾为张国维大人铸过大炮,你的薪水就不按常人的了,暂时按每月2两银子如何?”

这个薪水几乎是普通工人的三倍。薄珏激动地说道:“能被你如此高看,我已是受宠若惊了,我定好好打铁,不辱你的厚望。”

刘云龙说道:“今后我的铁铺将研制很多机器,你可以大有作为的。”

薄珏说道:“我研究过你的机器,非常佩服你能造出轴承来。你的技艺在我之上。”

刘云龙说道:“我俩也不用惺惺惜惺惺,你有你的长处,我有我的短处。”

薄珏说道:“你也太谦虚了,你还会有不足之处?”

刘云龙说道:“有呀,我的动手能力就不如你。哦,对了,你身体哪方面不好?”

薄珏说道:“就是常年咳嗽,有时还咳血。”

刘云龙听后,知道他这种病叫“肺痨”,也就是肺结核。

后世治疗肺结核的特效药有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可这个时代没有这种特效药,只能让他用中药调理,延缓病情,待今后再想办法治好他的病。

刘云龙对薄钰说道:“你这种病是慢性病,暂时难以根治。打打铁,多锻炼锻炼,对身体有益的。”

贝喜鲁告诉刘云龙,这几天又组装了40台机器,水车浜该买的都买了,该赊的也赊了,是不是可以向外人卖了?

刘云龙说先把平江大街陈掌柜的机器组装好后,送过去。

接着贝喜鲁说道,后院北面的地是菱塘浜一户村民的,愿意把地卖给我们。

刘云龙对贝喜鲁说道,你马上去找这个村民,地价按15两银子算,谈妥后立即办理土地买卖手续,安排匠人造房子。

贝喜鲁问道:“你在城南买的地,地价是12.5两/亩,为啥这里的地要15两/亩?”

刘云龙说道:“城南那块地位于城外,铁铺后面那块地虽也在主城之外,但在繁华的枣市街,地价当然要高一点。”

“也是补偿3年的出产吗 ?”

“嗯。”

“那我去找他谈谈。”贝喜鲁接着问刘云龙:“这几天铁铺根据你的图纸,制作了大批与细线机不一样规格的轴承,又没人来买,还要不要制作?”

刘云龙说道:“你们要继续制作,很快我们自己就要用了。”

说完,刘云龙拿出梭子样品和几张图纸,一张是引纬机构的弹簧图,一张是梭子弹簧图、一张是梭子头图,让他们试着制作。

织布时,纬线绕在梭芯(苏州人将纡子称为梭芯)上,再装上梭子,梭芯靠装在梭子一头里的弹簧顶紧,防止梭芯脱落。换梭芯时,用力将梭子里的弹簧压下,梭芯就取出来了。织布时,当梭子从一端被弹簧弹出后,沿着梭道飞到另一边,另一端的引纬机构将梭子抱住,并压紧弹簧,当杼板完成筘击,棕架换位后,这端引纬机构放松弹簧,将梭子沿着梭道弹回到另一端。贝喜鲁和铁匠们都没见过弹簧。刘云龙告诉他们,前一阵子制作轴承时,你们制作过细钢丝。在钢丝烧红时,撒上一些硼砂。然后,你们可以试着用几种不同直径的钢丝,卷在铁棒上,再回火来消除弹簧卷绕时产生的内应力。

贝喜鲁问什么是内应力?

刘云龙一时也和他解释不清“内应力”的含义,只得简单告诉铁匠们,钢丝被强硬卷绕在铁棒上时,钢丝内部就产生了抵抗卷绕的力,这个力就是内应力,必须通过回火来消除。

铁匠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表示理解了。

他指着手里的梭子对铁匠们说道,这个梭子的两头是空的,让你们制作的尖尖小铁件,就是这个梭子的头。然后他打开合拢的梭子,指着里面一个空腔,说道,这里要放另一种弹簧。你们要想办法把弹簧、梭子头装进去。等你们制作好弹簧、梭子头后,我再来指导你们。

事情关照完毕,刘云龙看看太阳还没落山,就来到了上塘街的一家铁铺里,拿出水车水斗的图纸,让铁铺制作。

水斗有大小二种,大水斗用于提水,小水斗用于驱动织机、纺机的长轴。

定制水斗后,又在一家木匠铺里预定了20台风车。

在农村,稻、麦、油菜籽等收割、晒干后,要用风车把杂草、秕谷等吹尽,因此风车很普及,至今在部分农村地区还能看到风车的影子。

他让木匠铺把用于稻谷、麦子进出的口子全封掉,只留风口就行。这个风车是将来用于车间内排风的,纺棉纱、织棉布时,厂房内会有棉絮漂浮,这些漂浮的棉絮积累到一定浓度,遇火星就会爆炸,所以必须有排风设备。

