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独治大明 > 第三百九十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

独治大明 第三百九十章 弘治朝下的失意联盟

作者:余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7:41:21 来源:书海阁

华灯初上,京城繁华仍旧。

英国公府内,老一代的武勋纷纷云集于此。

虽然这里并不是自己的府邸,但襄城侯李瑾今晚显得格外兴奋,频频举杯跟大家饮酒,宛如一个春风得意的新郎官般。

自从朝廷打击武勋集团最赚钱的高利贷买卖,又通过奢糜税榨取他们身上的油水,致使他们这帮勋贵的日子越来越“艰苦”。

此次他们在襄城侯李瑾的穿针引线之下,各家纷纷选择抱团取暖,一起募集好几十万两白银进行一场投机。

他们借助朝廷治河的契机,又得益于提前知晓的蝗灾到来,却是从春季便开始囤积米粮进行炒作赚钱。

跟后世互联网大厂缓缓进军菜篮子有异曲同工之妙,只要他们能够掐住老百姓的脖子,那么他们想要赚钱是易如反掌。

面对处于亢奋状态的襄城侯,武安侯郑亨显得有所担忧地询问:“襄城侯,我们这样做会不会有隐患?”

此话一出,永安伯等武勋纷纷扭头望向李瑾。

其实在场不仅仅是武勋集团的成员,还有着勋戚和官绅阶层的代表。由于朱佑樘逼得他们“无利可图”,这帮来自不同属性的权贵们,反而慢慢地走到一起。

虽然他们没有谋反的心思,但都是过惯锦衣玉食生活的上层人士,自然不能坐吃山空,所以联合一起谋取钱财才是最好的出路。

若是以往朝代,他们压根不用担心龙椅上的那位皇帝,以他们的力量约束或蒙蔽一位帝王是易如反掌。

只是现在的朱佑樘虽然是一位暴君,但亦确确实实是一位无比精明的帝王,所以难保暴君朱佑樘会揪着这一点找他们所有人的麻烦。

自从弘治登基以来,不说被废的两座国公府和被查抄的两座侯府,单是被推上断头台的权贵已经数不胜数。

“咱们此次不偷不抢,能有什么隐患?”襄城侯李瑾浑然不将炒高米价谋利当一回事,显得不以为然地饮酒道。

武安侯郑亨轻轻地点了点头,显得苦口婆心地道:“话是这样没错!只是咱们终究是囤积居奇,陛下说不好要怪罪下来!”

虽然他们都讨厌朱佑樘,但心里同样存在着恐惧。一旦朱佑樘追究起来,他们别说是赚得盆满钵满,能否全身而退都是一个问题。

永安伯等人亦是这个心思,此刻已经将襄城侯当作他们的主心骨,却是纷纷期待李瑾能拿出解决的办法。

“你们不要忘记了!朝廷在征收奢靡税的时候,便已经明文规定是尊重市场的正常交易,当时还以万两黄金的宅子为例!现在咱们一斤米才卖几十文钱,他有什么理由来管这里,顶多到时向朝廷缴纳奢靡税便是了!”李瑾对朱佑樘并没有好感,却是抛出自己的说辞道。

“确实不需要担心皇帝追究!”

“如果到时要缴奢靡税,咱当再想办法便是了!”

“结果到头来是他拿到最大的好处,当真是嘲讽!”

