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其他 > 微表情心理学全书(套装共3册) > 对你彬彬有礼的人不欢迎你太亲近

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语言是反映关系亲疏的重要标志。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和闺密、死党在一起时,说话总有点大大咧咧,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甚至互相“使唤”“数落”对方,反而更显出友谊深厚。爱人之间更是如此,所谓“打是亲,骂是爱”,打打闹闹的夫妻情谊深;相反,“相敬如宾”则很有可能演变成“相敬如冰”。反过来,和不熟悉的人交往,人们会十分注重礼节,说话做事都小心翼翼。语言可以拉近或推远相互之间的心理距离。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是人际交往的必要条件,然而如果一个人对你总是彬彬有礼,就不只是礼貌,更是一种自我保护与防卫。

晓媛进入公司已经两个月了,生性活泼的她与办公室的同事相处得不错。其中一个女孩对晓媛总是非常客气,“请”“没关系”“谢谢”这些字总是挂在嘴边。一开始,晓媛觉得这个女孩很有修养,于是想接近她和她交朋友。后来,她慢慢发现对方其实不太喜欢和自己交往,两人关系总是不远不近,反倒是那些爱打趣的同事和自己成了要好的朋友。

可见,礼貌有时被人们当作与人保持距离的武器。对于不想亲近的人,人们不好意思直接说“我不喜欢你,请你离我远一点”,于是采用这种婉转的方式,见面会报以微笑,说话也总是很客气,甚至有时候客气得让你觉得不好意思,这就是在暗示你“我把你当成外人,不想和你太亲近”。如果有人这样对你,千万不要误会对方是个“十分懂礼、有修养的人”,真正有修养的人不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遇到这种情况,最好知趣地应酬几句就走开,别把对方的礼貌当成对你的好感。

日本语言学家桦岛忠夫说:“敬语显示出人际关系的亲疏、身份、势力,一旦使用不当或错误,便扰乱了应有的彼此关系。”在某种无关紧要或特别熟悉的人际关系中,我们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敬语。如果在很亲密的人际关系中,对方突然使用敬语对你说话,那就得小心了:是否在你们之间出现了新的障碍?如果对方在交谈中常常无意识地使用敬语,这说明你们双方心理距离很大。过分地使用敬语,就表示有激烈的嫉妒、敌意、轻蔑和戒心。所以,若一个女人对男人说话时使用过多的敬语,绝对不是表示对他的尊敬,反而是表示“我对他一点意思也没有”,或是“我根本就不想和这类男人接近”等强烈的排斥感。

有些人虽然彼此交往很长时间,双方也很了解,但是,对方依然在运用客气的言辞,说话也十分谨慎,谈话总是停留在寒暄的层面。在这种情况下,对方如果不是在心理上怀有冲突与苦闷,就是在心中怀有敌意。为求掩饰,便启动心理防卫机制——对人更加恭敬。这等于说,这类以令人难以忍受的过分谦恭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内心往往郁积着对别人的强烈攻击欲。有人故意使用谦逊与客气的言语,因为他们企图利用这种方式和态度闯进对方心里,突破对方心中的警戒线。实际上,他们真正的动机在于掌握对方,实现居高临下的愿望。

总之,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如果有人总是对你彬彬有礼,即使认识很长时间了也一直如此,那么请提高警惕,对方从未把你当成朋友,你最好也敬而远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