次日,刘云龙来到山塘街的全晋会馆,这是山西商人在苏州成立的商会。

明代由于苏州工商业发达,全国各地的商人一般都按地域分布在苏州成立行帮、商会,广东商人的岭南商会、嘉应会馆,福建商人的三山商会,陕西商人的陕西会馆,浙江杭州、金华商人的钱江会馆、金华会馆,安徽徽州商人的徽商会馆等,这些会馆大多集中在阊门外,枣市街也有一些会馆,如广东梅州商人的嘉应会馆。

昨天听弟弟说碱已涨价,即使按目前日产1000块肥皂的产量,一年下来成本就要增加1500两银子,为降低成本,刘云龙决定明年不再大量零买碱,而是大量批发,因此他来全晋会馆准备预定一些碱。

全晋会馆里有几个商人在喝着茶,聊着天。有一个叫桑定华的商人看到刘云龙进来,忙问道:“客官,你有事吗?”

刘云龙说道:“我想买一些口碱、芒硝,”

在中国古代芒硝主要用于中药。

北方人将天然的食用碱称为口碱。山西运城、宁夏海原、陕西的高台和民勤(高台、民勤在后世属甘肃)都有盐湖,每到冬季随着气温的下降,湖内的盐水就结晶,当地人按其成分粗加工后,就成为食用碱和芒硝。现在已进入冬天,正好可预订食用碱和芒硝。

在青海、新疆、西藏也有大量的盐湖,但这几个地方已脱离了大明的管治。

后世在南方的江西漳州、四川遂宁、广东佛山建的三个“死海”旅游景区都是人造的,是利用地下丰富的古盐湖建造的。

和桑定华一起聊天的商人叫夏林,他听后,走了过来问道:“你要多少?”

刘云龙说道:“我想要20万斤口碱、20万斤芒硝。”

桑定华问道:“客官,你是郎中还是药铺掌柜?”

他认为刘云龙不是郎中就是开药铺的,可从来没遇到过有哪个郎中或药铺一开口就要几十万斤的。

刘云龙说道:“我不是郎中,也不开药铺。”

夏琳问道:“客官,那你要买这些东西干嘛?”

刘云龙道:“我可以做肥皂呀。”

夏林听后问道:“原来苏州城的肥皂是你造的?”

刘云龙说道:“嗯。从你们这里买是什么价?”

桑定华说道:“口碱每斤20文,芒硝每斤18文。”

桑定华报的价与平常店铺里的零卖价差不多,刘云龙买的量大,大有可压价余地。刘云龙和他们讨价还价后,口碱每斤17文、芒硝每斤15文。桑定华答应送货上门。

几天后,刘云龙去工地看了看,土方回土都已完成,地面比周边的稻田高出7寸左右(即20厘米左右),这样周边地里的水不会流到厂里来了。几栋房子已立了柱,正在安装横梁、桁条。

这个木匠作头带了30多个木匠过来,他知道东家也是木匠出身,是个行家,知府后花园改造工程用的都是东家画的图,因此干起活来可不敢偷懒。泥水匠也在砌墙,油漆匠正在对制作好的木料刷桐油。

父亲说估计10天后,办公楼可以上梁,准备明天去西园寺看看黄道吉日。

苏州城有名的佛教寺院有灵岩山寺、寒山寺、报国禅寺、西园寺。

灵岩山寺院位于木渎镇西的灵岩山上,东晋时所建。寒山寺位于枫桥大运河边上,南北朝时所建,唐代诗人张继写的《夜泊枫桥》说的寒山寺就是这座寺院。

报国禅寺位于卧龙街南段的文庙的西侧,也即位于苏州府学的西南侧,宋代所建。

历史上,报国禅寺在清末被江苏巡抚没收,改为“植圆”。后世位于苏州穿心街的报国禅寺是民国二年择地重建的。

西园寺是元代才开始兴建的,内有500罗汉堂,是中国四大罗汉堂之一,它位于苏州城西3里外的上塘河边上,西距枫桥的寒山寺4里不到。进入明代崇祯年代后,报国禅寺的茂林律大师主持西园寺,令西园寺的风头压过了寒山寺。

刘云龙早和父亲说过,以办公楼的上梁为抛梁正日。

刘云龙初步匡算了一下,所有工程还需要一个月才能结束,接下来就是组装机器、水车,试车。

试车必须在十二月份完成,这样可以保证春节后立即开业。

要试车,还得预先采购原料、招收工人。现在已有80多个原租地的村民愿意来应聘,还需要大量招人。

刘云龙拟定的招聘条件是,纺工会织布、织绸,维修工会简单维修织布机、织丝机,也准备招聘几个识字会算的管理人员。

吴门桥桥头每天就有很多工人等待坊主招工,这些人相当于后世的临时工。刘云龙设置了招聘条件后,就限制了大量不懂技术的人来应聘。

刘云龙趁空来到自己的铁铺,贝喜鲁向刘云龙汇报,后院的田买下来了,造房子的料已备好,马上就可以开工了。铁铺制作了5种规格的弹簧,梭子里的小规格弹簧和梭子头也做好了。