……

在场众人对事情的担忧是烟消云散,虽然他们准备着最坏的打算,但一些武勋的心里像是被扎了一根针。

他们辛辛苦苦筹划这么久,这才控制米粮谋得巨额利润,结果那一位皇帝啥事都没有干,仅仅依靠奢靡税的名目便要走三四成的利润。

“你们其实都没有注意到一个事情,其他皇帝所拥的有米粮才是最多的,他才是最大的赢家!”李瑾犹豫了一下,当即便指出一件隐晦的事情道。

却不知那位皇帝因何如此偏爱于米粮,这些年其实一直在积累米粮。

不仅二十八万顷皇庄所种植的稻谷全部囤积起来,而且皇家的店铺对米粮似乎有一种偏执,用白银亦是购入了大量的精米。

若是其他人自然要担心储存的问题,但紫禁城的皇家粮仓是天然的大仓库,而每家皇家米行都拥有大大小小的粮仓,所以囤积的米粮数量其实十分惊人。

好在,皇家所囤积的米粮并不是有进无出,而是通过发行大规模米票的形式“售米”,更是将米票充当军饷发放给京军。

正是如此,虽然朱佑樘手里拥有京城最高的精米,但大部分的精米其实都已经归为持票者所有,故而所拥有的精米并没有达到恐怖的地步。

李瑾之所以如此有持无恐地操纵京城的米价谋价,正是看到朱佑樘拥有最多的精米,所以他不可能打压米价上涨,甚至还会在背后是推波助澜。

武安侯郑亨理清其中的逻辑,当即便是附和地道:“襄阳侯分析在理!既然是放任市场的物价波动,朝廷又要征收奢靡税,此事皇帝没有理由责罪我们!”

“我们共饮此杯!此次一定要狠狠赚上一大笔,弥补咱们近些年的损失!”李瑾高举着手中的酒杯,显得战意高昂地大声道。

自从他们迎来弘治时代的时候,他的日子可以说是越来越差。

最初是他们能够分得一杯羹的盐利,结果在朱佑樘的铁腕手段之下,竟然让太祖时期的开中法焕发新生。而后是他们最重要的高利贷收入,却是被朱佑樘以近乎血洗的手段整顿金融,让现在的高利贷没有了生存的土壤。

接下来则是他们一直参与的爆炒京城宅子,原本以他们的资金优势,加上朝廷明确不会修建北京外城,所以他们轻轻松松地推动京城的宅子,但偏偏遇到了奢靡税。

只是现在总算是柳暗花明,此次通过囤积居奇的方式掌控了京城的米价,即将从中谋取到海量的利润。

这一夜,英国公府显得很热闹。

襄阳侯李瑾确实是喝醉了,显得有感而发地道:“帝嗣劫,逢二后,张似秦,常从新!哈哈……天意,一切都是天意,当真大快人心!”

这……

武安侯郑亨等人知道李瑾已经喝醉,但听到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却是不由得惊愕地面面相觑起来。

只是好在,周国都是知根知底的人,特别很多武勋已经彼此间进行联姻,所以他们的关系十分亲近。

倒是英国公张懋显得格外的安静,却是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一般,显得若有所思地深深望了一眼李瑾。

七月的京城,气温已经从顶峰中慢慢回落,但仍旧显得十分的闷热。

只是京城的百姓现在已经没有心思关注大环境,祈祷此次能够顺利地完成蝗虫的搜捕,恳求此次蝗灾没有波及自己的庄稼。

至于居住在北京城内的底层居民,虽然希望米价能够降下来,但他们已经彻底失去了话语权。

“一斤精米八十文钱?”

京城的米价持续暴涨,让人一度怀疑人生。

原本京城的百姓从来不会担心买不到米粮,但仿佛一夜间全城的米像突然全部消失一般,致使京城出现了抢购潮。

别说是在这个信息不通畅的时代,哪怕是在后世之中,亦是抢完口罩抢双黄连,小日子的海水刚排又抢几百年都食不完的盐。

“我要一千斤!”

“你不是只有两口人吗?”

“鬼知道,现在拿着踏实!”

……

只要有人开始抢购,便会出现大量的跟风者,而他们压根不考虑实际情况,却是无脑般纷纷加入这一种买买买的抢购潮中。

国人的习性便是如此,一旦出现有钱都买不到的情况,为了能够得到一个心安,他们都可以用天价将东西买进来。

在此期间,一些人却是发现了好东西。

朝廷当年面对黄河决堤,在转移河南百万灾民的过程中,亦是向灾民发行了大规模的米票。这些米票不需要验证身份,只要拿着米票便能到皇家米行等处换得相应的米粮。

虽然大部分米票在兑现后,早已经被朝廷收了回去,但亦有很多的米票没有兑换而一直逗留在民间。

不仅是这一批米票,早前皇家织布厂的女职工得到一些米票作为年终奖,而京营将士的月俸亦可以选择米票。

曾几何时,在布票和白银大行其道的时候,米票亦是占据一席之地。

“米票果然是好东西啊!”

“嘻嘻……我真的换到票面数额的精米了!”

“早跟你们说,米票比那些白银要划算,你们却偏不信!”

