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再造汉明 > 第41章 石墨矿

再造汉明 第41章 石墨矿

作者:曲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3 19:48:06 来源:书海阁

第41章 石墨矿

三天后船到了镇江。

现在是丰水季节,在运河与长江的交界处,长江涨潮时,运河水位低于长江水位,但长江退潮时,运河水位就比长江水位高一点。如在冬季的枯水期,长江退潮后,运河水位比长江水位高0.5米—1米。闸口两岸用石块砌成,中间修筑有水闸,两岸装有绞盘机。

刘云龙他们是从运河进入长江比较容易,直接从闸口顺水而下就可。

重载船如漕运船、其它货船从长江进入运河,当长江潮水位涨到与运河水位平或超过运河水位时,船能顺势进入运河内;当长江水位低于运河水位时,须100多个壮丁同时绞动绞盘机,将船升起来后,才能把船拉入运河内。那时,无论是漕运船还是其它货船,船主都得给管河闸的官员打点一些好处,否则你就在后面慢慢地排队吧,说不定排上3天队,你的船还没有进闸。因此,运河上管钞关、闸关的官员,都是肥差,一年下来他们的外快远超过他们的俸禄。

陶红和刘云龙互道再见后,在镇江上岸,找渡江的船去了。

刘云龙他们溯长江而上,到了池州上岸。

到了池州府,刘云龙手持黄希宪的信件找到了知府潘汝嘉。

潘汝嘉早收到了黄希宪的信件,只是不知道要来池州找矿的是什么人?他心中认为这个来找矿的肯定是抚台大人的亲戚。他见刘云龙找上门后,马上客气地接待了刘云龙。

刘云龙给潘大人送上丝绸、肥皂、润肤膏等礼物后,对潘大人说要去贵池、铜陵采矿。

潘汝嘉就分别给贵池县知县田瑞、铜陵县知县胡鲲化各写了一封信,让刘云龙去贵池县、铜陵县。

刘云龙拜访了贵池知县田瑞后,说明了来意,要在馒头山开矿。

田知县听说是要在馒头山开矿后,面有难色。

刘云龙忙问有啥困难?

田瑞告诉刘云龙,馒头山确实有矿,而且是煤矿,官府曾在馒头山设有官窑。崇祯十二年贵池大旱,粮食减产,饥民都跑到馒头山的官窑去找烧制瓷器的白土来吃,谁知吃了那种泥土后,都染病死了(吃了白土后,实际是胀死的),所以当年经史可法史大人同意后,他在馒头山立了碑,禁止任何人在馒头山开矿。

刘云龙一听,要是强硬去馒头山开采煤炭的话,肯定会让知县大人为难,甚至会得罪凤阳巡抚史可法大人。想着今后要在抛刀岭开采金矿,于是试探道,那在其它地方找矿呢?

田知县说道,本县境内只要不是馒头山,其它地方你们找到矿的话,本府定准你开采。

刘云龙心想,馒头山的煤矿、锰矿暂时不能开采的话,还有铜陵呢,于是他对田知县说道,那以后我再来叨扰你吧。

刘云龙一行离开贵池,就来到铜陵县。

胡鲲化接到信后,一看是抚台大人的亲戚要来铜陵开矿,忙让县丞贾文郁领着刘云龙去了天门镇杨桃山。天门镇位于铜陵县城东南20里处,路过铜官山时,贾文郁介绍道,这座山早前曾有人炼铜,现在都闭矿了。到了天门镇再往东南4里,就是杨桃山。

杨桃山高度约200米,山上树不多,好多地方都裸露着,呈丹霞地貌,长度望不到边,一直向东边的磨山延伸。

刘云龙让工人们下钻后,岩样呈灰黑色,划痕呈蓝黑色,断口呈金属光泽,应该是软锰矿。岩层钻过1米后,岩样呈淡淡的紫红色,应该是菱锰矿,也即碳酸锰矿。

刘云龙估计着,这处软锰矿即使按长度8里、宽度100米,厚度1米,软锰矿石就有190万吨,即使按25%的品位,锰的储量近50万吨。要是算上软锰矿层下面的碳酸锰矿层,锰的储量至少100万吨。

在后世,中国规定锰矿的标准品位为17%,一般达到10%就具有开采价值了。1959年地质勘探部门对杨桃山锰矿进行了勘探,测定该锰矿的品位为24.44%-36.97%。

贾文郁问刘云龙,你们采了这些石头干嘛用?