梭子里的小弹簧只要有弹力就行,关键是引纬机构的弹簧。

刘云龙用梭子分别测试了各种弹簧的弹跳力,二种规格因钢丝太细,弹力不足,只能将梭子弹出4尺以内,一种规格钢丝粗了点,弹跳力太大,竟然将梭子弹出10尺,另二种规格能将梭子弹出7-8尺,刘云龙从中选了一种,让贝喜鲁安排大量制作。

刚刚进入十一月,天气就冷了,寒风吹在脸上都感到刺骨。刘云龙在后世的十一月只要穿一件毛衣就够了,可现在都要穿棉袄了。他是真正感受到了“小冰河期”的寒冷。

明代苏州地区御寒的衣服大多是棉衣、棉裤、棉帽、棉鞋,也有穿皮装的,主要是羊皮袄、狗皮袄,大户人家还会穿狼皮袄、虎皮袄、貂皮袄。

刘云龙心想,这个小冰河期的天确实冷,下雪后会不会更冷?于是,就去阊门买了5件狐皮大衣、5条围领,给爸爸、妈妈买的是紫貂皮围领,貂毛黑而发光,给妹妹买的是银鼠皮围领,毛白如雪,余下的2条围领是海狸皮、水獭皮,也属于高档货,是他和弟弟的。

貂皮分为三等,以丰厚纯黑者为上,称为“紫貂皮”,色黄者次之。

在后世因已能人工饲养水貂,你能在浙江海宁皮革城花个1万—1.5万元就能买到一件品级蛮好的貂皮大衣了。可大明的貂皮主要来自于北方蒙古、后金。自后金反叛,又收服了喀尔喀蒙古后,大明的貂皮几乎断了来源,因此皮草很贵。一件貂皮大衣要耗用30块貂皮拼接起来,一条貂皮围领也要用2-3张貂皮,一件貂皮大衣要400多两银子,一条貂皮围领也要60两银子,普通人家根本买不起,刘云龙也只买了200多两银子的狐皮大衣,给父母、妹妹才买了貂皮围领,自己和弟弟只是买了便宜点的海狸皮、水獭皮围领。

妈妈见他买了那么多皮衣、皮领回来,埋怨道,是不是有钱了就不知道省点用?

刘云龙说道,妈妈,买这几件衣服也没花几个钱。要是把人冻坏了,是不是连钱也赚不了了?

妈妈说道,那么多年也没把你冻坏哇。

刘云龙说道,我觉得今年特别冷。你看我经常要出去跑腿,还要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穿的寒酸了,会被人瞧不起的。

妈妈听后,才没继续啰嗦。

接下来的日子,刘云龙有时去工地看看进度,有时去自家的铁铺看看轴承、弹簧的制造情况,有时去几个镇上看看他预定零部件的制作进度,反正就没闲过。

母亲偶尔和他唠叨,说是已18岁了,该找个媒婆给他相亲了,都被他以没空为由推脱了。

平江大街的几个线坊掌柜来定购了80台细线机。自陈掌柜买回细线机后,效率大大提高,引得其他线坊掌柜都来采购细线机了,前前后后已卖给平江大街各线坊掌柜600多台机器,刘云龙实实在在赚了9千多两银子。

刘云龙心想,今后还会有人来买织机的。

厂房办公楼上梁那天,刘云龙和他父亲、弟弟一早就赶到了工地,抛梁时,村里也去了很多人,幸亏刘云龙的父亲准备了很多馒头、升糕、花生、枣子、核桃,匠人们和村民们抢得不亦乐乎,热闹非常。

离房屋完工还有一段日子,刘云龙想着该怎么才能多赚点钱。现在手里有了闲钱,要想办法扩大规模,让钱生更多的钱。现在有了铁铺,肥皂铺,可规模太小。尽管铁铺在后院进行扩建,但肥皂铺实在太小了,还是租的房子,得在城内看看有没有铺子可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准备到盘门看看有没有机会。

他从盘门进了城,路上听到有小孩在唱着儿歌:

水车浜个刘木匠,沉到河里遇仙娘

仙娘让他做织匠,一台机器三十两

看来他做机器的事已传遍苏州城了,人家不相信他有外国老师,宁可相信他在河底遇到了仙娘。他听后心里也无奈,毕竟没人知道他有来自后世的灵魂。

盘门内有东大街、西大街,在宋代也曾是繁华地带,元军进攻苏州期间被焚毁。朱元璋在进攻张士诚盘踞的苏州城时,盘门一带又遭到战火的摧毁,现在盘门一带仍没有彻底恢复,有不少空旷地。

他在盘门西大街转了一圈,看到有三间店铺关着门。他问一家开着门的杂货店掌柜,这几间店铺是怎么回事?