……

就在京城米价飞涨的时候,很多百姓惊奇地发现自己手里的米票可以轻松兑换米粮,却是比白银还要让人感到踏实。

城北,日忠坊。

这里有着北海子的水系,在离湖不远有一座宅子。

虽然宅子显得很大,但门口的苔藓和裂缝证明这户人家已经败落,里面有着两个女子争争吵吵,一个身穿破旧长衫的青年男子打开门走了出来。

李和的先祖可追溯到元朝,但奈何现在已经破落,虽然有一个如花似玉的妾室,但偌大的宅子已经连仆人都没有了。

现在已经是无米下锅,他这才想起手里还有一张五斗米的米票。

前年的时候,他收留一个河南的穷亲戚。那个穷亲戚原本寄住在他家,只是得知朝廷在建州分地,所以他决定前往山海关外闯一闯。

临走前,那个亲戚感谢他的招待,便将他最后的五斗粮的米票给了他。

原本他并不将这张米票当一回事,毕竟他当时家里还有好些值得的物件,压根不用担心吃喝的事情。

只是坐吃山空,现在还鬼迷心窍地娶了一个水性杨花的妾室,结果最为珍藏的宋瓷还被打碎了,搞得现在到了无米下炊的地步。

李和想到自己将家业已经全部败光,却是恨不得抽死自己,只是手指在接触脸蛋又怕痛,却是叹息地停下来。

皇家米行在京城拥有很多的分店,日忠坊最热情的街道便有一家。

自从仆人跟上一任妾室携款私逃后,他亦是不得不亲自操持生计,而家里买米的重担落在他的身上。

虽然知道皇家米行在这里,但皇家米行的门面装潢得太过高大上,又沾着“皇家”字样,所以他跟很多百姓一样的心理。却是不愿意来这里买米。

只是现在情况不同,手里的米票只能在指定的皇家米行兑付,所以他亦是硬着头皮朝着皇家米行走过去。“这位爷,你是要到皇家米行换米吗?”一个眉上带痣的青年男子突然间迎上来,显得十分热情地询问道。

李和紧张地攥紧袖中的米票,当即警惕地道:“不错,你这是何意?难得这皇家米行不能换米?”

“皇家米行童叟无欺,自然是可以换,不过能否先借一步说话呢?”有痣青年做了一个请的手势道。

李和犹豫了一下,但看到对方指的地方是旁边的茶摊,便勉强地点了点头。

“一份炒肝!”有痣青年招呼道。

李和端起送来的茶水喝了一口,便是好奇地询问:“什么事?”

“我们是收米票的,还请您能割爱!”有痣青年开门见山地道。

李和的眉头微微蹙起,显得不动声色地询问:“你们怎么收?”

“你将你的米票给我,我给你银子,如何?”有痣青年已经确定当年有米票,眼睛微微一亮地道。

李和将茶碗放下,却是直接摊牌地道:“你别当我好骗,现在谁不知道米价飞涨,已经涨到一斤六十文钱了!”

“我可以给你折成一斤六十五文钱来算!”有痣青年还以为买卖会告吹,却是微笑地直接加价道。

李和上下打量着眼前的青年男子,却是不能理解地道:“这倒是稀奇了,哪有人不爱银子爱米的!”

“只要你拿着银两到附近的米店买米,便可以赚上一成银,这个买卖你并不吃亏?”有痣青年进行诱惑地道。

李和发现自己还真不吃亏,甚至可以赚上一笔,当即便是点头道:“好!若是你敢骗我,我马上叫来巡逻捕快,你应该知晓现在的顺天府尹是宋青天!”

“放心好了,你先验银子,到时再给我米票!”有痣青年压根不打算行骗,当即便十分痛快地表态道。

李和从来都不是一个婆婆妈妈的人,眼看着现在有利可图,在查验对方的银子无误后,便痛快地将手中的米票给了对方。

“以后有米票都可以到这里找我,保证比市价要贵!”有痣青年看到交易完成,亦是十分热情地营销道。

李和装着深不可测地点了点头,只是他知道自己压根不可能再弄来米票,之所以选择交易不过是想要多得到一些米而已。

只是他匆匆返回刚刚在出售的米铺的时候,那个六十文一斤的牌子竟然不变了,却是已经被店家换成了七十文钱一斤。

谁能想到,刚刚路过还是六十文钱的米价,再折回来的时候,竟然能够涨到七十文钱,简直就是在打劫。本章完

喜欢独治大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独治大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