刘云龙推脱说是炼铁用的。

这时候汉字里还没有“锰”字,和贾大人也解释不清什么叫软锰矿。

贾文郁也是读过书的人,他见过芜湖那边用磁铁矿、赤铁矿炼铁,可没见过用这种石头能炼铁的,抚台大人的亲戚不会是傻瓜吧?得了,反正我带你们来过了,你们在这里慢慢找铁矿吧。

贾文郁走后,刘云龙让工人们继续向下钻,几个孔钻了100多米后,发现有煤,煤层厚度在0.3—1.75米之间,再向下钻了50米后,又发现一个煤层,下部煤层厚度在1.1—3.2米之间,煤层走向为东西向,长度3500米。预估煤炭的储量为350万吨。

他们在杨桃山找到的锰矿、煤矿,是后世的铜陵大通锰矿、大通煤矿。

为了鉴别这里的煤究竟是烟煤还是无烟煤,刘云龙让工人用柴火点了个火堆。刘云龙把一块煤样扔进了火堆,过了一会儿煤才开始燃烧,而且几乎没有火焰。刘云龙告诉边晓松,这是无烟煤。

边晓松在唐凯那里已听说过煤有烟煤、无烟煤、石煤之分,就问刘云龙,烟煤又是啥样的?

刘云龙告诉边晓松,烟煤的话,扔进火堆很快就能燃烧,而且有很明显的火焰。

边晓松又问,那怎么判断石煤呢?

刘云龙又告诉他,石煤是无烟煤的一种,而且是最差的无烟煤,其发热量低。

离开铜陵时,刘云龙告诉贾文郁,过一段时间再过来办理开矿手续。

离开铜陵后,他们雇了辆马车,来到了歙县。

从铜陵到徽州歙县有270里路,需经青阳、太平再到歙县,歙县徽城镇是徽州府府治所在地。徽城镇的规模比较大,有府前街、大街、十横街,小北街、上北街和南街等。

刘云龙带上名帖来到了徽州府衙门,给知府唐良懿大人送上了1匹绸缎,10块肥皂,5盒润肤膏。肥皂、润肤膏早已由徽商带回徽州使用,尽管不是贵重物品,但还是稀罕物。

唐良懿大人也早收到了黄希宪的信,看到刘云龙后,心想这个后生掌柜竟能让黄希宪大人出面打招呼,一定是有背景的,于是客客气气地对刘云龙说,如刘掌柜在本府境内能找到矿的话,本府一定给予你开矿的一切便利。

刘云龙问道:“唐大人,贵府黟县境内有没有个叫西递的?”

唐良懿想都没想,立即说道:“有呀。西递的名气还响得很,那里出了好几个大官和巨商。你要去那里找矿吗?”

刘云龙说道:“西递的风水那么好,那一定是块宝地。”

知府说道:“那里山高林密,走兽甚多,特别是老虎,你可要当心呐。”

明代东南地区经常闹虎灾,有时老虎成群结队下山伤人,原因或许在于玉米、红薯引进后,山民大量进入山区开垦荒地,把许多原属于老虎领地的土地变成了耕地。

刘云龙说道:“多谢大人的提醒,我会注意的。找到矿后,我再来叨扰大人。”

唐良懿说道:“如你在黟县找到矿的话,可以直接去找黟县的县丞汪士显。”

刘云龙问道:“他们的知县呢?”

唐良懿说道:“黟县知县缺补好几年了,朝廷一直没派人来。现在黟县由汪士显主持县府。”

刘云龙说道:“唐大人,今后我可能还要在休宁、歙县、祁门、绩溪一带找矿,麻烦你和这几个县打个招呼。”

知府说道:“行,我给他们一起打招呼吧。”

从徽州府衙门出来后,来到了徽州府府衙的东边。歙县县府就在府衙东边。

刘云龙带着礼品拜访了歙县知县傅岩大人,一番客套后,傅岩大人也答应给予刘云龙探矿、采矿的便利。

离开歙县衙门后,刘云龙心想要是进了山,真遇到老虎、豹子,没有猎人保护的话,恐怕是活不成的,于是立即在附近找了3个猎人做保镖,还聘了个叫包徽阳的做向导。领头的猎人叫凌云霄,他和另外2个猎人带着“鸟铳”、弓箭来到了刘云龙面前。

刘云龙问凌云霄:“山里老虎、豹子多吗?”

凌云霄说道:“多倒是不多,但偶尔还是会遇到的,最多的是狼。”

“你这种鸟铳能打老虎、豹子吗?”

“距离远的话,打不死老虎、豹子的。”

“距离很近呢?”

“一枪命中的话,可以打死老虎。”

“要是命不中呢?”

“还有弓箭呢。”

“要是弓箭也没命中呢?”