杂货店掌柜告诉他,这几家店铺经营的是水果,可这里人员稀少,生意不多,就关了门去上塘街那边发展去了。

刘云龙问道,他们干嘛不把店铺盘出去呢?

杂货店掌柜说道,那也得有人接盘呀?生意都没有,谁会来接盘。

刘云龙说道,你有机会问问这几家铺子的掌柜,能不能把铺子转让给我。

杂货店掌柜说,他们明天就要回来看看的,要不,明天你自己来问问吧。

次日,刘云龙又来到了盘门西大街,果然店铺开着门。

刘云龙进去和掌柜打过招呼后,就问道,听说你要把店铺转让出去,怎么个转让法?

掌柜说,当初我买下几间店面,花了40两银子,心想能赚点钱,谁知道这里一直没什么客人,缴了税赋后,连帮工都养不活了。

刘云龙说能不能让他看看?

于是掌柜就领着刘云龙参观店铺。

刘云龙看到这三间店铺的后面也有个院子,占地约有1亩地,心想这个掌柜当初买这个院子时,也是低价买来的,于是问掌柜,你准备以什么价转让?

掌柜说,你要诚心的话,给我50两银子,店铺给你了。

刘云龙说我马上和你签约。

掌柜见刘云龙没有讨价还价,这么爽快,就提醒道,你要想好了,在这里开店,真赚不了几个钱,说不定还会亏本的。

刘云龙说,你转让给我后,亏本是我的事了。

然后把隔壁杂货店掌柜叫过来做见证,与掌柜签了契约。

签完约后,隔壁的杂货店掌柜问刘云龙,他的三间店面你要不要?要的话也是50两。

杂货店掌柜的生意也不怎么样,看到刘云龙一下子爽快地接盘了三间店铺,也想把自己的店铺转让出去。

于是,由这个掌柜做见证,刘云龙与隔壁的杂货店掌柜又签了一份转让契约。

签完约后,两个掌柜开始收拾东西,五天后把店铺交给刘云龙。

刘云龙来到肥皂铺,告诉弟弟,他在盘门西大街买了6间店面,要做好搬场准备。

弟弟告诉他,今早有个人来预定了4000块香皂、1000盒人参润肤膏。看那人的样子应该是个大官。

他问弟弟,凭啥说他是大官?

弟弟说道,那人来时前呼后拥的,不是大官哪有这个排场?这个人要求我们优惠10%。

他问道,你答应了?

弟弟说道,他要的数量多,我就当以批发价了,所以就答应了。

刘云龙心想,优惠10%,就相当于让利,少赚了100多两银子。不过那人把肥皂、润肤膏运往外地销售的话,也算替他做广告了。

五天后,刘云龙把肥皂铺从枣市街搬到了盘门西大街。肥皂铺也有了足够的地方来扩大再生产。

待厂房土建工程扫尾时,织机、水车的零部件也陆续送来了。刘云龙把所有的零部件锁在了仓库里,让招聘的4个巡更人员日夜巡逻看管。

一些应聘的女工、维修工、脚夫、管理人员陆续到位,在帮忙做着一些辅助工作。

刘云龙招聘的管理人员都是读过书的,有的还是举人,比如康富标、尹建番、许金昌等。这些秀才、举人是实在没有背景,又找不到工作,被家里人逼着来应聘的。

考取举人后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但如没背景、没经济实力的话,还真的做不了官。有些秀才头发快白了,考了几次都没考上举人,反而把家财都耗尽了。后世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就有很多秀才考举人的故事。

刘云龙给他们开出的条件是月薪2两银子,待试用半年,经考核合格正式上岗后,再根据他们的能力和业绩加薪。

父亲开始采购细线、纱线、生丝,用于试车及今后的正式生产。

蚕茧经缫丝后成为生丝,生丝经处理后卷绕在络筒上,再将2-3根丝线(每根丝线有5-6根蚕丝)并成一股丝线,对该股丝线进行捻线,然后把2股丝线按芯线、包线并合在一起成为包覆丝线,包覆丝线可以用来织丝绸了。不对包覆丝线进行染色的,称为生织;对包覆丝线染色的,称为熟织。

天气越来越凉了,织机用的轴承、弹簧制作都已完成,铁铺除了制作一些细线机维修用的轴承备品外,又开始制作以往的锄头、铁耙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