“那只能听天由命了。”

“晕,我可不想死在山里,有没有再好一点的办法?”

“有。”

“啥办法?”

“看见老虎、豹子后,别去攻击老虎、豹子,敲锣鼓或放鞭炮把它们吓走。要是实在赶不走,那只能用火铳、弓箭自卫了。”

在山里遇到老虎、豹子时,大多数情况下,敲铜锣、放鞭炮可以吓跑老虎、豹子,实在吓不走它们,再由猎人用鸟铳、弓箭射杀。

于是,刘云龙在县城买了几个铜锣和几十串鞭炮。

准备工作做好后,刘云龙带着几个人坐车去了黄山山脉中的黟县。

到了黟县碧阳镇后,刘云龙手持唐大人的引荐信拜访了黟县县丞汪士显。汪士显收下礼物后,也答应给予刘云龙采矿的便利。

离开碧阳镇后,他们来到了黟县东南部的西递。

黟县的“黟”字就是由“黑”和“多”组合起来的,说明黟县在很久以前就出产石墨。汉代以后,用松烟墨代替了石墨,黟县就不再大规模开产石墨,但黟县人有时还把石墨当做染料将衣服染成黑色。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就有黟县西递产石墨的记载:在县南十八里,岭上有石如墨,岭有穴,中有石墨软腻,土人取为墨,色碧甚鲜明,可以记文字。

刘云龙到西递后,经包慧阳指点,就到了石墨岭,裸露的石头都是黑乎乎的。为了得到石墨富矿,他们一到山上就开钻了。

在山上钻探了几天,钻出来的石墨岩样品位都不怎么高。一天,他们正在勘探时,突然路边穿过一只松鼠,李必恭年纪尚小,好奇心大,觉得有趣就去追赶松鼠。边晓松怕李必恭在林间迷路,就跟在李必恭后面。人那里赶得上松鼠,松鼠一个扑腾,窜入草丛不见了。边晓松、李必恭就扒开野草找松鼠,松鼠没找到,倒看到野草挡住了一块墨墨黑的石头。边晓松立即把刘云龙叫了过来。

刘云龙过来后,让余国祯用铁榔头敲下一块石头,看到这块石头呈铁黑色,手摸上去有很浓重的滑腻感,而且手指上沾染了黑乎乎的油性物质。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刘云龙面呈喜色,高兴地说道这里的石墨矿品位应该蛮高的。他让铁匠们在这附近每隔50米钻一个孔,看看矿的走向、深度,经2天勘探,初步摸清了石墨矿的走向。

接下来,他们来到距西递8里的石山。在漳水河东边的山岭上开钻的第2天就钻到了煤矿样本,煤层的埋深只有20多米,钻出来的石煤呈黑色,有光泽。

刘云龙告诉大家,这种石煤的含碳量较高,如钻出来的石煤样本是灰色、无光泽的话,含碳量就比较低,往往还夹杂有黄铁矿、石英石、磷。

李必恭问刘云龙,为啥这种煤叫石煤?

刘云龙说道,正因为这种煤中夹杂有黄铁矿、石英石,像石头一样硬,所以叫石煤。

李必恭又问道,这个石煤能烧火吗?

刘云龙说道,石煤当然能烧火,只是发热量比烟煤、无烟煤低,不能用来炼铁,但可以烧制石灰,可以民用做饭煮菜烧水。他还告诉大家,这个石煤中含有钒石,今后提炼出来后,可炼钢,可做催化剂。

边晓松问道,什么叫催化剂?

刘云龙说,在把一种物质变成另一种物质时,能提高变化速度,自身又不改变性质和质量的物质叫催化剂。

钻探结束后,刘云龙他们在山上做好标记,又在图中标明了方位,然后拿着矿石样品,回到碧阳镇。

汪士显见到刘云龙后,就安排了官员去西递的石墨岭、石山踏勘现场。在刘云龙走后,汪士显心想,现在早就不用石墨来制作写毛笔字的研墨了,而是改用松烟墨了,这个人开采石墨矿后,准备制墨吗,还是准备做染料?

踏勘后,只等刘云龙的钱两到位就可取得开矿批文和用地鱼鳞册。

窑炉用的炉衬材料石英石、高岭土、镁砂、石墨都有了,其它矿石以后再找了。

刘云龙让边晓松、乔榛几个留下,在当地招收矿工,首先开采石墨矿、再开采石煤,修筑一条出山通往漳水河的道路。他自己和余国祯、李必恭及几个挑夫回苏州准备开矿资金了。

喜欢再造汉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再造汉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